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段照明的导光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43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1
导光件(100)包括具有照明区域(111)的导光板(110)。导光板具有第一主表面(112)以及与第一主表面相对的第二主表面(113),而且包括输出耦合机构(120),用于将在导光板中传播的光(150)通过照明区域中的第一和/或第二主表面而从导光板耦合出。输出耦合机构包括在整个照明区域上延伸的第一输出耦合带(121),每个第一输出耦合带在导光板中限定第一光通道(141)的水平延伸部,并且配置为将基本沿着第一光通道的在第一方向上传播的光从导光板耦合出。相邻的第一输出耦合带被中间区域(124)隔开,该中间区域的光耦合特性实质上不同于第一输出耦合带的光耦合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分段照明的导光件
技术介绍
导光膜和导光板用于各种应用中,例如用于显示器的背光和前光机构中,以对光进行引导和再分配。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各种类型的显示器中,显示器的对比度性能是影响显示器的用户体验的关键特征之一。对比度主要指显示器的亮像素和暗像素之间或亮区域和暗区域之间的发射强度差。优化对比度性能可能需要以不同强度对显示器的不同区域进行照明的分段照明。在边缘照明配置中,分段照明可以通过使用分段导光板结构来实现,其中导光板被划分成多个区段或光通道。相邻的区段或光通道可以通过折射率与光通道的折射率不同的限制带而分离,从而允许接收到光通道中的光经由在光通道和限制带之间的界面处的全内反射而在其中传播。WO2017/137653A1中公开了具有多个光通道的导光件(lightguide,光导)的示例。分段导光件的性能可能需要高的设计和/或制造精度,以避免在相邻分段或光通道之间出现暗或亮的照明线。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在第一方面中,用于分段照明的导光件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实现,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所指定的内容。所述导光件包括具有照明区域的导光板。导光板具有第一主表面和基本上平行的第二主表面,第二主表面与第一主表面相对并以导光板的厚度与第一主表面分隔开。导光板包括输出耦合(out-coupling,外耦合)机构,输出耦合机构用于将在导光板中传播并且与输出耦合机构相互作用的光通过照明区域中的第一和/或第二主表面而从导光板耦合出。输出耦合机构包括在整个所述照明区域上延伸的多个第一输出耦合带,每个第一输出耦合带在导光板中限定第一光通道的水平延伸部,并且配置为在导光件的使用过程中将基本沿着第一光通道的第一方向传播的光从导光板耦合出。相邻的第一输出耦合带通过中间区域隔开,该中间区域的光耦合特性实质上不同于第一输出耦合带的光耦合特性。照明模块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其包括第一方面的导光件及多个发光元件,例如布置为用于将光发射到光通道的LED。例如液晶组合件等显示组件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实现,其包括例如液晶层的显示元件及布置用于照明显示元件的第一方面的导光件。附图说明根据以下结合附图阅读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描述,其中:图1以部分透明的透视图示出了导光件的导光板;图2和图3示出了导光件的导光板的俯视图;图4和图5以部分透明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两个导光板的导光件;图6示出了具有单个导光板的导光件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照明模块的侧向剖视图;图8示出了显示模块的侧向剖视图;以及图9示出了导光板的细节和操作的侧向剖视图。图中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提供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但是并不旨在表示可以构造、实现或利用实施例的唯一方式。下文论述的实施例和示例中的至少一些可以允许例如实现具有精确分段照明能力的导光件、照明模块或显示组件,所述照明能力在照明区段之间基本上不具有微弱的暗线或亮线或仅具有微弱的暗线或亮线。在图1中部分示出的导光件100包括导光板110,该导光板110具有照明区域111。“导光件”是指适合于在其中引导光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适合且设计用于在其中、即在导光件内引导光。导光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导光板。此外,导光件可包括任何其它适当的层、元件或结构,例如用于保护目的或用于增强导光件的总体光学性能。“板”是指导光板的大致板状结构,即,在水平或宽度方向上二维地延伸并且在垂直或厚度方向上具有厚度的结构,厚度比板的水平尺寸要低的多。导光“板”也可被认为是导光“片”或导光“膜”。根据所讨论的应用,导光板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尺寸。例如,其宽度和/或长度可以在10至1000mm的范围内,而厚度可以在0.1至3mm的范围内。导光板具有第一主表面112和第二主表面113,第一和第二主表面彼此相对。它们在“垂直”方向或厚度方向上以导光板的厚度T隔开。导光板可被配置为接收光,然后该光可以在导光板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112、113处经由全内反射在导光板内传播,如表示光束150的箭头所说明。导光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彼此相对并限定导光板的厚度,可被视为例如导光板的下/底表面和上/顶表面。然而,应当注意的是,相对于固定到导光板本身的坐标,对向上和向下方向或上部或下部位置的这种引用以及“水平”和“垂直”应当被理解为相对于固定到导光板本身的坐标来定义,使得第一主表面是相对的“上”主表面,并且第二主表面是相对的“下”主表面。在固定到地球重力方向的坐标中,例如,取决于导光板的位置,这些表面自然可以位于任何方向。