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5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基座、杆体和承托装置,安装基座包括与路面固定的固定装置和调整安装基座与路面贴合度的调整装置;承托装置包括横担和设于横担上的导线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通过安装基座放置在地面上,固定装置对安装基座和地面进行定位固定,与传统的水泥电杆需要开挖杆坑相比能有效减少对地面的破坏。通过调整装置调整安装基座与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贴合程度,防止安装基座摇晃。杆体支撑起承托装置,横担把导线卡扣架设于空中,导线接入导线卡扣中,完成对配电线路的承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
技术介绍
由于房屋改造或整修等原因,常常需要临时迁移沿墙体敷设的低压架空线路。低压导线原支撑承托点在在拆除后,难以找到新的支撑承托点。若使用传统的水泥电杆进行支撑,在现场加立8米水泥电杆需要开挖1.5米深的杆坑,居民区巷道大多为水泥路面,还需要先对水泥进行切割;同时,较窄的巷道不便于运输和立杆,人力起立水泥电杆十分困难。此外,由于房屋改造整修的时间约为三到四个月,在整修完毕后需要回迁线路,需要对临时架设的电杆进行拆除,使用水泥电杆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因为上述原因,往往没有较好的办法对架空导线进行承托,并且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做法,大部分情况下是采用竹竿进行临时承托,甚至没有承托,导致线路弧垂过大,产生安全隐患。因此,一种能在水泥路面上易于安装固定,对水泥路面破坏较小的低压架空配电线路承托杆,成为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水泥路面不能开挖立杆固定架空配电线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能在对水泥路面破坏较小的情况下安装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基座、杆体和承托装置,所述安装基座包括与路面固定的固定装置和调整所述安装基座与路面贴合度的调整装置;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横担和设于所述横担上的导线卡扣。本技术提供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通过安装基座放置在地面上,固定装置对安装基座和地面进行定位固定,与传统的水泥电杆需要开挖杆坑相比能有效减少对地面的破坏。通过调整装置调整安装基座与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贴合程度,防止安装基座摇晃。杆体支撑起承托装置,横担把导线卡扣架设于空中,导线接入导线卡扣中,完成对配电线路的承托。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不少于四个安装孔和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紧固件。安装孔围绕杆体设置,通过在安装孔和地面上插入紧固件达到固定安装基座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丝或长钉。在水泥路面上,可在打孔后通过膨胀螺丝进行固定,而在泥土路面上,可直接采用长钉进行固定,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安装需要。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不少于四个调整孔和与所述调整孔匹配的调整螺栓。调整孔围绕杆体设置,通过改变调整螺栓在安装基座下方的凸出长度,能对地面与安装基座的贴合程度进行适当的改变,避免地面凹凸不平导致安装基座摇摆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卡扣包括卡扣座、第一卡扣体、第二卡扣体和卡扣固定件;所述第一卡扣体和所述第二卡扣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形缺口,所述缺口拼合组成圆孔;所述第一卡扣体固定在卡扣座上,所述第二卡扣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扣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扣体通过卡扣固定件可拆卸连接。通过解除卡扣固定件的固定安装,使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分开,便能使导线放进半圆形缺口中,之后再通过卡扣固定件重新固定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便完成对导线的套接。进一步的,所述圆孔内设有用于套接导线的绝缘硅胶垫,所述绝缘硅胶垫与导线卡扣可拆卸安装。绝缘硅胶垫中部设有夹持导线的通孔,通过选择不同型号的绝缘硅胶垫,从而适配不同直径的导线,有效提高设备的通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第一承托装置和第二承托装置,所述第一承托装置中的导线卡扣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承托装置中的导线卡扣沿竖直方向排列。根据实际操作中导线布设的需求,可使导线进行水平分布或竖直分布;此外,两组承托装置能实现一套承托杆同时对两组导线的布设,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托装置和所述第二承托装置中的导线卡扣数量均不少于四个。由于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少部分采用三相五线制,因此不小于四个的导线卡扣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为不少于二段的分段式结构,相邻杆体的连接处设有杆体连接装置。分段式结构能减少杆体运输时的难度,杆体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可通过调整杆体的数量达到改变杆体总体长度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杆体靠近安装基座的一端设有防撞标识。防撞标识可对靠近的行人或车辆起到警示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能在对水泥路面破坏较小的情况下安装使用,能大幅提高安装及拆卸工作的效率,适合于短期使用。2、本技术提供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多处均实用可拆卸的连接,且杆体高度、安装基座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布线方向、导线卡扣的内径均可以进行调整,通用性较强,能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安装环境。3、本技术提供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拆装方便,能循环使用,相对传统水泥电杆能减少开挖杆坑和修复路面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杆体顶部及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线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中导线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中导线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中导线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四。图7为本技术中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安装基座与水泥路面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安装基座与泥土路面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超温变色线耳护套的第一实施例。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基座1、杆体2和承托装置3,安装基座1包括与路面固定的固定装置和调整安装基座1与路面贴合度的调整装置;承托装置3包括横担33和设于横担33上的导线卡扣34。本技术提供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通过安装基座1放置在地面上,固定装置对安装基座1和地面进行定位固定,与传统的水泥电杆需要开挖杆坑相比能有效减少对地面的破坏。通过调整装置调整安装基座1与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贴合程度,防止安装基座1摇晃。杆体2支撑起承托装置3,横担33把导线卡扣34架设于空中,导线接入导线卡扣34中,完成对配电线路的承托。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基座(1)、杆体(2)和承托装置(3),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与路面固定的固定装置和调整所述安装基座(1)与路面贴合度的调整装置;所述承托装置(3)包括横担(33)和设于所述横担(33)上的导线卡扣(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基座(1)、杆体(2)和承托装置(3),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与路面固定的固定装置和调整所述安装基座(1)与路面贴合度的调整装置;所述承托装置(3)包括横担(33)和设于所述横担(33)上的导线卡扣(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不少于四个安装孔(11)和与所述安装孔(11)匹配的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丝(111)或长钉(1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不少于四个调整孔(12)和与所述调整孔(12)匹配的调整螺栓(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线路承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卡扣(34)包括卡扣座(341)、第一卡扣体(342)、第二卡扣体(343)和卡扣固定件(344);所述第一卡扣体(342)和所述第二卡扣体(34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形缺口,所述缺口拼合组成圆孔;所述第一卡扣体(342)固定在卡扣座(3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风华曾宪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