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68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芯绒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交叉编织形成蜂窝状六边形,且经纱和纬纱的大小和直径相同,所述面料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面料里层,所述面料里层包括聚酯纤维和导湿纤维,所述面料里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与聚酯纤维的表面粘连,所述面料里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并设置有提花层,所述面料基层的底部设置有面料内底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面料基层、面料里层、提花层和面料内底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吸湿性好,且透气效果理想等优点,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不会造成灯芯绒制成服装后舒适性降低,同时灯芯绒具有良好的保暖亲肤性及柔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
本技术涉及灯芯绒
,具体为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
技术介绍
灯芯绒是割纬起绒、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棉织物,因绒条像一条条灯草芯,所以称为灯芯绒,灯芯绒适宜制作秋冬季外衣、鞋帽面料和幕布、窗帘、沙发面料等装饰用品,采用纬二重组织织制、再经割绒整理,布面呈灯芯状绒条的织物,又称条绒布,灯芯绒原料一般以棉为主,也有和涤纶、腈纶、氨纶等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灯芯绒因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织物,为割纬起绒,由绒组织和地组织两部分组成。目前现有的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有以下缺点:吸湿性差,且透气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会造成灯芯绒制成服装后舒适性降低,同时灯芯绒不具有良好的保暖亲肤性及柔软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具备吸湿性好,且透气效果理想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吸湿性差,且透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面料里层,所述面料里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并设置有提花层,所述面料基层的底部设置有面料内底层。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中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交叉编织形成蜂窝状六边形,且经纱和纬纱的大小和直径相同,通过设置面料基层、经纱和纬纱,有效确保提花灯芯绒具有良好的保暖亲肤性及柔软性,从而达到了吸湿性好,且透气效果理想等优点。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中所述面料里层包括聚酯纤维和导湿纤维,所述面料里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与聚酯纤维的表面粘连,所述聚酯纤维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与导湿纤维的表面粘连,通过设置面料里层,能够迅速导离皮肤表面的汗水和湿气,从而使得汗水和湿气能够挥发的更快,进而可时刻保持皮肤表面干爽舒适,使提花灯芯绒具有吸湿透气的功能,保证了人们穿着的舒适感。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中所述提花层包括灯芯绒条纹和提花区,所述灯芯绒条纹和提花区均分布在提花层的表面,通过设置提花层,使提花灯芯绒外形美观,提花灯芯绒表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中所述提花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并设置有毛绒层,且毛绒层的绒毛宽度为0.8mm。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中所述导湿纤维为四管道异性聚酯纤维,所述导湿纤维与聚酯纤维的厚度相同。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中所述面料内底层包括全棉纤维和弹性纤维,所述面料内底层远离面料基层的一侧与全棉纤维的表面粘连,所述全棉纤维远离面料内底层的一侧与弹性纤维的表面粘连,通过设置面料内底层,具有防撕裂的效果,提花灯芯绒受到拉扯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方向的撕扯力,并在某条纤维丝即将断裂时,能够将撕扯力转移分布到周边的纤维丝上,避免裂口扩大,增加了提花灯芯绒的抗撕裂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面料基层、面料里层、提花层和面料内底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吸湿性好,且透气效果理想等优点,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不会造成灯芯绒制成服装后舒适性降低,同时灯芯绒具有良好的保暖亲肤性及柔软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面料里层,能够迅速导离皮肤表面的汗水和湿气,从而使得汗水和湿气能够挥发的更快,进而可时刻保持皮肤表面干爽舒适,使提花灯芯绒具有吸湿透气的功能,保证了人们穿着的舒适感,通过设置面料内底层,具有防撕裂的效果,提花灯芯绒受到拉扯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方向的撕扯力,并在某条纤维丝即将断裂时,能够将撕扯力转移分布到周边的纤维丝上,避免裂口扩大,增加了提花灯芯绒的抗撕裂效果,通过设置提花层,使提花灯芯绒外形美观,提花灯芯绒表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料里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花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面料内底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基层;2、面料里层;201、聚酯纤维;202、导湿纤维;3、提花层;301、灯芯绒条纹;302、提花区;4、面料内底层;401、棉纤维;402、弹性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面料里层2,面料里层2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并设置有提花层3,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面料内底层4;面料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叉编织形成蜂窝状六边形,且经纱和纬纱的大小和直径相同,通过设置面料基层1、经纱和纬纱,有效确保提花灯芯绒具有良好的保暖亲肤性及柔软性,从而达到了吸湿性好,且透气效果理想等优点;面料里层2包括聚酯纤维201和导湿纤维202,面料里层2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与聚酯纤维201的表面粘连,聚酯纤维201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与导湿纤维202的表面粘连,通过设置面料里层2,能够迅速导离皮肤表面的汗水和湿气,从而使得汗水和湿气能够挥发的更快,进而可时刻保持皮肤表面干爽舒适,使提花灯芯绒具有吸湿透气的功能,保证了人们穿着的舒适感;提花层3包括灯芯绒条纹301和提花区302,灯芯绒条纹301和提花区302均分布在提花层3的表面,通过设置提花层3,使提花灯芯绒外形美观,提花灯芯绒表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提花层3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并设置有毛绒层,且毛绒层的绒毛宽度为0.8mm;导湿纤维202为四管道异性聚酯纤维,导湿纤维202与聚酯纤维201的厚度相同;面料内底层4包括全棉纤维401和弹性纤维402,面料内底层4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与全棉纤维401的表面粘连,全棉纤维401远离面料内底层4的一侧与弹性纤维402的表面粘连,通过设置面料内底层4,具有防撕裂的效果,提花灯芯绒受到拉扯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方向的撕扯力,并在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包括面料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面料里层(2),所述面料里层(2)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并设置有提花层(3),所述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面料内底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包括面料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面料里层(2),所述面料里层(2)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并设置有提花层(3),所述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面料内底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叉编织形成蜂窝状六边形,且经纱和纬纱的大小和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里层(2)包括聚酯纤维(201)和导湿纤维(202),所述面料里层(2)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与聚酯纤维(201)的表面粘连,所述聚酯纤维(201)远离面料基层(1)的一侧与导湿纤维(202)的表面粘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织双面提花灯芯绒,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松海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春业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