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24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包括干化筒体、污泥输送机以及惰性气体源;干化筒体包括同轴套置且同步运动的内层能量釜和外层能量釜,内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内层螺旋导叶,外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外层螺旋导叶,内层螺旋导叶与外层螺旋导叶的旋向相反;内层能量釜的进料端与所述污泥输送机对接,出料端与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对接,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形成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器,惰性气体源与燃烧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干化筒体的蓄热及燃烧室内的控氧灼烧,使得污泥中水分快速转化为蒸发、微生物被灭活及有机物分解碳化,实现污泥的无菌化干化碳化的连续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污泥处置难,累积环境风险,2020年我国市政污泥年产量预计将要达到6000万吨至9000万吨。由于“重水轻泥”、污泥处置未同步跟上,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以上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随意倾倒、堆放和填埋,导致二次污染严重、污染减排效果大打折扣。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絮凝泥再脱水而得的泥饼)中含水率高达80%左右。污水处理厂每处理1万吨污水要产生污泥6吨左右。污泥是水中污染物,如不能将其彻底处理,污染会一直存在。污泥长期搁置会导致腐烂发臭,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毒气,并且滋生细菌、蚊蝇,传播疾病,危害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利用干化筒体的蓄热及燃烧室内的控氧灼烧,使得污泥中水分快速转化为蒸发、微生物被灭活及有机物分解碳化,实现污泥的无菌化干化碳化的连续化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输送机、惰性气体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干化筒体;/n所述干化筒体包括同轴套置且同步运动的内层能量釜和外层能量釜,所述内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内层螺旋导叶,所述外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外层螺旋导叶,所述内层螺旋导叶与所述外层螺旋导叶的旋向相反;/n所述内层能量釜的其中一端为与所述污泥输送机对接的进料端,另一端为与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对接的出料端,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形成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燃烧器,所述惰性气体源与所述燃烧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输送机、惰性气体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干化筒体;
所述干化筒体包括同轴套置且同步运动的内层能量釜和外层能量釜,所述内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内层螺旋导叶,所述外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外层螺旋导叶,所述内层螺旋导叶与所述外层螺旋导叶的旋向相反;
所述内层能量釜的其中一端为与所述污泥输送机对接的进料端,另一端为与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对接的出料端,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形成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燃烧器,所述惰性气体源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能量釜内固定设有打散辊,所述打散辊上均匀分布有打散耙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能量釜上设有测温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源为制氮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能量釜的进料端连接有废气收集仓,所述污泥输送机穿过所述废气收集仓与所述内层能量釜连接;
所述外层能量釜的出料端连接有物料收集仓,所述物料收集仓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收集仓以及所述物料收集仓的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和冲天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丹丹吴冠军王骥
申请(专利权)人:何丹丹吴冠军王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