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5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包括放大基础,放大基础上设有斜面挡土墙以及附着在斜面挡土墙表面的生态面层;所述生态面层内嵌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穿过斜面挡土墙;所述生态面层上设有种植孔,种植孔内设有种植土。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生态面层上种植植物极大的美化了斜面挡土墙表面。生态面层通过自嵌绿植模块拼装而成,在本身自重及斜面挡土墙的支撑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土工格栅仅起辅助作用,减少对土工格栅施加工的应力,减少土工格栅的返工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特别涉及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
技术介绍
蜀冈中西峰生态修复工程位于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境内,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恢复和构建具有连续性的蜀冈生态廊道,重现蜀冈山脉的原貌。山体修复土方平衡约23万m3,绿化修复面积约43500m²,西侧山体1:3坡度,最大高差达8m,南北长300m,为防止滑坡采用斜面挡土墙支挡。修复山体等高线分布复杂,而且挡土区域曲面较长,局部呈现弧形分布,竖向高差大。原斜面挡土墙模块采用实心混凝土C30尺寸50cm×50cm×30cm,自重大,机械台班用量大,固定土工格栅不牢靠,易返工;山坡排水效果不佳,且与景区整体契合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有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可以适用于曲面较大的斜面挡土墙,实现在较大曲面斜面挡土墙的植物种植,对斜面挡土墙表面进行美化。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其特征是:包括放大基础,放大基础上设有斜面挡土墙以及附着在斜面挡土墙表面的生态面层;所述生态面层内嵌有土工格栅,且土工格栅穿过斜面挡土墙;所述生态面层上设有种植孔,种植孔内设有种植土。所述生态面层与斜面挡土墙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喷涂的防水涂料。所述生态面层由多块自嵌绿植模块装配而成;所述自嵌绿植模块包括带种植孔的中间体,种植孔设置于中间体上;所述中间体右侧侧边设有右连接块,中间体左侧侧边设有左连接块,当右连接块设在中间体右则的上端时,左连接块设在中间体左则的下端,当右连接块设在中间体右则的下端时,左连接块设在中间体左则的上端;中间体的种植孔内装种植土;多块自嵌绿植模块中,水平相邻的三个自嵌绿植模块,中间自嵌绿植模块的左连接块与左边自嵌绿植模块的右连接块相互嵌合,中间自嵌绿植模块的右连接块与右边自嵌绿植模块的左连接块相互嵌合;多块自嵌绿植模块相互嵌合组成水平组,多个水平组从斜面挡土墙底部至上部按斜面挡土墙的斜度叠加;且上下相邻水平组的种植孔相互连通,并通过固定棒从上向下穿入,使上下相邻自嵌绿植模块连接,种植孔中填入种植土,可以紧固固定棒;在相邻水平组之间嵌入土工格栅。所述斜面挡土墙、生态面层的顶端设有混凝土压板。所述中间体为多边形,多边形沿中心线对称分布,沿多边形中心线做垂直线,在垂直线上部的为上端、垂直线下部的为下端。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边缘为波纹形。所述中间体未设右连接块、左连接块一个侧边上表面设有水气通透槽,另一个侧边侧面设有排水槽,所述水气通透槽与所述中间体的种植孔连通。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包括放大基础,在所述的放大基础设有斜面挡土墙及附着在所述斜面挡土墙表面的生态面层,嵌在所述生态面层的土工格栅穿过斜面挡土墙;所述的生态面层上设有种植孔,在所述种植孔内设种植土。进一步讲,在所述的生态面层与所述斜面挡土墙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喷涂的防水涂料。所述生态面层由多层生态砖,多层生态砖由多块自嵌绿植模块装配而成;自嵌绿植模块包括带种植孔的中间体,在所述的中间体右侧侧边设有右连接块、左侧侧边设有左连接块,所述的右连接块或左连接块设在中间体右侧的上端或左侧的上端,所述的左连接块或右连接块设在中间体左侧的下端或右侧的下端,中间体的种植孔内装种植土;多块水平相邻自嵌绿植模块的右连接块与左连接块或左连接块与右连接块能相互嵌合组成水平组,多个水平组从斜面挡土墙底部至上部按斜面挡土墙的斜度叠加;在相邻水平组之间嵌入土工格栅。进一步讲,在所述斜面挡土墙和所述生态面层的顶端设有混凝土压板。所述的中间体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沿中心线对称分布,沿所述多边形中心线做垂直线,在所述垂直线上部的为上端、垂直线下部的为下端。