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东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72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外保护筒的下部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焊接在外保护筒的外壁上,在外保护筒上周向均匀设有顶紧螺栓,外保护筒与采油井口螺纹通过连接螺纹连接,在连接螺纹的上部设有内筒放置台,在外保护筒的内侧设有内保护筒,内保护筒放置在内筒放置台上,内筒纵向开口处设有调节器,内保护筒的内壁上设有光杆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吊卡坐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受力处为外保护筒、内保护筒和固定底座,吊卡的重量避免施加在螺纹处,避免受力较大出现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内保护筒与光杆之间的摩擦,延长光杆的使用寿命,且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光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油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打捞光杆过程中,需要将采油井口上方的光杆密封器卸掉,打捞光杆的吊卡经常需要座在采油井口上,由于吊卡和光杆的重量较大,吊卡容易损伤采油井口的丝扣,使采油井口与光杆密封器对扣困难,增大了劳动强度、作业时间,甚至导致采油井口报废,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授权公告号为CN205503079U,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油井丝扣保护装置,包括外保护套,所述外保护套呈圆筒状,外保护套外壁设置固定手柄,外保护套侧壁开有纵向开口,外保护套内壁下部开有螺纹,外保护套可与采油井口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在打捞光杆时,将本技术固定在采油井口上,吊卡坐在本技术上,可有效保护采油井口的丝扣不受损伤,避免了采油井口与光杆密封器对扣困难,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经济损失。但是,仅依靠内外保护套的配合防止光杆的倾倒,效果并不好,仍存在支撑缺口纵向开口,同时无法适应多个不同规格的光杆的不同直径,以提高其适应性,且内保护套容易对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底座(1)、外保护筒(2)、内保护筒(3)、内筒放置台(4)、连接螺纹(5)、外筒纵向开口(6),外保护筒(2)的下部设有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焊接在外保护筒(2)的外壁上,在外保护筒(2)上周向均匀设有顶紧螺栓(10),在外保护筒(2)的下部内侧设有连接螺纹(5),外保护筒(2)与采油井口螺纹通过连接螺纹(5)连接,在连接螺纹(5)的上部设有内筒放置台(4),内筒放置台(4)与外保护筒(2)一体设置,在外保护筒(2)的内侧设有内保护筒(3),内保护筒(3)放置在内筒放置台(4)上,内保护筒(3)与外保护筒(2)的顶部齐平,在外保护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底座(1)、外保护筒(2)、内保护筒(3)、内筒放置台(4)、连接螺纹(5)、外筒纵向开口(6),外保护筒(2)的下部设有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焊接在外保护筒(2)的外壁上,在外保护筒(2)上周向均匀设有顶紧螺栓(10),在外保护筒(2)的下部内侧设有连接螺纹(5),外保护筒(2)与采油井口螺纹通过连接螺纹(5)连接,在连接螺纹(5)的上部设有内筒放置台(4),内筒放置台(4)与外保护筒(2)一体设置,在外保护筒(2)的内侧设有内保护筒(3),内保护筒(3)放置在内筒放置台(4)上,内保护筒(3)与外保护筒(2)的顶部齐平,在外保护筒(2)上开设有外筒纵向开口(6),在内保护筒(3)上开设有内筒纵向开口(7),内筒纵向开口(7)处设有调节器,内保护筒(3)的内壁上设有光杆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采油井口丝扣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调节器包括调节板(8)、调节螺栓(9)和调节螺母(11),内筒纵向开口(7)两侧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彩云孙东青宋先龙孙秀凤
申请(专利权)人:孙东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