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小华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用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75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机动车和船,所述船包括船体、甲板、推进装置、伸缩板、中空箱体及万向轮;推进装置包括装设于船体底部后端的螺旋桨,设于船体底部且位于螺旋桨前侧的滚轴及连接滚轴与螺旋桨的动力传动机构,甲板开设有与滚轴上下对应的通孔,机动车的驱动轮伸入通孔内并驱动滚轴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旋转;船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可伸出安装槽的伸缩板,当需要机动车驶出或驶入船体时,所述伸缩板从安装槽内伸出并带动船体向前下压至伸缩板前端触地,所述机动车通过伸缩板驶入或驶出船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陆两用船,以使船既可以在地面上行驶,又可以在水面上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用船
本技术涉及行驶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机动车和船都是独立使用的,当机动车需要通过河流、湖泊时,需要驶入轮渡,当轮渡上停放多辆机动车时,才会驶向对岸,这样相对耗时,另外船也不能在地面上行走,使得船使用环境有限,而且维修时也只能在水体附近进行。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陆两用船,以使船既可以在地面上行驶,又可以在水面上行驶。具体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机动车和船,所述船包括船体、水平装设于船体上部的甲板以及装设于船体底部的转向装置;所述船还包括推进装置、伸缩板、两个中空箱体及至少两个万向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装设于船体底部后端的螺旋桨,可转动设于船体底部且位于螺旋桨前侧的滚轴以及连接滚轴与螺旋桨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甲板开设有与滚轴上下对应的通孔,所述机动车的前驱动轮或后驱动轮可伸入通孔内并驱动滚轴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旋转;两个中空箱体对应以船左、右侧的上边沿为中心轴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与船体连接,当机动车驱动船行驶时,所述中空箱体锁定在船体的两侧,当机动车拉动船行走时,所述中空箱体锁定在甲板的两端;所述船体的前侧面沿船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可伸出安装槽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开设有与通孔上下正对的避让孔;当需要机动车驶出或驶入船体时,所述伸缩板从安装槽内伸出并带动船体向前下压至伸缩板前端触地,所述机动车通过伸缩板驶入或驶出船体;所述万向轮装设于船体底部的两侧,该万向轮用于配合机动车拖动船行驶。本技术提供的水陆两用船,当需要在水体上行驶时,中空箱体锁定在船体的两侧,启动机动车,机动车的驱动轮驱动滚轴转动,滚轴转动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旋转带动船体前进或后退;当需要在陆面上行驶时,将伸缩板从安装槽内伸出,机动车顺着伸缩板从船体上驶出,之后机动车拖动船体在陆面上行走。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自动移车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机动车为前驱车或后驱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用于锁定机动车非驱动轮的车轮定位件,所述车轮定位件为两个且对应机动车非驱动轮固定在甲板后端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车轮定位件为开口朝向船前端的U型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中空箱体与船体通过至少两个合页连接,所述中空箱体前侧壁和/或后侧壁装设有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所述甲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插销配合将中空箱体锁定在甲板上的第一销孔,所述船体上开设有与第二插销配合将中空箱体锁定在船体侧壁的第二销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中空箱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系有用于拉动中空箱体旋转的绳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用于锁定滚轴的卡钳,所述卡钳包括杆体和固设于杆体一端且用于锁定滚轴的U型卡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杆体的轴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船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杆体利用穿过滑槽且卡入定位孔的调节螺栓固定在船体上,通过调节卡钳的上下位置对滚轴锁定或解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万向轮为四个,且分别装设于船体底部前后端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螺旋桨为沿船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三个。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船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船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船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船中推进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船中的滚轴与卡钳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动车;11、驱动轮;12、非驱动轮;2、船;21、船体;211、第二销孔;212、定位孔;22、甲板;221、通孔;222、第一销孔;23、伸缩板;231、避让孔;24、中空箱体;241、合页;242、第一插销;243、第二插销;244、连接环;245、绳索;25、万向轮;261、螺旋桨;262、滚轴;263、前齿轮;264、后齿轮;265、转轴;266、链条;267、第一锥齿轮;268、第二锥齿轮;27、车轮定位件;28、卡钳;281、杆体;281a、滑槽;282、U型卡箍;283、调节螺栓;284、摩擦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阅附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船,其包括机动车1和船2,其中,船