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3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支模体系包括:外侧模板、内侧模板、对拉螺杆和固定台,所述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分别置于待浇筑的墙体的两侧,且所述外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通过所述对拉螺杆相连接,所述外侧模板下侧的墙体外侧连接有所述固定台,所述外侧模板的下侧边缘抵靠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对拉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内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内侧模板连接固定;所述外侧模板的上侧边缘具有悬吊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侧模板、内侧模板和对拉螺杆等结构形成了一个可以在内侧完成组装的墙体支模体系,避免了在外侧进模板支设等一系列操作,能够在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快速支设及拆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两道墙体间距离过小的情况,因为单体结构内部设置了变形缝,或者是两个结构体间距离过小,这样墙体之间的空间就会因过于狭小而造成施工的困难,在墙体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剪力墙的外侧支模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支模方法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两道墙体之间只有几十公分的空隙,因空间受限施工人员无法进入其中进行外侧模板支设及拆除。传统的狭小空间内模板支设,如单体结构内变形缝的施工,往往是在狭小缝隙间填充聚苯板简单的作为两侧两道墙体的外侧模板,内侧采用单侧支模的方法,待墙体浇筑完成后只拆除内侧模板,外侧的聚苯板保留在缝隙内或人工破碎后清理,这样的施工体系及方法使得墙体的施工效果极差,同时严重影响变形缝的原设计作用,施工效率低下,材料周转率低。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在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可快速支设及拆除的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在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侧模板、内侧模板、对拉螺杆和固定台,所述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分别置于待浇筑的墙体的两侧,且所述外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通过所述对拉螺杆相连接,所述外侧模板下侧的墙体外侧连接有所述固定台,所述外侧模板的下侧边缘抵靠在所述固定台上;/n所述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上相对应地分布有螺杆连接孔,所述外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对拉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外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与所述螺母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对拉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内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内侧模板连接固定;/n其中,所述外侧模板的上侧边缘上具有悬吊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侧模板、内侧模板、对拉螺杆和固定台,所述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分别置于待浇筑的墙体的两侧,且所述外侧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通过所述对拉螺杆相连接,所述外侧模板下侧的墙体外侧连接有所述固定台,所述外侧模板的下侧边缘抵靠在所述固定台上;
所述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上相对应地分布有螺杆连接孔,所述外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对拉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外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与所述螺母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对拉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内侧模板的螺杆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内侧模板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外侧模板的上侧边缘上具有悬吊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模板与所述螺母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垫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侧空间受限条件下墙体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模板、垫片和螺母均为钢材料制作,所述外侧模板、垫片和螺母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刚庄小杰赵艳波崔婧瑞吕善勇蒋文竹陈烈夏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