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56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送风等压箱、抽风等压箱、集成总管道、若干送风分支管道和若干抽风分支管道,所述的送风等压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送风等压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的出风口,抽风等压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抽风口,抽风等压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回风口,所述的集成总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流通过等压箱时,能够携带低温等离子依次通过集成总管道和送风分支管道进入到卫生间内,低温等离子能够与臭味的主要成分硫化氢发生反应,使硫化氢分解,然后再通过抽风管道将分解物及时抽走,有效进行除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卫生间除臭
,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间因每天如厕人员繁多,人员流动性大,致使卫生间内大小便臭气弥散于空间之内。处理清扫卫生间的清洁剂往往含有大量化学成分的芳香剂成分,与臭气混合后的异味气体让人感觉不适。因流动人员多,导致卫生间成为各种病菌的传染地,严重影响如厕人员健康。现有的排风系统无法有效净化异味气体和病菌,且没有对排放气体进行有效净化,而是直接排放至外部环境中。现在部分卫生间所使用除味喷淋器,只能掩盖异味,未根本消除异味和病菌;除味喷淋器采用点辐射式,作用范围不精确,不均匀,且留有卫生死角,科技含量较低无法满足服务区卫生间异味洁净的要求。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员的增加,造成服务区卫生间清洁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卫生间高效除味系统的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送风等压箱、抽风等压箱、集成总管道、若干送风分支管道和若干抽风分支管道,所述的送风等压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送风等压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的出风口,抽风等压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抽风口,抽风等压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回风口,所述的集成总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一端,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的两侧端面的上部,抽风分支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的两侧端面的下部,集成总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呈田字状分布,且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位于靠近便池墙体的一侧,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分别连接送风等压箱的不同出风口,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分别连接抽风等压箱的不同回风口,便池墙体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与第一进风腔连通,便池墙体另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与第二进风腔连通,便池墙体一侧的抽风分支管道与第一抽风腔连通,便池墙体另一侧的抽风分支管道与第二抽风腔连通。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和抽风分支管道均沿便池墙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集成总管道均沿便池墙体高度方向设置,抽风分支管道穿过相应侧的进风腔与相应抽风腔连通。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集成总管道的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在水平高度位置上位于送风分支管道的下侧。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和抽风分支管道的截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相应管道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平面固定在便池墙体上,相应管道的斜边所在平面朝向下侧,送风分支管道的斜边所在平面上设置有出风口,抽风分支管道上的斜边所在平面上设置有抽风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等压箱,能够让各分支管道内的风压相同,保证对卫生间各个位置的清洁能力相同,而且等压箱体积增大除了具有减噪的作用外,还可以作为低温等离子的发生装置的安装载体,风流通过等压箱时,能够携带低温等离子依次通过集成总管道和送风分支管道进入到卫生间内,低温等离子能够与臭味的主要成分硫化氢发生反应,使硫化氢分解,然后再通过抽风分支管道将分解物及时抽走,有效进行除臭。附图说明图1为送风等压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集成总管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集成总管管道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送风等压箱,2、集成总管道,3、便池墙体,4、送风分支管道,5、小便池,6、抽风分支管道,1-1、进风口,1-2、出风口,2-1、第一进风腔,2-2、第二进风腔,2-3、第一抽风腔,2-4、第二抽风腔,2-5、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2所示的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包括送风等压箱1、抽风等压箱、集成总管道2、若干送风分支管道4和若干抽风分支管道6,如图1所示,所述的送风等压箱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1-1,送风等压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的出风口1-2,抽风等压箱的结构与送风等压箱1的结构相同,抽风等压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抽风口,抽风等压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回风口,等压箱的设置能够让每个分支管道的通风压力相同,且等压箱还具有减噪的作用。所述的集成总管道2设置在便池墙体3一端,一般服务区的卫生间内为了增加小便池5的设置数量,便池墙体3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排小便池,相应的便池墙体3两侧也均设置有送风分支管道4和抽风分支管道6,而集成总管道2为便池两侧的送风分支管道4和抽风分支管道6均提供送风和抽风,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4和抽风分支管道6均沿便池墙体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集成总管道2均沿便池墙体3高度方向设置,根据上进下排的设计原则,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4设置在便池墙体3的两侧端面的上部,抽风分支管道6设置在便池墙体3的两侧端面的下部,如图3和图4所示,集成总管道2内设置有第一进风腔2-1、第二进风腔2-2、第一抽风腔2-3和第二抽风腔2-4,第一进风腔2-1、第二进风腔2-2、第一抽风腔2-3和第二抽风腔2-4呈田字状分布,且第一进风腔2-1和第二进风腔2-2位于靠近便池墙体3的一侧,第一进风腔2-1和第二进风腔2-2分别连接送风等压箱1的不同出风口,第一抽风腔2-3和第二抽风腔2-4分别连接抽风等压箱的不同回风口,便池墙体3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4与第一进风腔2-1连通,便池墙体3另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4与第二进风腔2-2连通,便池墙体3一侧的抽风分支管道6与第一抽风腔2-3连通,便池墙体3另一侧的抽风分支管道6与第二抽风腔2-4连通,抽风分支管道6均穿过相应侧的进风腔与相应抽风腔连通。作为优化,所述的集成总管道2的第一进风腔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等压箱、抽风等压箱、集成总管道、若干送风分支管道和若干抽风分支管道,所述的送风等压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送风等压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的出风口,抽风等压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抽风口,抽风等压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回风口,所述的集成总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一端,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的两侧端面的上部,抽风分支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的两侧端面的下部,集成总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呈田字状分布,且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位于靠近便池墙体的一侧,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分别连接送风等压箱的不同出风口,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分别连接抽风等压箱的不同回风口,便池墙体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与第一进风腔连通,便池墙体另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与第二进风腔连通,便池墙体一侧的抽风分支管道与第一抽风腔连通,便池墙体另一侧的抽风分支管道与第二抽风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区卫生间便池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等压箱、抽风等压箱、集成总管道、若干送风分支管道和若干抽风分支管道,所述的送风等压箱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送风等压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的出风口,抽风等压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抽风口,抽风等压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回风口,所述的集成总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一端,所述的送风分支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的两侧端面的上部,抽风分支管道设置在便池墙体的两侧端面的下部,集成总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呈田字状分布,且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位于靠近便池墙体的一侧,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分别连接送风等压箱的不同出风口,第一抽风腔和第二抽风腔分别连接抽风等压箱的不同回风口,便池墙体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与第一进风腔连通,便池墙体另一侧的送风分支管道与第二进风腔连通,便池墙体一侧的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凌剑闫宗伟殷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