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34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包括机架、导向机构、抛光机构、进给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在机架上沿进给通道排布的多组导向轮装置,每组导向轮装置包括沿垂直于进给通道方向分别设置在进给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个导向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进给通道两侧的导向轮之间时,进给通道两侧导向轮的柱形表面分别与型材的左右两侧壁接触,两个导向轮的轴线方向与待加工型材的进给方向垂直。通过抛光机构、多个导向装置和多个进给装置的配合作用,实现型材的快速抛光,传送稳定,抛光速度快,实现型材四个侧面的自动化抛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效率高,节省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
,具体涉及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
技术介绍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现有抛光机对金属方管进行抛光时,方管的输送效率和稳定性不高,降低了方管的抛光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包括机架、导向机构、抛光机构、进给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在机架上沿进给通道排布的多组导向轮装置,每组导向轮装置包括沿垂直于进给通道方向分别设置在进给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个导向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进给通道两侧的导向轮之间时,进给通道两侧导向轮的柱形表面分别与型材的左右两侧壁接触,两个导向轮的轴线方向与待加工型材的进给方向垂直。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抛光装置和下抛光装置,上抛光装置和下抛光装置分别位于进给通道的上下两侧;上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电机一、抛光轮结构一和传动结构一,抛光电机一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抛光轮结构一包括转动轴一和抛光轮一,转动轴一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转动轴一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抛光轮一,转动轴一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结构一与抛光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下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电机二、抛光轮结构二和传动结构二,抛光电机二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抛光轮结构二包括转动轴二和抛光轮二,转动轴二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转动轴二的一端固定设置抛光轮二,转动轴二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结构二与抛光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待加工型材输送到抛光轮一和抛光轮二之间时,抛光轮一对待加工型材的上表面进行抛光,抛光轮二对待加工型材的下表面进行抛光。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至少两组进给装置,在机架上位于抛光机构沿进给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组进给装置,进给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别转动设置在进给通道上下两侧的上压轮和下压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时,上压轮的柱形表面与待加工型材的上表面抵触,下压轮的柱形表面与待加工型材的下表面抵触,上压轮和下压轮转动的同时推动待加工型材沿进给通道移动。进一步的,进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给架,进给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带座轴承体,两个带座轴承体分别位于待加工型材进给通道的上下两侧,在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承体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进给架上;所述上压轮转动设置在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承体上,下压轮转动设置在进给通道下方的带座轴承体上。便于调整上压轮与下来压轮的距离,使得型材通过更加平顺。进给架上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同轴的螺套、套管,丝杆穿过套管与螺套螺纹连接,丝杆的下端活动卡入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承体上,丝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与套管下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承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实现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承体的上下弹性跳动,便于型材的顺利传送,丝杆和螺套的设置,便于调整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型材进行加工。进一步的,还包括翻转推动机构,翻转推动机构包括水平滑轨、水平传送装置、滑座,滑座滑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水平传送装置驱动滑座在水平滑轨上滑动,滑座上固定设置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转轴上固定设置翻转座,翻转座上设置供待加工型材端部插入的方形槽。实现型材的自动翻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进一步的,水平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皮带轮和传送皮带,滑座固定在传送皮带上,传送电机的电机轴与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输送稳定。进一步的,还包括托起传送装置,托起传送装置包括托架,托架上沿水平方向设置若干个支撑待加工型材的支撑轮,支撑轮的转动轴线与待加工型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支撑轮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托架和支撑轮的设置,提高了型材的水平传送稳定性,减小了摩擦阻力,提高了传送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有四组,分别为第一导向装置、第二导向装置、第三导向装置、第四导向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第一进给装置设置于第一、第二导向装置之间,第二进给装置设置于第三、第四导向装置之间,抛光机构位于第二导向装置和第三导向装置之间。提高了型材的输送精度,不容易向进给通道两侧偏移,输送稳定。进一步的,机架上固定设置竖直安装板,竖直安装板上设置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轨和下滑轨分别位于进给通道的上下两侧;上抛光装置通过上滑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上滑轨上,下抛光装置通过下滑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下滑轨上,上滑板和下滑板上均设置锁紧螺栓,当上滑板和下滑板调节的合适的位置后,通过锁紧螺栓与对应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抵触锁紧。