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20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设有铰链,铰链卡合在铰链座里,铰链座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组件由螺纹管、横梁、套管和推杆构成,横梁的一端与铰链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螺纹管连接,横梁上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推杆,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和限位块;所述升降组件由螺纹杆、锥头杆和连接块构成,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螺纹杆的上部设有锥头杆,锥头杆和螺纹杆之间设有连接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应用在建筑施工现场,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升降机,俗称施工电梯,升降机是通过在上下通道上的垂直移动来运载人或货物升降的提升即机械设备或装置,升降机是由平台以及操纵它们用的设备、马达、电缆和其他辅助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而升降机的固定装置则是在升降机工作时,将升降机支撑在地面上放置升降机升高时摇晃倾倒的脚撑,在现有设备中,在现有设备中通常采用铰链固定的方式将固定装置收纳在升降机底部的两侧,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将固定装置摇出来进行支撑,所以在固定时存在摇摆晃动的风险,且升降机受到碰撞时很容易连带固定装置通过铰链产生晃动移位,当升降机升到高处时,升降机底部轻微的晃动都会造成顶部的明显摇晃,这样位于升降机上的人或货物就会发生掉落的危险,人和货物一旦发生坠落,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现有升降机的固定装置就使得施工现场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能够克服现有固定装置固定工作时产生摇摆晃动的缺点,使得升降机上升之后最大限度地保持升降机的稳固,进而使升降机上方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支撑组件、铰链座、铰链和固定块,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支撑组件的另一侧设有铰链,铰链卡合在铰链座里,铰链座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组件由螺纹管、横梁、套管和推杆构成,横梁的一端与铰链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螺纹管连接,横梁上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推杆,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和限位块;所述升降组件由螺纹杆、锥头杆和连接块构成,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螺纹杆的上部设有锥头杆,锥头杆和螺纹杆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螺纹杆上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螺纹杆的顶部设有锥头杆,螺纹杆和锥头杆均为圆柱型结构,锥头杆的底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为圆台型结构且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连接块的顶部面与锥头杆的底部面相连接,连接块的底部面与螺纹杆的顶部面相连接,锥头杆、连接块和螺纹杆为一体结构,锥头杆的上部固设有把手,把手和锥头杆的外侧壁呈垂直结构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有脚撑,脚撑为圆盘状结构且脚撑的顶部面与螺纹杆的底部面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螺纹管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螺纹管的内壁上设有螺纹,螺纹杆通过其外壁上的螺纹卡合在螺纹管的内部。所述铰链座为U型槽结构,铰链座的U型开口朝向螺纹杆的方向,铰链座内设有铰链,铰链卡合在铰链座上的U型口处。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铰链座的顶部面上,固定块为圆盘型结构,固定块的底部面与铰链座的顶部面相连接,固定块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为锯齿状,卡槽集中分布在固定块面向螺纹杆的侧壁上。所述横梁设置在螺纹管和铰链之间,横梁为长条型结构,横梁的一端与螺纹管的外侧壁呈垂直结构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铰链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上部设有推杆,推杆为长方型结构,推杆设置在横梁的顶部面上,推杆与横梁呈平行结构设置,推杆的长度略小于横梁的长度。所述滑块设置在推杆上靠近螺纹杆的一端,滑块与推杆呈固定连接结构,滑块的顶部面呈斜坡型,滑块的一个端面与推杆连接,滑块的另一端面与螺纹杆的外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推杆上与滑块相对称的另一端,限位块的一个端面与推杆固定连接,限位块的另一端面为棱锥型结构,限位块的棱锥与固定块上的卡槽型状相吻合,限位块的外部设有套管,套管为中空的长方型结构,套管的长度略小于推杆的长度,套管活动套设在推杆的外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把手旋转锥头杆,锥头杆的旋转带动螺纹杆在螺纹管内一边旋转一边向下移动,当锥头杆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时,锥头杆下部设置的连接块与推杆上的滑块相接触,此时随着锥头杆继续向下移动,连接块的侧壁与滑块顶部的坡面相切,连接块压迫滑块致使滑块推动推杆向限位块的方向移动,此时推杆在套管的内部进行平移,致使限位块插入到固定块上的卡槽内,当推力达到极限时,限位块顶住卡槽不能再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以对升降机的的固定装置进行摆动限制,进而有效降低了升降机在上部的摆动,使得升降机在上升时能有更加稳定的基础保证。