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振同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51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与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顶端与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套接在滑套内。该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通过设置警示牌,电机开始工作,电机转动带动半齿轮,半齿板通过与半齿轮的啮合向左进行移动,半齿板通过滑块和固定块在滑槽内滑动,对挡板和弹簧进行挤压,待半齿板脱离半齿轮,利用弹簧的的弹力,将半齿轮向外弹出,固定块带动固定杆左右移动,固定杆带动警示牌进行左右移动,若出现下雨或者黑夜,显示箱正面的电灯进行闪烁,可以让司机在雨天和黑夜清楚的看见警示牌,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同时扩大近视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
本技术属于市政施工
,具体为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
技术介绍
施工路栏又名施工标志牌、施工牌、活动牌,用于道路施工现场、维修市政建设、建筑施工的外围防护提示,可随时放在需要的地方主导交通,以防止意外撞击事件发生,减少损失,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离不开市政的建设,而市政的建设就会有无数的市政施工现场,由于市政施工现场十分危险,人们建造了市政施工用警示牌来提醒路人远离施工现场,市政施工用警示牌一般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但目前使用的警示牌较为简陋,仅仅是一块牌子,在雨天或黑夜难以发现,容易遭成行车事故,同时施工用警示牌的高度偏低,往往过路人在到达施工现场才能看到警示牌,警示范围过小,进而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解决了雨天或黑夜难以发现,容易遭成行车事故,同时施工用警示牌的高度偏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与伸缩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顶端与滑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套接在滑套(6)内,所述滑套(6)卡接在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卡接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内套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右端与齿轮(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4)与齿板(12)啮合,所述齿板(12)位于通孔(13)内,所述通孔(13)开设在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转轴(15)的左端与把手(1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18)的左端与螺母(20)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与伸缩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顶端与滑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7)套接在滑套(6)内,所述滑套(6)卡接在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卡接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内套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右端与齿轮(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4)与齿板(12)啮合,所述齿板(12)位于通孔(13)内,所述通孔(13)开设在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转轴(15)的左端与把手(1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18)的左端与螺母(20)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20)内螺纹连接螺杆(19),所述螺杆(19)的右端卡接在凹槽(17),所述凹槽(17)开设在箱体(1)的左侧面;
所述齿板(12)和滑杆(7)的顶端均与显示箱(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显示箱(8)的上表面与支撑架(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2)的正面开设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5),所述滑块(25)的正面与支撑装置(2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6)的下表面与转动装置(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24)的背面与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7)的下表面与支撑块(2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28)的下表面与显示箱(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2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弹射装置(2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显示箱(8)的上表面与四个支撑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杆(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同
申请(专利权)人:马振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