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释常宏专利>正文

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10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包括中空塔体,所述中空塔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轴珠基盘、转动台和驱动室,所述中空塔体与转动台的上表面为固定一体,所述轴珠基盘和驱动室的中部贯穿连通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可转动穿插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台,所述轴珠基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中卡设有复数个轴珠,所述转动台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形槽。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形成轴珠的卡设通道,上环形槽的内壁与轴珠滚动贴合,实现转动台与轴珠基盘实习可转动连接,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中空塔体进行转动,增加视觉美观效果,有效缓解参观者内心情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陵园景观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
技术介绍
陵园,属墓地的一种安葬形式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陵园建设要求向着景观化、艺术化、立体化、个性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其中与佛文化的陵园目前也非常的多,给人一种普渡众生的佛教文化感,目前陵园中也有很多景观塔,目前的景观塔都是固定不动得,在陵园中很多物体都是不动得,使得气氛压抑,如果景观塔能够进行缓慢转动,那么会使得陵园格局氛围不仅不失去严肃感还能制造一种生机感,使得来园拜祭的人们心情不过分压抑。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包括中空塔体,所述中空塔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轴珠基盘、转动台和驱动室,所述中空塔体与转动台的上表面为固定一体,所述轴珠基盘和驱动室的中部贯穿连通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可转动穿插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台,所述轴珠基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中卡设有复数个轴珠,所述转动台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形槽,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形成轴珠的卡设通道,所述上环形槽的内壁与轴珠滚动贴合,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室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的圆柱端头,并且圆柱端头的表面环周固定有复数个等距的直角限位板,且直角限位板的直角面一侧铰接有水流驱动叶。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轴进行联动。所述中空塔体的各层表面环周安装有若干个复数个风动叶,所述风动叶包括安装槽、弧形片和凸形条,所述安装槽固定于中空塔体的表面,所述凸形条固定于弧形片的一侧,凸形条可拆卸卡入安装槽中。所述中空塔体的各层表面环周贴合设置有复数个LED万字灯,所述LED万字灯通过线路与中空塔体内部的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中空塔体的各层表面环周可拆卸式磁力贴合有复数个姓名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形成轴珠的卡设通道,上环形槽的内壁与轴珠滚动贴合,实现转动台与轴珠基盘实习可转动连接,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中空塔体进行转动,增加视觉美观效果,有效缓解参观者内心情绪。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到驱动室,水流对水流驱动叶进行驱动,为了使得圆柱端头能够单向运动,如图所示,水流的冲击力使得圆柱端头进行逆时针转动,水流驱动叶在直角限位板的作用下保持与水流冲击的较大接触面,为避免水流同时冲击两侧的水流驱动叶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受力一致造成圆柱端头不动,相应一侧的水流驱动叶会在水流冲击下发生向圆柱端头表面贴合偏移,使得保持受到的水流冲击力小,这种驱动方式能够适用于有天然水流的陵园内,不仅能够省电,还能与天然环境融为一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仰视立体图;图3为轴珠基盘、驱动室和转动台结构安装关系图;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风动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塔体;2-轴珠基盘;3-轴珠;4-转动台;5-驱动室;6-转轴;7-圆柱端头;8-直角限位板;9-水流驱动叶;10-风动叶;11-LED万字灯;12-姓名牌;101-安装槽;102-弧形片;103-凸形条。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包括中空塔体1,中空塔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包括轴珠基盘2、转动台4和驱动室5,中空塔体1与转动台4的上表面为固定一体,轴珠基盘2和驱动室5的中部贯穿连通有通孔,通孔中可转动穿插有转轴6,且转轴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台4,轴珠基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形槽,下环形槽中卡设有复数个轴珠3,转动台4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形槽,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形成轴珠3的卡设通道,上环形槽的内壁与轴珠3滚动贴合,实现转动台4与轴珠基盘2实习可转动连接,转轴6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转轴6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中空塔体1进行转动,其中中空塔体1内部为中空是为了降低整体重量,本陵园景观塔属于景观装置,没有载人载物的能力,其塔是采用较轻的材质制造,其中塔身不易太高,在2.5米和3.5米较为合适。驱动结构可以采用水流驱动的形式,驱动室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驱动结构包括转轴6的下端固定安装的圆柱端头7,并且圆柱端头7的表面环周固定有复数个等距的直角限位板8,且直角限位板8的直角面一侧铰接有水流驱动叶9,将本陵园景观塔安装于水流通道的上方,使得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到驱动室5,水流对水流驱动叶9进行驱动,为了使得圆柱端头7能够单向运动,如图2所示,水流的冲击力使得圆柱端头7进行逆时针转动,水流驱动叶9在直角限位板8的作用下保持与水流冲击的较大接触面,为避免水流同时冲击两侧的水流驱动叶9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受力一致造成圆柱端头7不动,相应一侧的水流驱动叶9会在水流冲击下发生向圆柱端头7表面贴合偏移,使得保持受到的水流冲击力小,这种驱动方式能够适用于有天然水流的陵园内,不仅能够省电,还能与天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驱动结构还能采用电力驱动模式,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转轴6进行联动,其中传动结构能够采用齿轮传动,这种是在没有水力或风力的情况下采用,缺点是需要消耗电能。进一步的,在驱动结构发生意外,中空塔体1无法转动的情况时,可以在中空塔体1的各层表面环周安装有若干个复数个风动叶10,风动叶10包括安装槽101、弧形片102和凸形条103,安装槽101固定于中空塔体1的表面,凸形条103固定于弧形片102的一侧,凸形条103可拆卸卡入安装槽101中,通过风力使得中空塔体1进行一些转动,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不能够使得塔体比较有规律的转动,而且风力的方向容易变换,某些地区常年无风不宜安装,优点是节约能源,不容易坏。中空塔体1的各层表面环周贴合设置有复数个LED万字灯11,LED万字灯11通过线路与中空塔体1内部的蓄电池电性连接,大部分陵园都有融入佛教元素,通过此设计能使得美观的同时还具有佛教元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包括中空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塔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轴珠基盘(2)、转动台(4)和驱动室(5),所述中空塔体(1)与转动台(4)的上表面为固定一体,所述轴珠基盘(2)和驱动室(5)的中部贯穿连通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可转动穿插有转轴(6),且转轴(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台(4),所述轴珠基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中卡设有复数个轴珠(3),所述转动台(4)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形槽,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形成轴珠(3)的卡设通道,所述上环形槽的内壁与轴珠(3)滚动贴合,所述转轴(6)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包括中空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塔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轴珠基盘(2)、转动台(4)和驱动室(5),所述中空塔体(1)与转动台(4)的上表面为固定一体,所述轴珠基盘(2)和驱动室(5)的中部贯穿连通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可转动穿插有转轴(6),且转轴(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台(4),所述轴珠基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中卡设有复数个轴珠(3),所述转动台(4)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形槽,且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形成轴珠(3)的卡设通道,所述上环形槽的内壁与轴珠(3)滚动贴合,所述转轴(6)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动陵园景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室(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轴(6)的下端固定安装的圆柱端头(7),并且圆柱端头(7)的表面环周固定有复数个等距的直角限位板(8),且直角限位板(8)的直角面一侧铰接有水流驱动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释常宏
申请(专利权)人:释常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