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200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包括主体组件,包括新风机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新风机本体底部;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一侧,包括进气箱、调节件、连接件、传动件以及导向件,所述进气箱设置于所述新风机本体一侧,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进气箱顶部,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箱内,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进气箱内壁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主体组件的设置,使得新风机本体能够稳定运行,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用于对新风机本体的出风量进行调节,通过新风机的设置实现了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并在新风机的作用下实现了室内的预热及保温。室内的预热及保温。室内的预热及保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特别是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机是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专利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新风机主要分为排风式新风机和送风式新风机两种类型,可以在绝大部分室内环境下安装,安装方便,使用舒适,新风机是家居生活的健康伴侣,
[0003]现有技术的新风系统一般通过控制风扇电机的功率和控制调节阀的开闭程度两者手段相配合,以调节出风量,调节阀处于不同的开闭程度虽然能够改变出风量,但是空气流道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而偏移,不能够位于空气流道的中间,这就导致出风不均匀,影响体验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新风机其出风量一般是固定的,难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新风机的出风量进行调节,在对新风机的出风量进行调节时需要将新风机拆解,并加大新风机的功率,此方式过于繁琐,不利于对新风机的风量进行调节。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新风机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新风机本体底部;
[0008]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一侧,包括进气箱、调节件、连接件、传动件以及导向件,所述进气箱设置于所述新风机本体一侧,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进气箱顶部,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箱内,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进气箱内壁一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新风机本体底部,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固定块、定位轴、活动套、连接座、安装板、限位板、推板以及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定位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活动套套设于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活动套外侧,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新风机本体两侧,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顶部,所述推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底部,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弹簧顶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螺纹杆和螺纹套,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进气箱顶部,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外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进气箱顶部,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杆以及固定柱,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螺纹套一侧,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侧面,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连接杆底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外侧,所述限位块底部与进气箱固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齿条、挡板、连接柱以及齿轮,所述齿条活动连接于所述进气箱内,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进气箱内底壁,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挡板顶部,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连接柱外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轮一侧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位于所述导向件顶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定位板和导向板,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进气箱内壁一侧,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定位板顶部。
[00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主体组件的设置,使得新风机本体能够稳定运行,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用于对新风机本体的出风量进行均匀调节,以此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新风机的风量进行改变,具体是,通过对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首先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在转动时会使螺纹套发生移动,同时螺纹套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固定柱移动,固定柱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连接柱带动挡板转动,以此对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扩大,从而能够实现控制出风量的均匀,具备更好的体验感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立体图;
[0021]图2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图1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2]图3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进气箱主视结构图;
[0023]图4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5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进气箱剖面结构图;
[0025]图6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齿条、齿轮和连接杆连接结构图;
[0026]图7为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的齿条和导向板爆炸图。
[0027]图中:100、主体组件;101、新风机本体;102、支撑件;102a、支撑板;102b、支撑柱;102c、固定块;102d、定位轴;102e、活动套;102f、连接座;102g、安装板;102h、限位板;102i、推板;102j、弹簧;200、调节组件;201、进气箱;202、调节件;202a、螺纹杆;202b、螺纹套;
203、连接件;203a、连接板;203b、连接杆;203c、固定柱;203d、限位块;204、传动件;204a、齿条;204b、挡板;204c、连接柱;204d、齿轮;205、导向件;205a、定位板;205b、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其次,此处所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包括新风机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新风机本体底部;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一侧,包括进气箱、调节件、连接件、传动件以及导向件,所述进气箱设置于所述新风机本体一侧,所述调节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进气箱顶部,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箱内,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进气箱内壁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新风机本体底部,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固定块、定位轴、活动套、连接座、安装板、限位板、推板以及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定位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活动套套设于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活动套外侧,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新风机本体两侧,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顶部,所述推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底部,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弹簧顶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量调节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螺纹杆和螺纹套,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进气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邹梅红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捷信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