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96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可包括: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嵌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各自具有一个表面暴露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且彼此间隔开;以及连接部,使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缠绕线圈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3035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线圈组件通常可分为层叠型线圈组件、缠绕型线圈组件和薄膜型线圈组件。在缠绕型线圈组件中,可缠绕金属线以形成缠绕型线圈,并且缠绕型线圈可用作组件中的线圈。由于缠绕型线圈可通过单独的工艺形成,因此与传统的层叠型线圈组件和传统的薄膜型线圈组件相比,可能发生与线圈组件的其他组成部分的结合力相对弱。结果,在形成线圈组件的主体时,缠绕型线圈可能流动并引起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使缠绕线圈和引线框架之间的结合力改善的线圈组件。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相对增大使所述缠绕线圈和所述引线框架连接的连接部的面积来减小接触电阻(Rdc)的线圈组件。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n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n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n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嵌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各自具有一个表面暴露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以及/n连接部,使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缠绕线圈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8 KR 10-2019-0030355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
缠绕线圈,嵌在所述主体中;
第一引线框架和第二引线框架,嵌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各自具有一个表面暴露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彼此间隔开;以及
连接部,使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缠绕线圈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介于所述缠绕线圈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区域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另一表面的区域的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区域中的晶粒尺寸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另一表面的区域中的晶粒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围区域的晶粒尺寸小于所述连接部的中间部分的晶粒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上部和下部中的每者包括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缠绕线圈、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以及所述连接部均包括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主欢崔泰畯姜炳守申旴澈文炳喆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