2包括船体21、水平装设于船体21上部的甲板22以及装设于船体21底部的转向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装置采用技术中常见的遥控电机驱动转向片实现转向的结构体,在此不作赘述;如图2和图3所示,船2还包括推进装置、伸缩板23、两个中空箱体24及至少两个万向轮25;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装设于船体21底部后端的螺旋桨261,可转动设于船体21底部且位于螺旋桨261前侧的滚轴262以及连接滚轴262与螺旋桨261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甲板22开设有与滚轴262上下对应的通孔221,所述机动车1的前驱动轮或后驱动轮可伸入通孔221内并驱动滚轴262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261旋转,以实现船2在水体上行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轴262为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其中位于后侧的滚轴262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与螺旋桨261传动连接,这样可减少驱动轮11驱动滚轴262转动时对驱动轮11的磨损,以延长驱动轮11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所述机动车1为前驱车或后驱车,当机动车1为前驱车时,滚轴262和通孔221靠近甲板22的前端设置,当机动车1为后驱车时,滚轴262和通孔221靠近甲板22的后端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动车1为前驱车。如图4所示,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前齿轮263、后齿轮264、转轴265、链条266、第一锥齿轮267和第二锥齿轮268,所述前齿轮263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套设于滚轴262上,所述转轴265可转动连接在船体21内,所述后齿轮264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套设于转轴265上,所述前齿轮263和后齿轮264通过两条链条26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67为三个,且均匀设置在转轴265上,所述螺旋桨261为沿船2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三个,每个螺旋桨261的输入端均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68,每个第二锥齿轮268均与一第一锥齿轮267啮合,在传动过程中,滚轴262转动带动前齿轮263同步转动,前齿轮263转动通过链条266带动后齿轮264转动,后齿轮264转动带动转轴265和第一锥齿轮2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机动车(1)和船(2),所述船(2)包括船体(21)、水平装设于船体(21)上部的甲板(22)以及装设于船体(21)底部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船(2)还包括推进装置、伸缩板(23)、两个中空箱体(24)及至少两个万向轮(25);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装设于船体(21)底部后端的螺旋桨(261),可转动设于船体(21)底部且位于螺旋桨(261)前侧的滚轴(262)以及连接滚轴(262)与螺旋桨(261)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甲板(22)开设有与滚轴(262)上下对应的通孔(221),所述机动车(1)的前驱动轮或后驱动轮可伸入通孔(221)内并驱动滚轴(262)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261)旋转;/n两个中空箱体(24)对应以船(2)左、右侧的上边沿为中心轴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与船体(21)连接,当机动车(1)驱动船(2)行驶时,所述中空箱体(24)锁定在船体(21)的两侧,当机动车(1)拉动船(2)行走时,所述中空箱体(24)锁定在甲板(22)的两端;/n所述船体(21)的前侧面沿船(2)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可伸出安装槽的伸缩板(23),所述伸缩板(23)开设有与通孔(221)上下正对的避让孔(231);当需要机动车(1)驶出或驶入船体(21)时,所述伸缩板(23)从安装槽内伸出并带动船体(21)向前下压至伸缩板(23)前端触地,所述机动车(1)通过伸缩板(23)驶入或驶出船体(21);/n所述万向轮(25)装设于船体(21)底部的两侧,该万向轮(25)用于配合机动车(1)拖动船(2)行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船,包括机动车(1)和船(2),所述船(2)包括船体(21)、水平装设于船体(21)上部的甲板(22)以及装设于船体(21)底部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2)还包括推进装置、伸缩板(23)、两个中空箱体(24)及至少两个万向轮(25);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装设于船体(21)底部后端的螺旋桨(261),可转动设于船体(21)底部且位于螺旋桨(261)前侧的滚轴(262)以及连接滚轴(262)与螺旋桨(261)的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甲板(22)开设有与滚轴(262)上下对应的通孔(221),所述机动车(1)的前驱动轮或后驱动轮可伸入通孔(221)内并驱动滚轴(262)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桨(261)旋转;
两个中空箱体(24)对应以船(2)左、右侧的上边沿为中心轴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与船体(21)连接,当机动车(1)驱动船(2)行驶时,所述中空箱体(24)锁定在船体(21)的两侧,当机动车(1)拉动船(2)行走时,所述中空箱体(24)锁定在甲板(22)的两端;
所述船体(21)的前侧面沿船(2)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可伸出安装槽的伸缩板(23),所述伸缩板(23)开设有与通孔(221)上下正对的避让孔(231);当需要机动车(1)驶出或驶入船体(21)时,所述伸缩板(23)从安装槽内伸出并带动船体(21)向前下压至伸缩板(23)前端触地,所述机动车(1)通过伸缩板(23)驶入或驶出船体(21);
所述万向轮(25)装设于船体(21)底部的两侧,该万向轮(25)用于配合机动车(1)拖动船(2)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1)为前驱车或后驱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定机动车(1)非驱动轮(12)的车轮定位件(27),所述车轮定位件(27)为两个且对应机动车(1)非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贺小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