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08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侧等距离设置有三个传送轴,所述传送轴上设置有传送带,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轴一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传送轴一端下侧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电机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安装在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二斜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对应的操作台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安装在旋转杆上,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旋转片,所述旋转杆外套设有传送筒,所述传送筒上端通过支撑杆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在金属铸造中需要先把金属进行熔炼,熔炼需要用到熔炼炉,一般人们都用传送带往熔炼炉里上料,但是一些较高的熔炼炉如果用传送带上料,就需要较大的传送带,工作成本也随之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一端等距离设置有三个传送轴,所述传送轴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可以保护传送原料不会从两侧掉落,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轴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端等距离设置有三个传送轴(2),所述传送轴(2)上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两侧设置有防护板(4),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轴(2)一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传送轴(2)下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轴前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皮带轮(5)与第二皮带轮(6)通过第一皮带(7)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6)安装在电机(8)输出轴上,所述电机(8)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9),所述第一斜齿轮(9)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0),所述第二斜齿轮(10)内设置有传动杆(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金属件铸造原料上料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一端等距离设置有三个传送轴(2),所述传送轴(2)上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两侧设置有防护板(4),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轴(2)一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传送轴(2)下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轴前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皮带轮(5)与第二皮带轮(6)通过第一皮带(7)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6)安装在电机(8)输出轴上,所述电机(8)输出轴中部设置有第一斜齿轮(9),所述第一斜齿轮(9)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0),所述第二斜齿轮(10)内设置有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远离第二斜齿轮(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皮带轮(12),所述第三皮带轮(12)一侧靠近操作台(1)中部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皮带轮(13),所述第三皮带轮(12)与第四皮带轮(13)通过第二皮带(14)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泽善于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贸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