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28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使用效果好的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包括圆柱形工装块,所述圆柱形工装块的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孔且长方形通孔贯通圆柱形工装块的正反两面,所述长方形通孔的长度与汽缸的长度匹配、宽度与汽缸的宽度匹配,在汽缸装入长方形通孔后汽缸的待加工圆孔的对称中心线与圆柱形工装块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开有收缩槽且收缩槽沿圆柱形工装块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优点:一是新汽缸精车用工装不仅能够提高汽缸缸体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能够降低汽缸缸体的生产成本;二是新汽缸精车用工装不仅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汽缸精车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使用效果好的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属于汽缸加工工装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汽缸是现代工业中常用零件,如图1所示的就是一种汽缸缸体,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块2’,所述缸体1’的上端面开有高精度的圆孔3’,所述凸块2’的外侧面为平面,与凸块2’所在侧面相对的缸体1’的另一侧面和凸块2’的外侧面为平行面,与凸块2’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侧面(缸体1’上、下端面之外的两个面)相互平行,即缸体1’相当于是个长方形柱体,且在这个长方形柱体的上端面开一个高精度的圆孔3’,圆孔3’用于装配活塞;由于这类汽缸的外形是长方形或近似于长方形的,无法在车床上加工圆孔3’,目前是通过加工中心实现这类零部件的加工,这样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为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使用效果好的新汽缸精车用工装。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开有收缩槽且收缩槽沿圆柱形工装块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汽缸缸体加工圆孔时,把汽缸缸体放入长方形通孔内,车床液压盘夹住工装的外圆使收缩槽缩小,这时长方形通孔的内壁产生微量收缩夹住汽缸,从而使外形是长方形或近似于长方形的工件能够装夹到车床中进行加工;同时在汽缸缸体装入长方形通孔后汽缸的待加工圆孔的对称中心线与圆柱形工装块的对称中心线重合,这样车床能够在汽缸缸体上稳定迅速的加工出的高精度孔(圆孔的圆度误差小于等于2丝),从而大大提高了汽缸缸体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另外,汽缸缸体能够通过车床加工能够大大降低汽缸缸体的生产成本。2、所述长方形通孔的内壁面的四个夹角处分别开有弧形凹槽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弧形凹槽的设置,在车床液压盘夹住工装的外圆使收缩槽缩小时能够使长方形通孔的各内壁同时产生微量收缩共同夹住汽缸的四侧面,从而提高了工装装夹汽缸缸体的效果。3、所述收缩槽由任一弧形凹槽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贯通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收缩槽由任一弧形凹槽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贯通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即减少了一道弧形凹槽的开设加工,这样不仅降低了工装的生产成本,而且缩短了工作的制作时间。4、所述收缩槽由右侧内壁面上的两个弧形凹槽中的任一弧形凹槽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贯通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收缩槽由右侧内壁面上的两个弧形凹槽中的任一弧形凹槽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贯通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一是减少了一道弧形凹槽的开设加工,这样不仅降低了工装的生产成本,而且缩短了工作的制作时间;二是弧形凹槽的深度最小,这样不仅能够缩短弧形凹槽的加工时间,而且能够降低弧形凹槽的加工难度;三是由于弧形凹槽所在壁面相对最薄,其收缩效果最好。5、所述长方形通孔的内壁面上开有凹槽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长方形通孔各内壁面的平整度加工要求高,在长方形通孔的内壁面上开设凹槽,这样在不影响工装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能够大大降低长方形通孔各内壁面的加工难度。6、所述收缩槽的宽度范围为2mm-4mm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六。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收缩槽的宽度范围为2mm-4mm,这样在车床液压盘夹住工装的外圆使收缩槽缩小时几乎不影响工装外圆的圆度,从而确保车床车出高精度圆孔。技术方案:一种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包括圆柱形工装块,所述圆柱形工装块的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孔且长方形通孔贯通圆柱形工装块的正反两面,所述长方形通孔的长度与汽缸的长度匹配、宽度与汽缸的宽度匹配,在汽缸装入长方形通孔后汽缸的待加工圆孔的对称中心线与圆柱形工装块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圆柱形工装块的外圆面开有收缩槽且收缩槽沿圆柱形工装块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新汽缸精车用工装不仅能够提高汽缸缸体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能够降低汽缸缸体的生产成本;二是新汽缸精车用工装不仅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汽缸缸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新汽缸精车用工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新汽缸精车用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2和图3。一种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包括圆柱形工装块1,所述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孔2且长方形通孔2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长度与汽缸的长度匹配、宽度与汽缸的宽度匹配,在汽缸装入长方形通孔2后汽缸的待加工圆孔的对称中心线与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圆柱形工装块1的外圆面开有收缩槽4且收缩槽4沿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所述收缩槽4与长方形通孔2相互贯通且收缩槽4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内壁面的四个夹角处分别开有弧形凹槽5且弧形凹槽5沿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所述收缩槽4由任一弧形凹槽5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5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外圆面。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左侧内壁面到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小于右侧内壁面到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上侧内壁面到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和下侧内壁面到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相同且上、下侧内壁间的间距小于左、右侧内壁面间的间距;所述收缩槽4由右侧内壁面上的两个弧形凹槽5中的任一弧形凹槽5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5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外圆面。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内壁面上开有凹槽6。长方形通孔2的三个内壁面上分别开有一条凹槽6,即右侧内壁面开有一道凹槽6且凹槽6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上侧内壁面开有一道凹槽6且凹槽6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下侧内壁面开有一道凹槽6且凹槽6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所述凹槽6为长方形凹槽,凹槽6的长度为24mm、宽度为1mm。所述收缩槽4的宽度范围为2mm-4mm。所述收缩槽4的宽度范围为3mm。使用时,汽缸加工圆孔时,把汽缸放入长方形通孔2内,车床液压盘夹住工装的外圆使收缩槽4缩小,使长方形通孔2的内壁产生微量收缩夹住汽缸,从而使外形是长方形或近似于长方形的工件能够装夹到车床中进行加工。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包括圆柱形工装块(1),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孔(2)且长方形通孔(2)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长度与汽缸的长度匹配、宽度与汽缸的宽度匹配,在汽缸装入长方形通孔(2)后汽缸的待加工圆孔的对称中心线与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圆柱形工装块(1)的外圆面开有收缩槽(4)且收缩槽(4)沿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包括圆柱形工装块(1),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孔(2)且长方形通孔(2)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正反两面,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长度与汽缸的长度匹配、宽度与汽缸的宽度匹配,在汽缸装入长方形通孔(2)后汽缸的待加工圆孔的对称中心线与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重合;所述圆柱形工装块(1)的外圆面开有收缩槽(4)且收缩槽(4)沿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内壁面的四个夹角处分别开有弧形凹槽(5)且弧形凹槽(5)沿圆柱形工装块(1)的对称中心线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汽缸精车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收缩槽(4)由任一弧形凹槽(5)向外延伸形成,该弧形凹槽(5)贯通圆柱形工装块(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良孙磊徐峥刘明顺余素方沈建强杜智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