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64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包括高延性混凝土层、预埋于高延性混凝土层内的多个钢筋单元、粘结材料层和锚固件;高延性混凝土层整体形状为与砌体砖柱外部轮廓匹配的环形;高延性混凝土层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锚固件的预留孔;多个钢筋单元沿砌体砖柱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粘结材料层设置在高延性混凝土层与待加固砌体砖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所用材料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钢筋、锚固件和粘结材料,较以往的材料(复合材料、化学药剂等)更容易获取,实用性强。且高延性混凝土的高韧性、高抗裂性及高耐损伤能力,与钢筋、锚固件和粘结材料配合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抗震与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砌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基础建设中。砌体结构中,外廊走道处常常采用砖柱的支撑。砖柱的地震作用下,柱上下段承受较大弯矩作用。而砌体的抗拉、抗弯能力极差,在地震作用下,砖柱极易发生倒塌,造成外廊走廊掉落倒塌,切断了逃生通道。同时,老旧建筑中,砖柱的使用年限超过了设计年限,造成承载力不足问题。近十年我国的历次震害表明,缺少砖柱难以在强震中生存,迫切需要进行抗震加固以提升其抗震能力和受压能力。目前的传统加固方法有围套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等。围套加固法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湿作业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则存在严重的防火、防腐问题,结构胶耐候性差,砖柱长期处于室外,受空气、阳光的影响大,极易发生生效;钢结构则存在耐火性能、耐腐蚀性能差的问题,长期处于室外,材料易锈蚀,造成加固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解决现有砌体墙加固方法和装置易受到环境影响、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包括高延性混凝土层、预埋于高延性混凝土层内的多个钢筋单元、粘结材料层和锚固件;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整体形状为与砌体砖柱外部轮廓匹配的环形;高延性混凝土层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锚固件的预留孔;多个钢筋单元沿砌体砖柱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钢筋单元为两个U型钢筋拼接形成的围绕高延性混凝土层周向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的粘结材料层设置在高延性混凝土层与待加固砌体砖柱之间。具体的,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由两个U型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拼接形成,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的开口边缘内侧开设有槽口;粘结材料浇筑在高延性混凝土层和砌体砖柱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所述的粘结材料层。优选的,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的厚度为20~40mm,设置槽口处的厚度为5~10mm。进一步的,所述的U型钢筋的两末端设置有弯折段,每个钢筋单元中的两个U型钢筋沿砌体砖柱高度方向错落布置,且两个U型钢筋的弯折段相互交错形成方形框体结构。优选的,相邻钢筋单元中同一侧的两个U型钢筋的间距为100~300mm。优选的,所述的粘结材料层的厚度为5~10mm。优选的,相邻预留孔之间的间距为100~500mm,所述的预留孔的直径为8~14mm。具体的,所述的锚固件为碰撞螺栓或螺纹钢筋。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中设置有纤维网格布;所述的纤维网格布的层数为1~3层;所述的纤维网格布的束与束之间的距离为5~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装置所用材料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钢筋、锚固件和粘结材料,较以往的材料(复合材料、化学药剂等)更容易获取,实用性强。且高延性混凝土的高韧性、高抗裂性及高耐损伤能力,与钢筋、锚固件和粘结材料配合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2)本技术的加固装置为预制件,将预制好的高延性混凝土板现场拼装,用后锚固件固定后,直接灌注粘结材料即可;拼装及灌浆施工工艺简单成熟,对于施工人员要求低,普通的施工人员即可完成,无需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可实现快速加固加固。预制的方式生产,质量有保证,可批量生产,可预订,现场湿作业梁大大减少,对环境污染小。(3)加固后墙面平整,无需人工找平,不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建筑观瞻。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记载的加固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预制高延性混凝土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图1的C-C剖面图。图5是图1的B-B剖面图。图6是预埋钢筋的示意图。图7是纤维网格布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高延性混凝土层,2-钢筋单元,3-粘结材料层,4-锚固件,5-砌体砖柱,6-纤维网格布;101-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2-槽口,103-预留孔;201-U型钢筋,202-弯折段,203-方形框体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以相应附图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记载的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包括围绕砌体砖柱5圆周设置高延性混凝土层1、预埋于高延性混凝土层1内的多个钢筋单元2、粘结材料层3和锚固件4,其中锚固件4用于将这个加固装置固定在待加固砌体砖柱外部。高延性混凝土层1整体形状为与砌体砖柱5外部轮廓匹配的环形;环形的尺寸根据原结构砖柱的尺寸预制,保证高延性混凝土层1与砖柱之间存在用于浇筑粘结材料的间隙,粘结材料浇筑在高延性混凝土层1和砌体砖柱5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粘结材料层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高延性混凝土层1由两个U型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1拼接形成,如图2所示,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1的开口边缘内侧开设有槽口102,使得此处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厚度较薄。槽口102处的粘结材料层3的厚度增加,使得粘结材料层3的厚度不均匀,增加粘结材料层3与高延性混凝土层1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1的厚度t1为20~40mm,设置槽口102处的厚度S33为5~10mm。高延性混凝土层1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锚固件4的预留孔10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预留孔103的直径为8~14mm,相邻预留孔103之间的间距为100~500mm。锚固件4为碰撞螺栓或螺纹钢筋,锚固件4的直径为6~10mm。多个钢筋单元2沿砌体砖柱5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其中,钢筋单元2为两个U型钢筋201拼接形成的围绕高延性混凝土层1圆周设置的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U型钢筋201的两末端设置有弯折段202,该弯折段202的钢筋垂直于U型钢筋所在面。每个钢筋单元2中的两个U型钢筋201沿砌体砖柱5高度方向错落布置,且两个U型钢筋的弯折段202相互交错形成方形框体结构203,提升U型钢筋与高延性混凝土层1的连接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U型钢筋201的直径为6~10mm,相邻钢筋单元2中同一侧的两个U型钢筋201的间距S24为100~300mm。粘结材料层3的厚度S32为5~10mm,粘结材料可选高延性混凝土、水泥砂浆、灌浆料、抗裂砂浆等。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在高延性混凝土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延性混凝土层(1)、预埋于高延性混凝土层(1)内的多个钢筋单元(2)、粘结材料层(3)和锚固件(4);/n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1)整体形状为与砌体砖柱(5)外部轮廓匹配的环形;高延性混凝土层(1)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锚固件(4)的预留孔(103);/n多个钢筋单元(2)沿砌体砖柱(5)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钢筋单元(2)为两个U型钢筋(201)拼接形成的围绕高延性混凝土层(1)圆周设置的环形结构;/n所述的粘结材料层(3)设置在高延性混凝土层(1)与砌体砖柱(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延性混凝土层(1)、预埋于高延性混凝土层(1)内的多个钢筋单元(2)、粘结材料层(3)和锚固件(4);
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1)整体形状为与砌体砖柱(5)外部轮廓匹配的环形;高延性混凝土层(1)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锚固件(4)的预留孔(103);
多个钢筋单元(2)沿砌体砖柱(5)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钢筋单元(2)为两个U型钢筋(201)拼接形成的围绕高延性混凝土层(1)圆周设置的环形结构;
所述的粘结材料层(3)设置在高延性混凝土层(1)与砌体砖柱(5)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1)由两个U型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1)拼接形成,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1)的开口边缘内侧开设有槽口(102);粘结材料浇筑在高延性混凝土层(1)和砌体砖柱(5)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所述的粘结材料层(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体砖柱的预制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层单元(101)的厚度为20~40mm,设置槽口(102)处的厚度为5~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哲张雨顺卜新星邓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