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57605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和锂电池,其中,锂电池电芯包括相互隔离且呈预设图形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且锂电池电芯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而成,其中,正极片的第一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正极耳,负极片的第二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负极耳;卷绕后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错位排布,降低了锂电池电芯的内阻值,增强了锂电池电芯的过流能力,进而可以接收外部充电设备输出的大电流(充电电流),以实现对锂电池电芯的快速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产和使用的需求,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移动终端诸如手机等中应用的主流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中,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500~700Wh/L,充电倍率约在0.5~3C,但是这逐渐不能满足用户对整个手机的续航需求。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最大的电池也是移动终端实现大容量的途径之一,因此,异形电池的普及应用已经引起锂电池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叠片工艺可以生产异形电池,例如冲切形成多个相同形状的正极片,以及多个相同形状的负极片,叠片时隔膜呈Z字形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位于隔膜两侧进行折叠,叠片法虽然能满足电池异形的要求,但也存在诸多缺点:产生边料多性能低,生产效率低,生成的异形电池的内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芯、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和锂电池,可以降低锂电池电芯的内阻值,增强锂电池电芯的过流能力。一种锂电池电芯,包括相互隔离且呈预设图形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且所述锂电池电芯由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而成,其中,所述正极片的第一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的第二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负极耳;卷绕后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其中,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错位排布。一种锂电池,包括如上述的锂电池电芯。上述锂电池电芯可通过对具有预设图形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卷绕而成,使得锂电池电芯的形态具有多样化,提升了锂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制备效率高。由于卷绕后的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降低了锂电池电芯的内阻值,增强了锂电池电芯的过流能力,进而可以接收外部充电设备输出的大电流(充电电流),以实现对锂电池电芯的快速充电。一种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包括:制备相互隔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按照预设图形对相互隔离的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裁切;在所述正极片的第一预设区域焊接多个正极耳,并在所述负极片的第二预设区域焊接多个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错位排布;根据所述预设图形对相互隔离堆叠的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卷绕,且卷绕后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一种锂电池,根据如上述的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制备而成。上述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可先将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堆叠,在按照预设图形对相互隔离堆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裁切,可以提升裁切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正、负极片裁切过程中毛刺生成概率,从而降低了电芯内部短路的风险。通过卷绕的方式制备而成的锂电池电芯相对于叠片电池,其能量密度要高于低于叠片工艺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锂电池电芯的形态具有多样化,提升了锂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由于卷绕后的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降低了锂电池电芯的内阻值,增强了锂电池电芯的过流能力,进而可以接收外部充电设备输出的大电流(充电电流),以实现对锂电池电芯的快速充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堆叠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锂电池电芯的卷绕前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锂电池电芯卷绕后的示意图之一;图4为一实施例的电芯单元的堆叠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的多个电芯单元的堆叠示意图;图6为图2中的锂电池电芯卷绕后的示意图之二;图7为图2中的锂电池电芯卷绕后的示意图之三;图8为另一实施例的锂电池电芯的卷绕前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9为图8中锂电池电芯的卷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又一实施例的锂电池电芯的卷绕前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锂电池电芯的卷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锂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13为一实施例的按照预设图形对相互隔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裁切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设区域称为第二预设区域,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预设区域称为第一预设区域。第一预设区域和第二预设区域两者都是预设区域,但其不是同一预设区域。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锂电池电芯包括相互隔离堆叠且呈预设图形的正极片110和负极片120,且锂电池电芯由正极片110和负极片120卷绕而成。其中,正极片110由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搅拌均匀后涂覆在正极金属层(例如,铝箔)上,烘干后经辊压机辊压后形成的正极片110。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可包括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负极片120由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涂覆在负极金属层(例如,铜箔)上,烘干后经辊压机辊压后形成的负极片120。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可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石墨烯、钛酸锂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正极片110、负极片120的组成成分和形成工艺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正极片110和负极片120相互隔离堆叠设置,可通过裁切工艺同时将隔离堆叠设置的正极片110和负极片120裁切成具有预设图形的正极片110和负极片120,如图2所示。其中,裁切后的正极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隔离且呈预设图形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且所述锂电池电芯由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而成,其中,所述正极片的第一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的第二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负极耳;/n卷绕后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其中,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错位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隔离且呈预设图形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且所述锂电池电芯由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而成,其中,所述正极片的第一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的第二预设区域设置有多个负极耳;
卷绕后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至少一负极端,且堆叠的多个正极耳并联设置,堆叠的多个负极耳并联设置,其中,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错位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其中,所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构成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卷绕部和异形部,对所述卷绕部的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卷绕以在所述异形部形成所述锂电池电芯;其中,所述预设图形的形状与所述电芯单元的形状相同,所述异形部的形状与所述锂电池电芯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和所述第二预设区域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或第二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卷绕后的多个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正极端,多个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负极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卷绕后的部分所述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卷绕后的部分所述正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卷绕后的部分所述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卷绕后的多个所述负极耳堆叠构成所述锂电池电芯的第二负极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部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绕部的卷绕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