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桩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5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桩挡墙,它涉及边坡支护与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所述的梁板设置在挡墙的下端,微型桩设置在梁板的下端,且微型桩的上端通过梁板伸入上部挡墙中,所述的微型桩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杆,锚杆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筋,它能够解决单一挡墙技术中存在既不经济且抗滑效果也不好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因挡墙基础开挖施工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桩挡墙
本技术属于边坡支护与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桩挡墙。
技术介绍
挡墙是在边、滑坡治理工程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治理手段之一,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国内外对挡墙支挡结构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计算理论与施工方法。但从技术、经济角度而言,挡墙并非适用于加固一切类型的滑坡,挡墙只能靠重力来支撑,当滑坡推力较大时就需要挡墙结构很大才能发挥作用,当坡体前缘高差较大时,需要挡墙超高;当滑坡的滑动面较深、或挡墙基础持力层较深时需要挡墙基础超深等。然而单一挡墙存在挡墙超大(因边、滑坡推力较大时),挡墙超高(因边坡前缘高差较大时)和挡墙基础超深(因滑面较深或基础持力层较深),既不经济且抗滑效果也不好,同时在边坡中已修建的挡墙抗滑能力不够或基础不稳需要加固,因挡墙基础开挖施工而引发的安全问题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微型桩挡墙,它能够解决单一挡墙技术中存在既不经济且抗滑效果也不好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因挡墙基础开挖施工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微型桩挡墙,它包含挡墙、梁板和微型桩;所述的梁板设置在挡墙的下端,微型桩设置在梁板的下端,且微型桩的上端通过梁板伸入上部挡墙中,所述的微型桩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杆,锚杆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筋。作为优选,所述的档墙设置在梁板的上端,微型桩设置在梁板的下端,且微型桩的上端穿插在梁板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型桩设置在原挡墙的后面,微型桩的上端穿插在梁板内,所述的原挡墙与微型桩通过梁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型桩设置在原挡墙的前面,所述原挡墙的前面设置有挡墙,微型桩的上端穿插在挡墙中。作为优选,所述微型桩设置在原挡墙的中间,所述的梁板设置在原挡墙的上端,微型桩的上端通过原挡墙穿插在梁板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型桩设置在原挡墙的后面与中间,所述的梁板设置在微型桩的上端,且微型桩的上端穿插在梁板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型桩设置在原挡墙的前面与中间,所述原挡墙的前面设置有挡墙,微型桩穿插在挡墙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挡墙主要为重力式挡墙。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型桩为口径小于300mm的钢筯混凝土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挡墙断面尺寸小,抗滑能力强,整体稳定性好;二、施工机具小,适用于狭窄的施工作业区;三、对现有地形挠动小,不需要开挖基槽,施工安全性能高;四、施工速度快,周期短;五、经济效益好,微型桩挡墙比单一抗滑挡墙,节省工程费用30%-50%;六、特别是对已修建了挡墙的边坡只需要对其采用微型桩加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工程,经济效益更加显著。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整体式微型桩挡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体式微型桩挡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式微型桩挡墙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挡墙墙后微型桩加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挡墙墙前微型桩加固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挡墙墙中微型桩加固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挡墙墙中与墙后微型桩加固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挡墙墙中与墙前微型桩加固结构示意图。图中:挡墙1、梁板2、微型桩3、地面4、地形线5、滑面6、原挡墙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下面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参考如图1-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它包含挡墙1、梁板2和微型桩3、原挡墙7;所述的梁板2设置在挡墙1的下端,微型桩3设置在梁板2的下端,且微型桩3的上端通过梁板2伸入上部挡墙1中,所述的微型桩3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杆,锚杆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筋,所述的原挡墙7为需要加固的老挡墙,所述的挡墙1、原挡墙7主要为重力式挡墙,挡墙1结构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原挡墙7主要为浆砌块石结构,所述的微型桩3为口径小于300mm的钢筯混凝土桩。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1为整体式微型桩挡墙,地面4以下为微型桩3,地面4处设梁板2,地面4以上为挡墙1,微型桩3的钢筯伸入上部挡墙1中,其中微型桩3既能抗滑,同时又是上部挡墙1的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看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2为分体式微型桩挡墙,地面4以下为微型桩3,地面4处设微型桩顶梁板2,微型桩3的上端穿插在梁板2内,上部为重力式挡墙1,其中微型桩3主要是挡墙1的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看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3在坡体前缘设置整体式微型桩挡墙,采用微型桩3与挡墙1相结合联合抗滑。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看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4为墙后加固,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的后面,微型桩3的上端穿插在梁板2内,所述的原挡墙7与微型桩3通过梁板2固定连接,在原挡墙7后面增设微型桩3,主要是增加抗滑能力,但不能加固原挡墙7。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看如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5为墙前加固,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的前面,微型桩3的上端增设挡墙1,在原挡墙7前面增设微型桩3,既增加抗滑能力,又加固了原挡墙7。具体实施方式六:参看如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6为墙中加固,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中,梁板2设置在原挡墙7的上端,微型桩3的上端通过原挡墙7穿插在梁板2内,在原挡墙7中增设微型桩3,主要是增加抗滑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七:参看如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7为墙中与墙后加固,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的后面与中间,所述的梁板2设置在微型桩3的上端,且微型桩3的上端穿插在梁板2内,在原挡墙7的中间与后面增设微型桩3,主要是增加抗滑能力。具体实施方式八:参看如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图8为墙中与墙前加固,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的前面与中间,微型桩3的上端增设挡墙1,在原挡墙7的前面与中间设置微型桩3,既增加抗滑能力,又能加固原挡墙7。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微型桩挡墙支护体系的设计步骤可概括如下:一、查清滑坡的形态、范围、性质、规模,滑面形态位置,分析形成的原因及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桩挡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挡墙(1)、梁板(2)和微型桩(3);所述的梁板(2)设置在挡墙(1)的下端,微型桩(3)设置在梁板(2)的下端,且微型桩(3)的上端通过梁板(2)伸入上部挡墙(1)中,所述的微型桩(3)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杆,锚杆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桩挡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挡墙(1)、梁板(2)和微型桩(3);所述的梁板(2)设置在挡墙(1)的下端,微型桩(3)设置在梁板(2)的下端,且微型桩(3)的上端通过梁板(2)伸入上部挡墙(1)中,所述的微型桩(3)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杆,锚杆的内腔固定设置有锚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墙(1)设置在梁板(2)的上端,微型桩(3)设置的梁板(2)的下端,且微型桩(3)的上端穿插在梁板(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的后面,微型桩(3)的上端穿插在梁板(2)内,所述的原挡墙(7)与微型桩(3)通过梁板(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桩(3)设置在原挡墙(7)的前面,微型桩(3)的上端设置有挡墙(1),所述微型桩(3)的上端穿插在挡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国尹世勇付锡刚李振钢田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零七队湖南省建设工程勘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