2、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本技术实用性强,操作起来比较简单,锥头杆和连接块为固定连接结构,滑块、推杆和限位块为固定连接结构,所以只需旋转把手即可带动锥头杆、连接块和螺纹杆同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滑块和推杆的移动,最终使得限位块卡在卡槽内部,达到了限制固定装置摆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升降组件;11、锥头杆;12、连接块;13、螺纹杆;2、支撑组件;21、螺纹管;22、横梁;23、推杆;24、套管;3、把手;4、脚撑;5、滑块;6、限位块;7、固定块;8、卡槽;9、铰链座;10、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3,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铰链座9、铰链10和固定块7,所述支撑组件2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的另一侧设有铰链10,铰链10卡合在铰链座9里,铰链座9上设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设有卡槽8;所述支撑组件2由螺纹管21、横梁22、套管24和推杆23构成,横梁22的一端与铰链10连接,横梁22的另一端与螺纹管21连接,横梁22上设有套管24,套管24内设有推杆23,推杆23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5和限位块6;所述升降组件1由螺纹杆13、锥头杆11和连接块12构成,螺纹杆13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21,螺纹杆13的上部设有锥头杆11,锥头杆11和螺纹杆13之间设有连接块12。所述螺纹杆13上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螺纹杆13的顶部设有锥头杆11,螺纹杆13和锥头杆11均为圆柱型结构,锥头杆11的底部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为圆台型结构且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连接块12的顶部面与锥头杆11的底部面相连接,连接块12的底部面与螺纹杆13的顶部面相连接,锥头杆11、连接块12和螺纹杆13为一体结构,锥头杆11的上部固设有把手3,把手3和锥头杆11的外侧壁呈垂直结构连接。所述螺纹杆13的底部设有脚撑4,脚撑4为圆盘状结构且脚撑4的顶部面与螺纹杆13的底部面为固定连接结构。所述螺纹管21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螺纹管21的内壁上设有螺纹,螺纹杆13通过其外壁上的螺纹卡合在螺纹管21的内部。所述铰链座9为U型槽结构,铰链座9的U型开口朝向螺纹杆13的方向,铰链座9内设有铰链10,铰链10卡合在铰链座9上的U型口处。所述固定块7设置在铰链座9的顶部面上,固定块7为圆盘型结构,固定块7的底部面与铰链座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铰链座(9)、铰链(10)和固定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的另一侧设有铰链(10),铰链(10)卡合在铰链座(9)里,铰链座(9)上设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设有卡槽(8);所述支撑组件(2)由螺纹管(21)、横梁(22)、套管(24)和推杆(23)构成,横梁(22)的一端与铰链(10)连接,横梁(22)的另一端与螺纹管(21)连接,横梁(22)上设有套管(24),套管(24)内设有推杆(23),推杆(23)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5)和限位块(6);所述升降组件(1)由螺纹杆(13)、锥头杆(11)和连接块(12)构成,螺纹杆(13)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21),螺纹杆(13)的上部设有锥头杆(11),锥头杆(11)和螺纹杆(13)之间设有连接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铰链座(9)、铰链(10)和固定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1),支撑组件(2)的另一侧设有铰链(10),铰链(10)卡合在铰链座(9)里,铰链座(9)上设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设有卡槽(8);所述支撑组件(2)由螺纹管(21)、横梁(22)、套管(24)和推杆(23)构成,横梁(22)的一端与铰链(10)连接,横梁(22)的另一端与螺纹管(21)连接,横梁(22)上设有套管(24),套管(24)内设有推杆(23),推杆(23)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5)和限位块(6);所述升降组件(1)由螺纹杆(13)、锥头杆(11)和连接块(12)构成,螺纹杆(13)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21),螺纹杆(13)的上部设有锥头杆(11),锥头杆(11)和螺纹杆(13)之间设有连接块(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上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螺纹杆(13)的顶部设有锥头杆(11),螺纹杆(13)和锥头杆(11)均为圆柱型结构,锥头杆(11)的底部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为圆台型结构且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连接块(12)的顶部面与锥头杆(11)的底部面相连接,连接块(12)的底部面与螺纹杆(13)的顶部面相连接,锥头杆(11)、连接块(12)和螺纹杆(13)为一体结构,锥头杆(11)的上部固设有把手(3),把手(3)和锥头杆(11)的外侧壁呈垂直结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的底部设有脚撑(4),脚撑(4)为圆盘状结构且脚撑(4)的顶部面与螺纹杆(13)的底部面为固定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21)为中空的圆柱型结构,螺纹管(21)的内壁上设有螺纹,螺纹杆(13)通过其外壁上的螺纹卡合在螺纹管(21)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青刘东岗陈苏闽冯浩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