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07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互连,包括单元塑胶介质体、第一信号针、第二信号针、接地屏蔽壳及塑胶座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接地屏蔽壳,并在接地屏蔽壳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置了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在接地屏蔽壳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将单元塑胶介质体、第一信号针、第二信号针设于接地屏蔽壳内构成屏蔽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采用盒状的塑胶座体将数个屏蔽单元按行排列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的屏蔽单元座内,且接地屏蔽壳上的凸点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触及,构成接地屏蔽壳的互连,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包围的屏蔽层,以达到提升高速性能指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传输的接地屏蔽
,传输速率在16Gbps至32Gbps,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高速电连接器用于支持信号高速传输及高性能的运用。随着高速连接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串扰、插损及回损的高速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配合这些需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CN103378494A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引线框架组件和接地板,为了实现将差分对间隔包围的屏蔽地互相连接,采用将对接界面中地针通过另外制作两个凸凹相间的金属接地屏蔽板,金属接地屏蔽板的凸起部分与地针相互接触以达到互连屏蔽的效果,具体手法是金属接地板开孔与塑胶主体上对应突出块热熔固定,两侧金属接地板的凸起部分同时与地针碰触以达成设计目的,以期实现信号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是,采用金属接地屏蔽板的凸起部分与地针相互接触的结构存在抗振动能力弱,接触可靠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互连,本专利技术采用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接地屏蔽壳,并在接地屏蔽壳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置了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在接地屏蔽壳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将单元塑胶介质体、第一信号针、第二信号针设于接地屏蔽壳内构成屏蔽单元;再将屏蔽单元经接地屏蔽壳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的屏蔽单元座内,且接地屏蔽壳上的凸点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触及。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屏蔽单元由接地屏蔽壳将第一信号针及第二信号针形成的差分对实现了全包围,且屏蔽单元上的接地针与接地屏蔽壳为一体成型,避免了接地针与接地屏蔽壳之间接触可靠性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还采用盒状的塑胶座体将数个屏蔽单元按行排列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的屏蔽单元座内,且接地屏蔽壳上的凸点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触及,构成接地屏蔽壳的互连,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包围的屏蔽层,以达到提升高速性能指标的目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其特点包括单元塑胶介质体、第一信号针、第二信号针、接地屏蔽壳及塑胶座体;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第一信号针、第二信号针及接地屏蔽壳构成屏蔽单元;所述接地屏蔽壳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在筒状体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有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筒状体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上设有一对差分信号针插孔,单元塑胶介质体设于接地屏蔽壳内,第一信号针及第二信号针分别设于差分信号针插孔内;所述塑胶座体为盒状件,其上按行排列设有数个屏蔽单元座,屏蔽单元为数件,屏蔽单元经接地屏蔽壳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的屏蔽单元座内,且接地屏蔽壳上的凸点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触及。本专利技术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互连,本专利技术采用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接地屏蔽壳,并在接地屏蔽壳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置了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在接地屏蔽壳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将单元塑胶介质体、第一信号针、第二信号针设于接地屏蔽壳内构成屏蔽单元;再将屏蔽单元经接地屏蔽壳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的屏蔽单元座内,且接地屏蔽壳上的凸点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触及。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屏蔽单元由接地屏蔽壳将第一信号针及第二信号针形成的差分对实现了全包围,且屏蔽单元上的接地针与接地屏蔽壳为一体成型,避免了接地针与接地屏蔽壳之间接触可靠性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还采用盒状的塑胶座体将数个屏蔽单元按行排列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的屏蔽单元座内,且接地屏蔽壳上的凸点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触及,构成接地屏蔽壳的互连,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包围的屏蔽层,以达到提升高速性能指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突破了现有技术的使用单排或双排金属片进行信号屏蔽的手法,采用与接地针一体式的接地屏蔽壳,接地屏蔽壳将第一信号针及第二信号针形成的差分对实现了全包围的方案,保证了屏蔽的有效性及接地的可靠性,避免了屏蔽单元之间额外增加金属的接地结构;采用塑胶座体按排列组合收容屏蔽单元的设计,节省了空间要求,提高了屏蔽的稳定性及高速信号的传输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屏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根接地针的接地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两根接地针的接地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根接地针的接地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与引脚分配器匹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单元塑胶介质体1、第一信号针2、第二信号针3、接地屏蔽壳4及塑胶座体5。参阅图1、图2,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1、第一信号针2、第二信号针3及接地屏蔽壳4构成屏蔽单元。参阅图3、图4、图5,所述接地屏蔽壳4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在筒状体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有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41,筒状体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42。参阅图1、图2,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1上设有一对差分信号针插孔11,单元塑胶介质体1设于接地屏蔽壳4内,第一信号针2及第二信号针3分别设于差分信号针插孔11内。参阅图1、图2,所述塑胶座体5为盒状件,其上按行排列设有数个屏蔽单元座51,屏蔽单元为数件,屏蔽单元经接地屏蔽壳4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5的屏蔽单元座51内,且接地屏蔽壳4上的凸点42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4触及。实施例参阅图1、图5,为了与目前使用的pinassignment引脚分配器匹配,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别设有一根、两根及三根接地针41的接地屏蔽壳4,将设有一对差分信号针插孔11的单元塑胶介质体1设于接地屏蔽壳4内,将第一信号针2及第二信号针3分别设于差分信号针插孔11内,构成拥有不同数量接地针41的屏蔽单元,将不同数量接地针41的屏蔽单元与引脚分配器对应配置,并将数个屏蔽单元按行排列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5的屏蔽单元座51内,且每个接地屏蔽壳4上的凸点42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4触及,构成接地屏蔽壳4的互连,形成一个完整包围的屏蔽层,通过与引脚分配器的对接,实现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与互连。由于本专利技术应用在高速传输领域,其传输速率在16G~32G,采用接地屏蔽壳4将第一信号针2及第二信号针3形成的差分对实施全包围的技术方案,能保证高速传输的可靠性及强大的抵御串扰的能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元塑胶介质体(1)、第一信号针(2)、第二信号针(3)、接地屏蔽壳(4)及塑胶座体(5);/n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1)、第一信号针(2)、第二信号针(3)及接地屏蔽壳(4)构成屏蔽单元;/n所述接地屏蔽壳(4)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在筒状体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有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41),筒状体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42);/n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1)上设有一对差分信号针插孔(11),单元塑胶介质体(1)设于接地屏蔽壳(4)内,第一信号针(2)及第二信号针(3)分别设于差分信号针插孔(11)内;/n所述塑胶座体(5)为盒状件,其上按行排列设有数个屏蔽单元座(51),屏蔽单元为数件,屏蔽单元经接地屏蔽壳(4)依次镶嵌在塑胶座体(5)的屏蔽单元座(51)内,且接地屏蔽壳(4)上的凸点(42)与相邻的接地屏蔽壳(4)触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元塑胶介质体(1)、第一信号针(2)、第二信号针(3)、接地屏蔽壳(4)及塑胶座体(5);
所述单元塑胶介质体(1)、第一信号针(2)、第二信号针(3)及接地屏蔽壳(4)构成屏蔽单元;
所述接地屏蔽壳(4)由金属片围合而成封闭的矩形或多边形的筒状体,在筒状体的壁上沿轴向延伸设有一根、两根或三根接地针(41),筒状体一侧面的外壁上设有凸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