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506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4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像素区域和邻近第一像素区域的第二像素区域,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位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背光模组,位于彩膜基板背向阵列基板的一侧;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像素区域内的多个Micro LED发光单元,且多个Micro LED发光单元之间设有透光区;彩膜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二像素区域的彩色色阻。本申请通过在显示面板对应第一像素区域设置Micro LED发光单元,从而解决了在LCD屏中光学式传感器与光学显示无法在空间上重合的问题,进而使LCD屏能够满足人们对全面屏的极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面屏的普及和消费者对机身一体化的追求,屏下传感技术成为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开发重点。由于LCD屏属于整面背光的被动发光,光学式传感器与光学显示无法在空间上重合,因此限制了LCD屏向全面屏的方向发展。而OLED屏则是采用逐颗的OLED像素主动发光,相较LCD屏而言一方面具有高对比、轻薄、可弯曲、可折叠等优势,另一方面,基于OLED屏无需背光的特性,可以很好的与现行的光学传感器兼容,因而面内光学传感技术已成为目前OLED屏的“独有优势”,从而可以使OLED屏在显示模式和成像模式间切换,并且无需现行LCD屏挖孔方案所造成的挖孔区无法显示。因此,在日益追求极致全面屏的当下,LCD屏的低成本优势显得岌岌可危,如何使LCD屏能够满足当下对全面屏的极致需求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能够解决传统LCD屏中光学式传感器与光学显示无法在空间上重合,进而导致LCD屏不能满足人们对全面屏极致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区域和邻近所述第一像素区域的第二像素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背光模组,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n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内的多个Micro LED发光单元,且多个所述Micro LED发光单元之间设有透光区;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像素区域的彩色色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像素区域和邻近所述第一像素区域的第二像素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背光模组,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内的多个MicroLED发光单元,且多个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之间设有透光区;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像素区域的彩色色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包括电极面以及与电极面相对的基底面,所述电极面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以电极面朝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方式设置,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方向为由所述电极面指向所述基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
第一基底;
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
所述彩色色阻,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区域设于所述第一基底上;
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区域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对应的第二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与所述彩色色阻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背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彩色色阻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背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由所述MicroLED发光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