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31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有机废水降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腔左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入水口,所述主体内腔有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出水口,所述主体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主体底端中部设置有升降机,所述主体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过滤网安装槽、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固定板三,通过过滤区、照射区、吸附区、沉淀区一、沉淀区二的配合使有机废水充分的被降解,通过传输管使沉淀区一内的吸附装置二输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时更加均匀且反应速度更快,通过升降机的作用,使清理装置时可将底板升起便于清理,清理后通过升降机使底板下降,避免人工安装,使装置不会因为清洗时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水降解装置
,具体为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在2000mg/L以上废水,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现有的处理装置因为结构复杂造成长期使用后清洗过于繁琐,且降解方式单一使有机废水的降解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处理装置因为结构复杂造成长期使用后清洗过于繁琐,且降解方式单一使有机废水的降解不充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腔左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入水口,所述主体内腔有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出水口,所述主体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主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壁设置有三个隔板,所述主体底端中部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底板下壁中部与升降机顶端相连接,所述主体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过滤网安装槽、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固定板三,所述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固定板三前端均连接有转轴,三个所述转轴与主体的内腔前壁顶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一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一,所述固定板二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二,所述固定板三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三,所述固定板三顶壁中部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顶端连接有送料管,所述主体内腔、底板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区照射区、吸附区、沉淀区一、沉淀区二,所述过滤区右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照射区、吸附区、沉淀区一、沉淀区二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照射区内设置有四个降解灯,四个所述降解灯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一相连接,所述吸附区内设置有四个吸附装置一,四个所述吸附装置一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二相连接,所述沉淀区一内设置有四个吸附装置二,四个所述吸附装置二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三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接口底端与四个安装槽三相近的一侧均连接有传输管。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粗效过滤网,所述降解灯为紫外线降解灯,所述吸附装置一、吸附装置二均为不锈钢吸附装置。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一内部填充物为活性炭层,所述吸附装置二内壁填充物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优选的,所述底板与主体内腔底部规格完全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过滤区、照射区、吸附区、沉淀区一、沉淀区二的配合使有机废水充分的被降解。2)通过传输管使沉淀区一内的吸附装置二输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时更加均匀且反应速度更快。3)通过升降机的作用,使清理装置时可将底板升起便于清理,清理后通过升降机使底板下降,避免人工安装,使装置不会因为清洗时出现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板三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入水口、3出水口、4支撑腿、5升降机、6过滤网安装槽、7固定板一、8安装槽一、9固定板二、10安装槽二、11固定板三、12安装槽三、13接口、14送料管、15传输管、16转轴、17过滤区、18过滤网、19照射区、20降解灯、21吸附区、22吸附装置一、23沉淀区一、24吸附装置二、25沉淀区二、26底板、27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内腔左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入水口2,主体1内腔有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出水口3,主体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4,主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底板26,底板26顶壁设置有三个隔板27,主体1底端中部设置有升降机5,底板26下壁中部与升降机5顶端相连接,主体1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过滤网安装槽6、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固定板三11,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固定板三11前端均连接有转轴16,三个转轴16与主体1的内腔前壁顶端相连接,固定板一7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一8,固定板二9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二10,固定板三11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三12,固定板三11顶壁中部设置有接口13,接口13顶端连接有送料管14,主体1内腔、底板26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区17照射区19、吸附区21、沉淀区一23、沉淀区二25,通过过滤区17、照射区19、吸附区21、沉淀区一23、沉淀区二25的配合,使有机废水充分的被降解,过滤区17右端设置有过滤网18,照射区19、吸附区21、沉淀区一23、沉淀区二25通过隔板27隔开,照射区19内设置有四个降解灯20,四个降解灯20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一8相连接,吸附区21内设置有四个吸附装置一22,四个吸附装置一22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二10相连接,沉淀区一23内设置有四个吸附装置二24,四个吸附装置二24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三12相连接。接口13底端与四个安装槽三12相近的一侧均连接有传输管15,通过传输管15使沉淀区一23内的吸附装置二24输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时更加均匀且反应速度更快。过滤网18为粗效过滤网,通过粗效过滤网可过滤5微米以上的杂质,降解灯20为紫外线降解灯,通过紫外线降解灯可达到灭菌、消毒等作用,吸附装置一22、吸附装置二24均为不锈钢吸附装置,通过不锈钢吸附装置使吸附装置一22、吸附装置二24更加耐用。吸附装置一22内部填充物为活性炭层,通过活性炭层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性能去除废水中多种污染物的作用,吸附装置二24内壁填充物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通过聚丙烯酰胺吸附剂和有机废水的接触,达到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应用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各种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等的作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腔左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入水口(2),所述主体(1)内腔有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出水口(3),所述主体(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4),所述主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底板(26),所述底板(26)顶壁设置有三个隔板(27),所述主体(1)底端中部设置有升降机(5),所述底板(26)下壁中部与升降机(5)顶端相连接,所述主体(1)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过滤网安装槽(6)、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固定板三(11),所述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固定板三(11)前端均连接有转轴(16),三个所述转轴(16)与主体(1)的内腔前壁顶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一(7)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一(8),所述固定板二(9)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二(10),所述固定板三(11)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三(12),所述固定板三(11)顶壁中部设置有接口(13),所述接口(13)顶端连接有送料管(14),所述主体(1)内腔、底板(26)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区(17)照射区(19)、吸附区(21)、沉淀区一(23)、沉淀区二(25),所述过滤区(17)右端设置有过滤网(18),所述照射区(19)、吸附区(21)、沉淀区一(23)、沉淀区二(25)通过隔板(27)隔开,所述照射区(19)内设置有四个降解灯(20),四个所述降解灯(20)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一(8)相连接,所述吸附区(21)内设置有四个吸附装置一(22),四个所述吸附装置一(22)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二(10)相连接,所述沉淀区一(23)内设置有四个吸附装置二(24),四个所述吸附装置二(24)顶端与四个安装槽三(1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腔左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入水口(2),所述主体(1)内腔有壁上端贯穿连接有出水口(3),所述主体(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4),所述主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底板(26),所述底板(26)顶壁设置有三个隔板(27),所述主体(1)底端中部设置有升降机(5),所述底板(26)下壁中部与升降机(5)顶端相连接,所述主体(1)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过滤网安装槽(6)、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固定板三(11),所述固定板一(7)、固定板二(9)、固定板三(11)前端均连接有转轴(16),三个所述转轴(16)与主体(1)的内腔前壁顶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一(7)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一(8),所述固定板二(9)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二(10),所述固定板三(11)顶壁四周均贯穿连接有安装槽三(12),所述固定板三(11)顶壁中部设置有接口(13),所述接口(13)顶端连接有送料管(14),所述主体(1)内腔、底板(26)顶壁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区(17)照射区(19)、吸附区(21)、沉淀区一(23)、沉淀区二(25),所述过滤区(17)右端设置有过滤网(18),所述照射区(19)、吸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邹梅红吕峰李胜群董青青杨晨高惠孙健李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捷信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