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7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包括H形截面柱、悬臂梁段和中间梁段,H形截面柱和悬臂梁段连接,悬臂梁段的上下翼缘与中间梁段上下翼缘之间用锥形削弱型盖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悬臂梁段的H形钢柱可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悬臂梁段与柱翼缘通过翼缘加强板焊接形成一预制构件,然后与中间梁段通过全螺栓连接,一方面焊缝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可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与传统削弱型节点相比,钢梁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锥形削弱型盖板和角钢抗剪连接件上,有利于实现损伤控制思想,将节点的塑性变形控制在特定的可更换组件,确保梁柱等主体高强钢构件在地震中保持弹性,从而在震后的修复中只需更换破坏的组件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梁柱节点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原本认为延性高,抗震性能好的钢结构建筑并未表现出预期的抗震能力。两次地震中大量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发生了脆性断裂,直接导致了结构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仅我国5·12汶川大地震就造成约6.9万人遇难,逾37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因此,加强抗震减灾措施的采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解决梁柱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脆性破坏问题,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思想,一般通过两条途径改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一是通过对梁翼缘的局部削弱(削弱型节点)使梁柱连接区域焊缝附近的破坏位置外移;二是不削弱梁截面,而是在连接区域局部加强(加强型节点)实现塑性铰外移,提高节点延性。然而当前相关新型抗震节点研究虽可有效实现塑性铰外移并达到保护梁柱节点的目的,但仍存在难以控制耗能和震后不可修复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H形截面柱(1)、悬臂梁段(10)和中间梁段(11),所述H形截面柱(1)和悬臂梁段(10)连接,所述悬臂梁段(10)的上下翼缘与所述中间梁段(11)上下翼缘之间用锥形削弱型盖板(7)连接;/n所述H形截面柱(1)一侧的翼缘焊接有水平向的两个梁端翼缘加强板(3)、焊接有竖向的两个剪切板(4),两个所述梁端翼缘加强板(3)之间的间距等于悬臂梁段(10)的高度;两个所述剪切板(4)之间的间距等于悬臂梁段(10)中间腹板的厚度,所述悬臂梁段(10)的腹板插接在两个剪切板(4)之间,采用穿过剪切板(4)和悬臂梁段(10)腹板的高强螺栓将悬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H形截面柱(1)、悬臂梁段(10)和中间梁段(11),所述H形截面柱(1)和悬臂梁段(10)连接,所述悬臂梁段(10)的上下翼缘与所述中间梁段(11)上下翼缘之间用锥形削弱型盖板(7)连接;
所述H形截面柱(1)一侧的翼缘焊接有水平向的两个梁端翼缘加强板(3)、焊接有竖向的两个剪切板(4),两个所述梁端翼缘加强板(3)之间的间距等于悬臂梁段(10)的高度;两个所述剪切板(4)之间的间距等于悬臂梁段(10)中间腹板的厚度,所述悬臂梁段(10)的腹板插接在两个剪切板(4)之间,采用穿过剪切板(4)和悬臂梁段(10)腹板的高强螺栓将悬臂梁段(10)与H形截面柱(1)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梁段(10)的上下翼缘与所述梁端翼缘加强板(3)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削弱型盖板(7)设置于悬臂梁段(10)的上下翼缘或中间梁段(11)的上下翼缘表面、利用高强螺栓将悬臂梁段(10)的上下翼缘或中间梁段(11)的上下翼缘与锥形削弱型盖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抗震性的装配式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段(10)的腹板与所述中间梁段(11)腹板用角钢抗剪连接件(9)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刚刘云贺辛振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