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64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包括支板和底座;所述支板位于底座上侧,所述支板底端焊接在底座上端一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膨胀螺栓,所述支板上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支板,所述丝杆与支板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杆位于支板一侧位置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丝杆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杆位于支板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焊接在丝杆一侧,所述丝杆中间位于支板和挡板之间位置设置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与丝杆之间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板固定后,通过丝杆带动圆形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古建筑墙体进行移动,向支板一侧牵引,通过支板和圆形板对墙体进行纠偏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设备
,具体是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中国古建筑泛指近代西方文明决定性地影响中华文明之前,在中国古文化主导下产生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方法和相关体制。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古建筑的墙体容易出现倾斜,需要进行修复,现有的修复放置一般是拆除重建,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改变古建筑原有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修复放置一般是拆除重建,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改变古建筑原有的状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包括支板和底座;所述支板位于底座上侧,所述支板底端焊接在底座上端一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膨胀螺栓,所述支板上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支板,所述丝杆与支板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包括支板(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位于底座(4)上侧,所述支板(1)底端焊接在底座(4)上端一侧,所述底座(4)上侧设置有膨胀螺栓(3),所述支板(1)上侧设置有丝杆(7),所述丝杆(7)贯穿支板(1),所述丝杆(7)与支板(1)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杆(7)位于支板(1)一侧位置设置有丝杆螺母(8),所述丝杆螺母(8)与丝杆(7)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杆(7)位于支板(1)另一端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焊接在丝杆(7)一侧,所述丝杆(7)中间位于支板(1)和挡板(11)之间位置设置有圆形板(6),所述圆形板(6)与丝杆(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包括支板(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位于底座(4)上侧,所述支板(1)底端焊接在底座(4)上端一侧,所述底座(4)上侧设置有膨胀螺栓(3),所述支板(1)上侧设置有丝杆(7),所述丝杆(7)贯穿支板(1),所述丝杆(7)与支板(1)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杆(7)位于支板(1)一侧位置设置有丝杆螺母(8),所述丝杆螺母(8)与丝杆(7)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丝杆(7)位于支板(1)另一端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焊接在丝杆(7)一侧,所述丝杆(7)中间位于支板(1)和挡板(11)之间位置设置有圆形板(6),所述圆形板(6)与丝杆(7)之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一侧设置有弹垫(12),且弹垫(12)通过粘合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波黄志英罗科虎曹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秀古建筑石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