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68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所述面料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抗菌层、弹力层、抗紫外线层和耐磨层,所述透气层位于面料的底部,所述抗菌层位于透气层的底部,所述弹力层位于抗菌层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力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提高面料的弹性效果,从而增强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解决了传统冰爽型针织面料弹性效果差的问题,通过抗菌层的配合,防止细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抗紫外线层的配合,防止紫外线对人体造成损伤,通过耐磨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面料的耐磨效果,减缓了面料的磨损速度,从而增加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经编用多根纱线同时沿布面的纵向(经向)顺序成圈,纬编用一根或多根纱线沿布面的横向(纬线)顺序成圈,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传统冰爽型针织面料的弹性效果很差,导致使用者在穿着其制作而成的服装时会很容易使服装出现崩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具备弹性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冰爽型针织面料弹性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所述面料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抗菌层、弹力层、抗紫外线层和耐磨层,所述透气层位于面料的底部,所述抗菌层位于透气层的底部,所述弹力层位于抗菌层的底部,所述抗紫外线层位于弹力层的底部,所述耐磨层位于抗紫外线层的底部。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中所述透气层包括聚乙烯层和里子布层,所述聚乙烯层位于面料的底部,所述里子布层位于聚乙烯层的底部,通过聚乙烯层和里子布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中所述抗菌层包括香草醛层和乙基香草醛层,所述香草醛层位于里子布层的底部,所述乙基香草醛层位于香草醛层的底部,通过香草醛层和乙基香草醛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抗菌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中所述弹力层包括硅胶层和聚氨酯纤维层,所述硅胶层位于乙基香草醛层的底部,所述聚氨酯纤维层位于硅胶层的底部,通过硅胶层和聚氨酯纤维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弹性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中所述抗紫外线层包括涤纶层和尼龙层,所述涤纶层位于聚氨酯纤维层的底部,所述尼龙层位于涤纶层的底部,通过涤纶层和尼龙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抗紫外线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中所述耐磨层包括玻璃纤维层和碳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位于尼龙层的底部,所述碳纤维层位于玻璃纤维层的底部,通过玻璃纤维层和碳纤维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耐磨效果,减缓了外界对面料的磨损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弹力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提高面料的弹性效果,从而增强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解决了传统冰爽型针织面料弹性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透气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强面料的透气效果,同时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抗菌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面料的抗菌效果,防止细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抗紫外线层的配合,防止紫外线对人体造成损伤,通过耐磨层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面料的耐磨效果,减缓了面料的磨损速度,从而增加了面料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聚乙烯层和里子布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效果,通过香草醛层和乙基香草醛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抗菌效果,通过硅胶层和聚氨酯纤维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弹性效果,通过涤纶层和尼龙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抗紫外线效果,通过玻璃纤维层和碳纤维层的配合,增加了面料的耐磨效果,减缓了外界对面料的磨损速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透气层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抗菌层结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弹力层结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抗紫外线层结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耐磨层结构局部剖视图。图中:1、面料;2、透气层;21、聚乙烯层;22、里子布层;3、抗菌层;31、香草醛层;32、乙基香草醛层;4、弹力层;41、硅胶层;42、聚氨酯纤维层;5、抗紫外线层;51、涤纶层;52、尼龙层;6、耐磨层;61、玻璃纤维层;62、碳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6,本技术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包括面料1,面料1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2、抗菌层3、弹力层4、抗紫外线层5和耐磨层6,透气层2位于面料1的底部,抗菌层3位于透气层2的底部,弹力层4位于抗菌层3的底部,抗紫外线层5位于弹力层4的底部,耐磨层6位于抗紫外线层5的底部;透气层2包括聚乙烯层21和里子布层22,聚乙烯层21位于面料1的底部,里子布层22位于聚乙烯层21的底部,通过聚乙烯层21和里子布层22的配合,增加了面料1的透气效果;抗菌层3包括香草醛层31和乙基香草醛层32,香草醛层31位于里子布层22的底部,乙基香草醛层32位于香草醛层31的底部,通过香草醛层31和乙基香草醛层32的配合,增加了面料1的抗菌效果;弹力层4包括硅胶层41和聚氨酯纤维层42,硅胶层41位于乙基香草醛层32的底部,聚氨酯纤维层42位于硅胶层41的底部,通过硅胶层41和聚氨酯纤维层42的配合,增加了面料1的弹性效果;抗紫外线层5包括涤纶层51和尼龙层52,涤纶层51位于聚氨酯纤维层42的底部,尼龙层52位于涤纶层51的底部,通过涤纶层51和尼龙层52的配合,增加了面料1的抗紫外线效果;耐磨层6包括玻璃纤维层61和碳纤维层62,玻璃纤维层61位于尼龙层52的底部,碳纤维层62位于玻璃纤维层61的底部,通过玻璃纤维层61和碳纤维层62的配合,增加了面料1的耐磨效果,减缓了外界对面料1的磨损速度。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弹力层4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提高面料1的弹性效果,从而增强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解决了传统冰爽型针织面料弹性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透气层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强面料1的透气效果,同时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抗菌层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面料1的抗菌效果,防止细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抗紫外线层5的配合,防止紫外线对人体造成损伤,通过耐磨层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增加面料1的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包括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1)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2)、抗菌层(3)、弹力层(4)、抗紫外线层(5)和耐磨层(6),所述透气层(2)位于面料(1)的底部,所述抗菌层(3)位于透气层(2)的底部,所述弹力层(4)位于抗菌层(3)的底部,所述抗紫外线层(5)位于弹力层(4)的底部,所述耐磨层(6)位于抗紫外线层(5)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包括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1)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2)、抗菌层(3)、弹力层(4)、抗紫外线层(5)和耐磨层(6),所述透气层(2)位于面料(1)的底部,所述抗菌层(3)位于透气层(2)的底部,所述弹力层(4)位于抗菌层(3)的底部,所述抗紫外线层(5)位于弹力层(4)的底部,所述耐磨层(6)位于抗紫外线层(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2)包括聚乙烯层(21)和里子布层(22),所述聚乙烯层(21)位于面料(1)的底部,所述里子布层(22)位于聚乙烯层(2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爽型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包括香草醛层(31)和乙基香草醛层(32),所述香草醛层(31)位于里子布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伊尚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