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10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其包括剪板机,所述剪板机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剪板机与所述进料口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还包括传送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立柱、横梁和滑板;所述收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远离所述剪板机的一侧;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支杆、套筒、第一延长管、第二延长管、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三延伸杆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收料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收料的剪板机
本技术涉及剪板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收料的剪板机。
技术介绍
剪板机(英文名称:plateshears;guillotineshear)是用一个刀片相对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是借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剪板机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金属加工行业。产品广泛适用于航空、轻工、冶金、化工、建筑、船舶、汽车、电力、电器、装潢等行业提供所需的专用机械和成套设备。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剪板机,包括剪板机1;在剪板机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0,在剪板机1与进料口10相背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1。实际使用时,块状钢板从进料口10进入剪板机1,被剪板机1剪成多个条状钢板,条状钢板从出料口11依次输出,并滑至地面上,最后由工作人员收集起来;剪板机1操作简单,工作人员只需将块状钢板放入进料口10,剪板机1即可将块状钢板剪切成条状,以满足使用要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出料口11输出的条状钢板直接由剪板机1上滑至地面上,条状钢板在地面上相互堆压且较为杂乱,不仅对地面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还使工作人员收集条状钢板时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其具有收料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包括剪板机,所述剪板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剪板机与所述进料口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立柱、横梁和滑板;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横梁水平设置且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固接;所述滑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板固接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收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远离所述剪板机的一侧;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支杆、套筒、第一延长管、第二延长管、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三延伸杆和连接杆;所述支杆一共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杆分成两排且竖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套筒一共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固接于两排所述支杆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剩下一个所述套筒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筒中其中一个的正上方,三个所述套筒形成直角状,三个所述套筒相互平行,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杆的排列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延长管设置于所述套筒一侧且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长管固接于所述第一延长管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延长管与所述第一延长管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长管的外径与所述套筒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一延长管的外径,所述第二延长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延长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延伸杆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延伸杆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固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杆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延伸杆与所述第一延伸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的外径与所述套筒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一延伸杆的外径;所述第三延伸杆固接于所述第二延伸杆远离所述第一延伸杆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杆与所述第二延伸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延伸杆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延长管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二延伸杆的外径,所述第三延伸杆与所述第二延长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共有六个,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套筒垂直固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长管垂直固接,最后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杆垂直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装置起到了传送条状钢板的作用,收料装置将由传送装置传送的条状钢板整齐的收集起来,以供工作人员拿取,同时避免了条状钢板直接堆积在地面上对地面环境造成影响;收料装置的长度可进行调整,以适配不同长度的条状钢板;当收料装置拉伸至最大长度时,第二延长管部分仍处于套筒内,使第一延长管和第二延长管整体的两端得到有效的支撑;第二延伸杆部分处于套筒内,第三延伸杆部分处于第二延长管内,使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和第三延伸杆整体的两端均得到有效的支撑,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收料方便的特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万向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万向滚珠使第二延长管和第二延伸杆从套筒内移出时更加顺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上朝向所述滑板的一侧粘接有橡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起到了缓冲效果,增加了收料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延长管距离其远离所述第一延长管一端10cm的上表面上刻画有一条垂直所述第二延长管轴线方向的标记线;所述第二延伸杆距离其远离所述第一延伸杆一端10cm的上表面上刻画有一条垂直所述第二延伸杆轴线方向的标记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标记线,可防止工作人员过度拉出第二延长管和第二延伸杆,进一步保证了收料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延长管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所述第二延长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延伸杆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第三延伸杆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上刻画有多个标记点,多个所述标记点与多个所述限位孔组成多个组合并对应不同长度的收料装置;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嵌入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固定所述第二延长管和第三延伸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限位孔和多个标记点的组成多个组合以对应多种特定的条状钢板,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调整收料装置的长度;限位孔、限位槽和限位组件配合使用,使收料装置调整完后可以固定在这一特定的长度,进而增加了收料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延长管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人员使用限位组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筒、限位杆、限位板和压簧;所述限位筒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体结构且竖直设置,所述限位筒的开口端与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固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筒同轴设置且穿过所述限位筒;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限位筒内且与所述限位杆垂直固接;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筒上远离