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200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系统构型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对大功率高速传动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输出单元和至少一个功率输入分流单元;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内旋翼轴27和外旋翼轴28;所述功率输入分流单元包括输入轴1、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0、第四齿轮轴17和第六齿轮轴1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动系统构型,可以在中、重型直升机传动系统、舰船传动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整个传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系统构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是一种利用锥齿轮分路传动完成换向和减速,实现共轴反转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主减速器传动构型。
技术介绍
直升机传动系统与发动机、旋翼系统一起并称为直升机的三大关键动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出转速按一定的比例传递到旋翼,尾桨和各附件上去。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传动系统较单旋翼直升机较为复杂,因为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一台发动机要同时驱动上下两层旋翼同速反向旋转以达到自身扭矩平衡,其转速精度控制严格,这无疑增加了传动装置的复杂性。目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典型构型主要是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共轴构型,其特点是不论前面几级采用“先并车后换向”“先换向后并车”,还是“同时换向并车”,最后一级都是采用封闭差动行星轮系。该构型在俄罗斯卡系列直升机的主减速器中被广泛应用,如卡-28、卡-50等直升机主减速器。但是由于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强度、效率等问题,其传动比较小;同时,行星轮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单元和至少一个功率输入分流单元;/n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同轴心的内旋翼轴(27)和外旋翼轴(28);/n所述功率输入分流单元包括输入轴(1)、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0)、第四齿轮轴(17)和第六齿轮轴(19);所述输入轴(1)和第一齿轮轴(4)联动,所述第一齿轮轴(4)同时与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0)联动,且第二齿轮轴(9)和第三齿轮轴(10)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齿轮轴(9)、第四齿轮轴(17)、内旋翼轴(27)依次联动,所述第三齿轮轴(10)、第六齿轮轴(19)、外旋翼轴(28)依次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单元和至少一个功率输入分流单元;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同轴心的内旋翼轴(27)和外旋翼轴(28);
所述功率输入分流单元包括输入轴(1)、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0)、第四齿轮轴(17)和第六齿轮轴(19);所述输入轴(1)和第一齿轮轴(4)联动,所述第一齿轮轴(4)同时与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0)联动,且第二齿轮轴(9)和第三齿轮轴(10)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二齿轮轴(9)、第四齿轮轴(17)、内旋翼轴(27)依次联动,所述第三齿轮轴(10)、第六齿轮轴(19)、外旋翼轴(28)依次联动;
所述第二齿轮轴(9)、第三齿轮轴(10)均平行于输出单元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齿轮轴(4)垂直于输出单元的轴向设置;
所述第一齿轮轴(4)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5)和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5)和第二锥齿轮(6)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齿轮轴(9)上固设有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的第三锥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轴(10)上固设有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的第四锥齿轮(8);
所述第三锥齿轮(7)、第四锥齿轮(8)处于第一锥齿轮(5)和第二锥齿轮(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和第一齿轮轴(4)通过减速齿轮组联动;
所述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9)、第四齿轮轴(17)、内旋翼轴(27)依次通过减速齿轮组联动;
所述第一齿轮轴(4)、第三齿轮轴(10)、第六齿轮轴(19)、外旋翼轴(28)依次通过减速齿轮组联动;
所述第一齿轮轴(4)至内旋翼轴(27)的减速比等于所述第一齿轮轴(4)至外旋翼轴(28)的减速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轴(17)的一侧还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五齿轮轴(18),所述第五齿轮轴(18)同时与第二齿轮轴(9)、内旋翼轴(27)联动,所述第二齿轮轴(9)与第四齿轮轴(17)的减速比等于所述第二齿轮轴(9)与第五齿轮轴(18)的减速比,所述第四齿轮轴(17)与内旋翼轴(27)的减速比等于所述第五齿轮轴(18)与内旋翼轴(27)的减速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锥齿轮分路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齿轮轴(19)的一侧还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七齿轮轴(20),所述第七齿轮轴(20)同时与第三齿轮轴(10)、外旋翼轴(28)联动,所述第三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姣朱如鹏李苗苗张栋林倪德王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