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的右连接块的边缘为波纹形。所述的中间体未设右连接块、左连接块一个侧边上表面设有水气通透槽、另一个侧边侧面设有排水槽,所述的水气通透槽与所述中间体的种植孔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是:1)能在生态面层上种植植物极大的美化了斜面挡土墙表面。2)生态面层通过自嵌绿植模块拼装而成,在本身自重及斜面挡土墙的支撑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土工格栅仅起辅助作用,减少对土工格栅施加工的应力,减少土工格栅的返工机率。3)水平相邻自嵌绿植模块通过右连接块与左连接块或左连接块与右连接块能相互嵌合形成一个水平组整体。4)上下相邻水平组的自嵌绿植模块上部与下部错开,但上下相邻的水平组种植孔中连通的,从上向下穿入种植孔(其中填有种植土)的固定杆将其上下相邻的自嵌绿植模块固定在一起(种植土将固定杆固定在种植孔中),从而将上下相邻水平组进行固定,如果斜面挡土墙的斜面坡度较小时,固定杆一次可以穿入更多个水平组。5)上下相邻水平组错开,下水平组的水气通透槽可以作为承接面,承接雨水或浇的水,需要浇水时仅在最高处向下喷水即可,种植孔的水饱和后,可以从排水槽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嵌绿植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个自嵌绿植模块水平组成的水平组。如图中,a放大基础、b斜面挡土墙、c生态面层、f土工格栅、g防水层、1中间体、2种植孔、3右连接块、4左连接块、5水气通透槽、6排水槽、7固定棒、8混凝土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包括放大基础a,在放大基础a上设置斜面挡土墙b以及附着在斜面挡土墙b表面的生态面层c;生态面层c内嵌有土工格栅f,且土工格栅f穿过斜面挡土墙b;在生态面层c上设置种植孔2,种植孔2内设有种植土。在生态面层c与斜面挡土墙b之间设置防水层g。防水层g为喷涂的防水涂料。生态面层c由多块自嵌绿植模块装配而成。自嵌绿植模块包括带种植孔2的中间体1,种植孔2设置于中间体1上;中间体1右侧侧边设置右连接块3,中间体1左侧侧边设置左连接块4,当右连接块3设在中间体1右则的上端时,左连接块4设在中间体1左则的下端,当右连接块3设在中间体1右则的下端时,左连接块4设在中间体1左则的上端;中间体1的种植孔2内装种植土;多块自嵌绿植模块中,水平相邻的三个自嵌绿植模块,中间自嵌绿植模块的左连接块4与左边自嵌绿植模块的右连接块3相互嵌合,中间自嵌绿植模块的右连接块3与右边自嵌绿植模块的左连接块4相互嵌合;多块自嵌绿植模块相互嵌合组成水平组,多个水平组从斜面挡土墙b底部至上部按斜面挡土墙b的斜度叠加。在相邻水平组之间嵌入土工格栅f。在斜面挡土墙b、生态面层c的顶端设置混凝土压板8。中间体1为多边形,多边形沿中心线对称分布,沿多边形中心线做垂直线,在垂直线上部的为上端、垂直线下部的为下端。左连接块4和右连接块3的边缘为波纹形。中间体1未设右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其特征是:包括放大基础(a),放大基础(a)上设有斜面挡土墙(b)以及附着在斜面挡土墙(b)表面的生态面层(c);所述生态面层(c)内嵌有土工格栅(f),且土工格栅(f)穿过斜面挡土墙(b);/n所述生态面层(c)上设有种植孔(2),种植孔(2)内设有种植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其特征是:包括放大基础(a),放大基础(a)上设有斜面挡土墙(b)以及附着在斜面挡土墙(b)表面的生态面层(c);所述生态面层(c)内嵌有土工格栅(f),且土工格栅(f)穿过斜面挡土墙(b);
所述生态面层(c)上设有种植孔(2),种植孔(2)内设有种植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其特征是:所述生态面层(c)与斜面挡土墙(b)之间设有防水层(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其特征是:所述防水层(g)为喷涂的防水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嵌式加筋模块生态斜面挡土墙,其特征是:所述生态面层(c)由多块自嵌绿植模块组成装配而成;
所述自嵌绿植模块包括带种植孔(2)的中间体(1),种植孔(2)设置于中间体(1)上;所述中间体(1)右侧侧边设有右连接块(3),中间体(1)左侧侧边设有左连接块(4),当右连接块(3)设在中间体(1)右则的上端时,左连接块(4)设在中间体(1)左则的下端,当右连接块(3)设在中间体(1)右则的下端时,左连接块(4)设在中间体(1)左则的上端;中间体(1)的种植孔(2)内装种植土;
多块自嵌绿植模块中,水平相邻的三个自嵌绿植模块,中间自嵌绿植模块的左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德宇施枢陈小伟冯晨韩志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