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679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包括PVC基层,PVC基层远离灯箱框架一侧的表面上依次设有着色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由防水复合纱经纬编织而成,防水复合纱由维纶纤维和Y型断面纤维相互捻合而成,第二防水层由防水薄膜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维纶纤维具有吸湿性强和耐候性强的优点,Y型断面纤维孔隙率大,这些孔隙提供了湿气导流的毛细孔道,通过设置防水复合纱,以此使得该PVC灯箱布的吸湿性得以增强,提高了PVC灯箱布的耐水性能;通过设置由防水薄膜制成的第二防水层,以此降低了雨水浸湿PVC灯箱布的概率,增强了PVC灯箱布的防水性,从而降低了因灯箱布表面沾水后使得图文广告发生掉色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
本技术涉及灯箱布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
技术介绍
灯箱布又称喷绘布,是一种以PVC为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制作工艺生产的,主要用于户外广告喷绘制作的一种喷绘材料。灯箱布分为外光布、内光布、刀刮布、外光夹心布,灯箱布需要长时间作为户外广告宣传之用,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婚纱影楼、家居装饰、展览馆、博物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等地。灯箱布表面通常含有一些图文广告,而现有的普通灯箱布往往耐水性和防水性能较差,当灯箱布表面沾水后,容易使得图文广告发生掉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该防水型PVC灯箱布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防水性能,降低了因灯箱布表面沾水后使得图文广告发生掉色的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包括PVC基层,所述PVC基层远离灯箱框架一侧的表面上依次设有着色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由防水复合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防水复合纱由维纶纤维和Y型断面纤维相互捻合而成所述第二防水层由防水薄膜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维纶纤维具有吸湿性强和耐候性强的优点,Y型断面纤维孔隙率达40%,这些孔隙提供了湿气导流的毛细孔道,由维纶纤维和Y型断面纤维经纬编织成防水复合纱并设置于PVC灯箱布内,以此使得该PVC灯箱布的吸湿性得以增强,提高了PVC灯箱布的耐水性能;通过设置由防水薄膜制成的第二防水层,以此降低了雨水浸湿PVC灯箱布的概率,增强了PVC灯箱布的防水性,从而降低了因灯箱布表面沾水后使得图文广告发生掉色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复合纱内含有粘胶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易染性,添加于防水复合纱内,使得防水复合纱的耐湿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提高该PVC灯箱布的品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水层远离PVC基层一侧的表面上均匀涂覆有由涂料抗静电剂形成的抗静电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抗静电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在第二防水层表面涂覆涂料抗静电剂并形成抗静电涂层,以此增强了该PVC灯箱布的抗静电性能,降低了人们在使用PVC灯箱布的过程中遭受静电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料抗静电剂内含有二氧化钛粉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钛粉末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添加于涂料抗静电剂内,阻隔了光线对第二防水层内的渗透,从而减小外界光照对第一防水层中维纶纤维和Y型断面纤维的老化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着色层由着色复合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着色复合纱由着色纤维和涤纶纤维相互捻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着色纤维具有着色均匀、色牢度好和上染率高等优点,涤纶纤维具有弹性好、耐腐蚀、耐候性优良和色牢度好等优点,由着色纤维和涤纶纤维相互捻合而成着色复合纱,以此使得喷涂于着色复合纱上的图文广告不易发生褪色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之间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抗菌复合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菌复合纱由汉麻纤维和竹炭纤维相互捻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汉麻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防紫外线性和抗菌抑菌性,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绿色环保等特点,由汉麻纤维和竹炭纤维相互捻合而成抗菌复合纱,以此使得由抗菌复合纱制成的PVC灯箱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特性,降低了PVC灯箱布发生霉变的几率,降低了PVC灯箱布的表面因发生霉变而影响人们观赏性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复合纱内含有银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纤维上带有银离子,银离子能将细菌内的蛋白质凝固,终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一步增强了PVC灯箱布的抗菌杀毒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着色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抗菌层之间通过缝合线缝合,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着色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抗菌层并收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缝合线将着色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抗菌层之间缝合,以此使得着色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抗菌层之间贴合紧固,增强了PVC灯箱布各层之间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中,维纶纤维具有吸湿性强和耐候性强的优点,Y型断面纤维孔隙率达40%,这些孔隙提供了湿气导流的毛细孔道,由维纶纤维和Y型断面纤维经纬编织成防水复合纱并设置于PVC灯箱布内,以此使得该PVC灯箱布的吸湿性得以增强,提高了PVC灯箱布的耐水性能;通过设置由防水薄膜制成的第二防水层,以此降低了雨水浸湿PVC灯箱布的概率,增强了PVC灯箱布的防水性,从而降低了因灯箱布表面沾水后使得图文广告发生掉色的概率;本方案中,涂料抗静电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在第二防水层表面涂覆涂料抗静电剂并形成抗静电涂层,以此增强了该PVC灯箱布的抗静电性能,降低了人们在使用PVC灯箱布的过程中遭受静电的概率;本方案中,着色纤维具有着色均匀、色牢度好和上染率高等优点,涤纶纤维具有弹性好、耐腐蚀、耐候性优良和色牢度好等优点,由着色纤维和涤纶纤维相互捻合而成着色复合纱,以此使得喷涂于着色复合纱上的图文广告不易发生褪色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凸显着色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凸显防水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凸显抗菌复合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PVC基层;2、着色层;21、着色复合纱;211、着色纤维;212、涤纶纤维;3、第一防水层;31、防水复合纱;311、维纶纤维;312、Y型断面纤维;313、粘胶纤维;4、抗菌层;41、抗菌复合纱;411、汉麻纤维;412、竹炭纤维;413、银纤维;5、第二防水层;6、抗静电涂层;61、二氧化钛粉末;7、缝合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包括PVC基层1、着色层2、第一防水层3、抗菌层4、第二防水层5和抗静电涂层6。PVC基层1由PVC材料制成,其远离灯箱框架一侧的表面上喷绘有文字图案,作为广告标志。着色层2位于PVC基层1远离灯箱框架的一侧,其由着色复合纱21经纬编织而成,结合图2所示,着色复合纱21包括着色纤维211和涤纶纤维212。着色纤维211具有着色均匀、色牢度好和上染率高等优点,涤纶纤维212具有良好的弹性、耐候性和耐色牢度等优点,由着色纤维211和涤纶纤维212相互捻合而成着色复合纱21,并将该复合纱与PVC基层1远离灯箱框架一侧的表面粘结,以此使得该着色复合纱21的着色性和耐色牢度得以增强,从而使得喷绘于PVC灯箱布上的图文广告不易发生褪色现象。如图1所示,第一防水层3复合于着色层2远离PVC基层1一侧的表面上,其由防水复合纱31经纬编织而成,结合图3所示,防水复合纱31包括维纶纤维311、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包括PVC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基层(1)远离灯箱框架一侧的表面上依次设有着色层(2)、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5),所述第一防水层(3)由防水复合纱(31)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防水复合纱(31)由维纶纤维(311)和Y型断面纤维(312) 相互捻合而成,所述第二防水层(5)由防水薄膜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包括PVC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基层(1)远离灯箱框架一侧的表面上依次设有着色层(2)、第一防水层(3)和第二防水层(5),所述第一防水层(3)由防水复合纱(31)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防水复合纱(31)由维纶纤维(311)和Y型断面纤维(312)相互捻合而成,所述第二防水层(5)由防水薄膜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5)远离PVC基层(1)一侧的表面上均匀涂覆有由涂料抗静电剂形成的抗静电涂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PVC灯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2)由着色复合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翊军姚根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