因此,只要下文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垂直”和“水平”,它们应被理解为在相对于地球重力固定的坐标或任何其他外部坐标中,相对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不固定的辅助定义。在图1的示例中,导光板110的第一主表面112和第二主表面113是平面的并且基本上平行。因此,它们可以被认为是“水平”延伸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指向可以稍微不同。例如,导光板可以是楔形的,其一个或两个主表面偏离水平方向或宽度方向。图1的导光板110包括输出耦合机构120,输出耦合机构120被配置成将在导光板中传播的光在照明区域111中耦合出。导光板的照明区域是指导光板计划将照明从其分配出去的区域。输出耦合机构120包括在整个照明区域上延伸的细长的第一输出耦合带121。在图1的示例中,所有第一输出耦合带在整个照明区域上延伸、即它们的长度覆盖照明区域111的整个宽度。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输出耦合机构的第一输出耦合带中的至少一些仅在照明区域宽度的一部分上延伸。在形成输出耦合机构的一部分时,第一输出耦合带被配置为实现用于在第一输出耦合带的区域中与输出耦合机构相互作用的光的输出耦合功能、即与第一个输出耦合带相互作用。因此,第一输出耦合带121被配置为通过将与它们相互作用的光从导光板耦合出来执行输出耦合功能。然后,只有这样的光可以通过第一输出耦合带从导光板耦合出,该光在该第一输出耦合带的区域中在导光板中传播。由此,每个第一输出耦合带在导光板上限定第一光通道141的水平延伸部。第一输出耦合带的输出耦合性能被配置为是方向选择性的,因为在第一输出耦合带的指定位置,对于仅基本上在其一个纵向方向上沿第一光通道传播的光,输出耦合是有效的。该方向、即“第一方向”在图1的附图中由箭头D1标记。方向选择性的输出耦合性能意味着第一输出耦合带基本上不将在第一光通道中沿相反的第二方向传播的光耦合出。在耦合带的指定位置处,对于这样的相反方向的基本上较低的局部输出耦合率可以例如小于或等于该位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局部输出耦合率的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到第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段照明的导光件(100),包括具有照明区域(111)的导光板(110),所述导光板具有第一主表面(112)和第二主表面(113),所述第二主表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相对并且以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分隔开,所述导光件(100)还包括输出耦合机构(120),用于将在所述导光板中传播并且与所述输出耦合机构相互作用的光(150)通过所述照明区域中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而从所述导光板耦合出;/n其中,所述输出耦合机构包括在整个所述照明区域上延伸的多个第一输出耦合带(121),每个第一输出耦合带在所述导光板中限定第一光通道(141)的水平延伸部,并且配置为在所述导光件的使用过程中将基本沿着所述第一光通道在第一方向上传播的光从所述导光板耦合出;相邻的第一输出耦合带被中间区域(124)隔开,所述中间区域(124)的光耦合特性实质上不同于所述第一输出耦合带的光耦合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分段照明的导光件(100),包括具有照明区域(111)的导光板(110),所述导光板具有第一主表面(112)和第二主表面(113),所述第二主表面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相对并且以所述导光板的厚度分隔开,所述导光件(100)还包括输出耦合机构(120),用于将在所述导光板中传播并且与所述输出耦合机构相互作用的光(150)通过所述照明区域中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而从所述导光板耦合出;
其中,所述输出耦合机构包括在整个所述照明区域上延伸的多个第一输出耦合带(121),每个第一输出耦合带在所述导光板中限定第一光通道(141)的水平延伸部,并且配置为在所述导光件的使用过程中将基本沿着所述第一光通道在第一方向上传播的光从所述导光板耦合出;相邻的第一输出耦合带被中间区域(124)隔开,所述中间区域(124)的光耦合特性实质上不同于所述第一输出耦合带的光耦合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件(300),其中,所述中间区域包括第二输出耦合带(326),所述第二输出耦合带(326)在整个所述照明区域(311)上延伸并在所述导光板(310)中限定第二光通道(342)的水平延伸部,所述第二输出耦合带被配置为在所述导光件的使用过程中将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二光通道在第二方向上传播的光从所述导光板耦合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上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件(30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耦合带(321、326)对于在所述导光板(310)中基本上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传播的光的局部输出耦合率实质上大于对于在所述导光板中基本上在相反方向上传播的光在相同位置处的局部输出耦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件(100),其中,所述中间区域(324)在所述输出耦合带(321、316)的外侧的局部输出耦合率基本上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件(300),其中,所述中间区域(324)在所述输出耦合带(321、326)的外侧包括重定向机构(322),所述重定向机构(322)被配置为将源自所述光通道(341、342)中的一个并且在所述光通道外侧在所述导光板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帕里卡M·洪卡宁J·奥拉瓦
申请(专利权)人:纳诺科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