便于调整抛光轮一和抛光轮二的距离,适应不同尺寸的方管加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抛光机构、多个导向装置和多个进给装置的配合作用,实现型材的自动化快速抛光,传送稳定,抛光速度快,实现型材四个侧面的自动化抛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效率高,节省了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翻转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机架;20、导向轮;21、第一导向装置;22、第二导向装置;23、第三导向装置;24、第四导向装置;30、抛光电机一;31、抛光轮一;40、抛光电机二;41、抛光轮二;50、上压轮;51、下压轮;52、带座轴承体;53、进给架;531、螺套;532、套管;533、丝杆;534、复位弹簧;54、第一进给装置;55、第二进给装置;60、水平滑轨;61、滑座;62、传送电机;63、皮带轮;64、传送皮带;65、翻转座;66、方形槽;67、旋转电机;70、托架;71、支撑轮;80、型材;90、竖直安装板;91、上滑轨;92、下滑轨;93、上滑板;94、下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包括机架10、导向机构、抛光机构、进给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在机架10上沿进给通道排布的多组导向轮20装置,每组导向轮20装置包括沿垂直于进给通道方向分别设置在进给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个导向轮20,当待加工型材80运动到进给通道两侧的导向轮20之间时,进给通道两侧导向轮20的柱形表面分别与型材80的左右两侧壁接触,两个导向轮20的轴线方向与待加工型材80的进给方向垂直。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导向机构、抛光机构、进给机构;/n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在机架上沿进给通道排布的多组导向轮装置,每组导向轮装置包括沿垂直于进给通道方向分别设置在进给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个导向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进给通道两侧的导向轮之间时,进给通道两侧导向轮的柱形表面分别与型材的左右两侧壁接触,两个导向轮的轴线方向与待加工型材的进给方向垂直;/n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抛光装置和下抛光装置,上抛光装置和下抛光装置分别位于进给通道的上下两侧;上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电机一、抛光轮结构一和传动结构一,抛光电机一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抛光轮结构一包括转动轴一和抛光轮一,转动轴一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转动轴一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抛光轮一,转动轴一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结构一与抛光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下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电机二、抛光轮结构二和传动结构二,抛光电机二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抛光轮结构二包括转动轴二和抛光轮二,转动轴二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转动轴二的一端固定设置抛光轮二,转动轴二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结构二与抛光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待加工型材输送到抛光轮一和抛光轮二之间时,抛光轮一对待加工型材的上表面进行抛光,抛光轮二对待加工型材的下表面进行抛光;/n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至少两组进给装置,在机架上位于抛光机构沿进给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组进给装置,进给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别转动设置在进给通道上下两侧的上压轮和下压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时,上压轮的柱形表面与待加工型材的上表面抵触,下压轮的柱形表面与待加工型材的下表面抵触,上压轮和下压轮转动的同时推动待加工型材沿进给通道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导向机构、抛光机构、进给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在机架上沿进给通道排布的多组导向轮装置,每组导向轮装置包括沿垂直于进给通道方向分别设置在进给通道左右两侧的若干个导向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进给通道两侧的导向轮之间时,进给通道两侧导向轮的柱形表面分别与型材的左右两侧壁接触,两个导向轮的轴线方向与待加工型材的进给方向垂直;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抛光装置和下抛光装置,上抛光装置和下抛光装置分别位于进给通道的上下两侧;上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电机一、抛光轮结构一和传动结构一,抛光电机一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抛光轮结构一包括转动轴一和抛光轮一,转动轴一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转动轴一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抛光轮一,转动轴一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结构一与抛光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下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电机二、抛光轮结构二和传动结构二,抛光电机二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抛光轮结构二包括转动轴二和抛光轮二,转动轴二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转动轴二的一端固定设置抛光轮二,转动轴二的另一端通过传动结构二与抛光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待加工型材输送到抛光轮一和抛光轮二之间时,抛光轮一对待加工型材的上表面进行抛光,抛光轮二对待加工型材的下表面进行抛光;
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至少两组进给装置,在机架上位于抛光机构沿进给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组进给装置,进给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别转动设置在进给通道上下两侧的上压轮和下压轮,当待加工型材运动到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时,上压轮的柱形表面与待加工型材的上表面抵触,下压轮的柱形表面与待加工型材的下表面抵触,上压轮和下压轮转动的同时推动待加工型材沿进给通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进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进给架,进给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带座轴承体,两个带座轴承体分别位于待加工型材进给通道的上下两侧,在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承体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进给架上;所述上压轮转动设置在进给通道上方的带座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英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