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之间;当所述压簧完全压缩时,所述限位板向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移动,所述限位杆的底端退出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孔;当所述压簧完全伸展时,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嵌入所述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使用方便,工作人员仅需拉出限位杆即可解除对第二延长管和第三延伸杆的限制,限位杆在压簧的释压作用下可自动嵌入限位槽,进而固定第二延长管和第三延伸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固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筒上表面的位置开设有一个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方形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通过方形开口从限位筒内移出,并卡在限位筒上,进而使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包括剪板机(1),所述剪板机(1)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0),所述剪板机(1)与所述进料口(10)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装置(2)和收料装置(3),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立柱(20)、横梁(21)和滑板(22);所述立柱(20)竖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横梁(21)水平设置且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20)固接;所述滑板(22)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板(22)固接于所述立柱(20)的顶端;所述收料装置(3)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远离所述剪板机(1)的一侧;所述收料装置(3)包括支杆(30)、套筒(31)、第一延长管(32)、第二延长管(33)、第一延伸杆(34)、第二延伸杆(35)、第三延伸杆(36)和连接杆(37);所述支杆(30)一共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杆(30)分成两排且竖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套筒(31)一共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套筒(31)分别固接于两排所述支杆(30)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支杆(30)的顶端,剩下一个所述套筒(31)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筒(31)中其中一个的正上方,三个所述套筒(31)形成直角状,三个所述套筒(31)相互平行,所述套筒(3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杆(30)的排列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延长管(32)设置于所述套筒(31)一侧且与所述套筒(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长管(33)固接于所述第一延长管(32)靠近所述套筒(31)的一端,所述第二延长管(33)与所述第一延长管(3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长管(33)的外径与所述套筒(31)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一延长管(32)的外径,所述第二延长管(33)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延长管(32)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延伸杆(34)设置于所述套筒(3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延伸杆(34)与所述套筒(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35)固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杆(34)靠近所述套筒(31)的一端,所述第二延伸杆(35)与所述第一延伸杆(34)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35)的外径与所述套筒(31)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一延伸杆(34)的外径;所述第三延伸杆(36)固接于所述第二延伸杆(35)远离所述第一延伸杆(34)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杆(36)与所述第二延伸杆(35)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延伸杆(36)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延长管(33)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二延伸杆(35)的外径,所述第三延伸杆(36)与所述第二延长管(3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7)一共有六个,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37)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套筒(31)垂直固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7)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长管(32)垂直固接,最后两个所述连接杆(37)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杆(34)垂直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包括剪板机(1),所述剪板机(1)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0),所述剪板机(1)与所述进料口(10)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装置(2)和收料装置(3),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立柱(20)、横梁(21)和滑板(22);所述立柱(20)竖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横梁(21)水平设置且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20)固接;所述滑板(22)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板(22)固接于所述立柱(20)的顶端;所述收料装置(3)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远离所述剪板机(1)的一侧;所述收料装置(3)包括支杆(30)、套筒(31)、第一延长管(32)、第二延长管(33)、第一延伸杆(34)、第二延伸杆(35)、第三延伸杆(36)和连接杆(37);所述支杆(30)一共有六个,六个所述支杆(30)分成两排且竖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套筒(31)一共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套筒(31)分别固接于两排所述支杆(30)中位于中间的两个所述支杆(30)的顶端,剩下一个所述套筒(31)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筒(31)中其中一个的正上方,三个所述套筒(31)形成直角状,三个所述套筒(31)相互平行,所述套筒(3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杆(30)的排列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延长管(32)设置于所述套筒(31)一侧且与所述套筒(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长管(33)固接于所述第一延长管(32)靠近所述套筒(31)的一端,所述第二延长管(33)与所述第一延长管(3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长管(33)的外径与所述套筒(31)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一延长管(32)的外径,所述第二延长管(33)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延长管(32)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延伸杆(34)设置于所述套筒(3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延伸杆(34)与所述套筒(3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35)固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杆(34)靠近所述套筒(31)的一端,所述第二延伸杆(35)与所述第一延伸杆(34)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杆(35)的外径与所述套筒(31)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一延伸杆(34)的外径;所述第三延伸杆(36)固接于所述第二延伸杆(35)远离所述第一延伸杆(34)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杆(36)与所述第二延伸杆(35)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延伸杆(36)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延长管(33)的内径适配且小于所述第二延伸杆(35)的外径,所述第三延伸杆(36)与所述第二延长管(3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7)一共有六个,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37)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套筒(31)垂直固接,两个所述连接杆(37)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长管(32)垂直固接,最后两个所述连接杆(37)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杆(34)垂直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料的剪板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盾金属门窗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