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用药盒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98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学反应用药盒及其使用方法,其可以使在室及流路中移动的溶液的粘附性及渗透性相同,良好地进行送液。化学反应用药盒(1)上下层叠上层弹性体(11)和下层弹性体(12),在两个弹性体(11、12)之间设置多个室(21~25)及流路(26~29)。比下层弹性体(12)硬的基板(13)与下层弹性体12的下表面,通过下层弹性体(12)的下表面的凸部(121、122)和基板(13)的上表面的凹部(131、132)之间的嵌合而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对位于室或流路中的溶液进行送液而进行 化学反应的。
技术介绍
当前,在溶液的合成或溶解、检验、分离等处理中,通常利用试管或烧杯、移液管等。例如将物质A和物质B采集至试管或烧杯 等中,将其注入其他试管或烧杯等容器中,进行混合*搅拌等而制成 物质C。对由上述方式合成的物质C,进行例如发光、发热、变色、 颜色对比等的观察。或者对混合后的物质进行过滤或离心分离等,分 离抽取目标物质。另外,在溶解处理、例如利用有机溶液进行溶解等的处理中, 也使用试管或烧杯等玻璃器具进行,与检验处理的情况相同地,将被 试验物质和试剂等放入容器中,观察其反应结果。作为这种用途中使用的化学反应用药盒,例如存在以下的药盒在弹性体的背面形成向表面侧凹下的多个室和将这多个室相连的流 路,弹性体的背面与基板粘结,以密闭室及流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在该化学反应用药盒中,预先向室内注入试样或试剂等溶液, 通过从弹性体的表面侧按压滚柱,局部地使流路或反应室、或者这两 者变形,使位于该流路或反应室内的溶液移动,由此进行溶液的混合 或试剂的添加等。专利文献l:特开2005 — 037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在上述的这种化学反应用药盒中,弹性体例如是硅 橡胶等柔软的材质,基板由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较硬的塑料构成,向内部注入的溶液的粘附性或渗透性对于弹性体和基板来说不同,所 以会产生送液不良。另外,在将基板和弹性体粘结时,产生难以定位 或固定的问题,并且,在基板和弹性体粘结后,两者的分离变得困难, 难以重复利用 分别废弃。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 学反应用药盒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使在室及流路中移动的溶液的粘 附性或渗透性相等,良好地进行送液。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化学反应用药盒, 其至少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在内部具有收容溶液的多个室及连结多 个室的流路,通过从外部向上述弹性体施加外力,使位于上述室及流 路中的溶液移动或阻止其移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由上下层叠的至少二层构造构成,在上层弹性体和 下层弹性体之间设置上述多个室及流路, 该弹性体与硬质的基板表面接合。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化学反应用药盒,其至少一部分由弹 性体形成,在内部具有收容溶液的多个室及连结多个室的流路,通过 从外部向上述弹性体施加外力,使位于上述室及流路中的溶液移动或 阻止其移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由上下层叠的至少二层构造构成,在上层弹性体和 下层弹性体之间设置上述多个室及流路,在上述下层弹性体的下表面接合比上述弹性体硬的基板,该接 合通过下述的凹部和凸部之间嵌合进行,该凹部形成于上述下层弹性 体的下表面和上述基板的上表面之中的一个上,该凸部形成于另一个 上。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化学反应 用药盒中,上述凸部的直径比上述凹部大,在将上述凸部嵌合在上述 凹部中时,利用弹性变形力固定上述凸部和上述凹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化学反应用药盒中,上述凸部及上述凹部形成侧凹形状。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 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学反应用药盒中,上述凸部及上述凹部形成钩状。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 4的任意一项所 述的化学反应用药盒中,上述凸部及上述凹部形成带状。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 上述下层弹性体和上述基板可以相互分离。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 上述下层弹性体和上述基板通过二色成型而接合。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化学反应用药盒的使用方法,该化学 反应用药盒至少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在内部具有收容溶液的多个室 及连结多个室的流路,通过从外部向上述弹性体施加外力,使位于上 述室及流路中的溶液移动或阻止其移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由上下层叠的至少二层构造构成,在上层弹性体和 下层弹性体之间设置上述多个室及流路, 使该弹性体与硬质的基板表面接合,在实施溶液的化学反应后,废弃上述弹性体部分,重复利用上 述基板。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上层弹性体和下层弹性体之间设置多个室 及流路,所以溶液相对于上层弹性体及下层弹性体的粘附性或渗透性 相同,可以良好地进行送液。另外,在下层弹性体和硬质的基板接合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定位 及固定,并且可靠地进行固定。另外,在向弹性体的上表面施加外力 而使位于室及流路中的溶液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且顺利地送 液,而不会产生溶液积存。附图说明图i (a)是化学反应用药盒1的斜视图,(b)是化学反应用药 盒1的俯视图,(c)是沿剖断线I一I剖开化学反应用药盒1时的向视剖面图。图2是沿剖断线II一II剖开化学反应用药盒1时的向视剖面图, (a)是二层的弹性体11、 12与基板13接合前的状态,(b)是二层 的弹性体ll、 12与基板13接合后的状态。图3 (a)是下层弹性体12的仰视图,(b)是基板13的俯视图。图4 (a) (c)是表示滚柱14的动作的化学反应用装置100 的俯视图,(d)是沿剖断线IV —IV剖开时的向视剖面图。图5是沿剖断线II一II剖开化学反应用药盒3时的向视剖面图, (a)是二层的弹性体31、 32与基板33接合前的状态,(b)是二层 的弹性体31、 32与基板33接合后的状态。图6是沿剖断线II一II剖开化学反应用药盒4时的向视剖面图,(a) 是二层的弹性体41、 42与基板43接合前的状态,(b)是二层 的弹性体41、 42与基板43接合后的状态。图7 (a)是表示化学反应用药盒5中的二层的弹性体51、 52和 基板53接合前的状态的斜视图,(b)是(a)中的下层弹性体52 的仰视图,(c)是表示下层弹性体62的变形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图1 (a)是化学反应用药盒1的斜视图,(b)是化学反应用药 盒1的俯视图,(c)是沿剖断线I一I剖开化学反应用药盒1时的向 视剖面图,图2是沿剖断线II一II剖开化学反应用药盒1时的向视剖 面图,图2 (a)是二层的弹性体11、 12与基板13接合前的状态,(b) 是二层的弹性体11、 12与基板13接合后的状态。图3 (a)是 下层弹性体12的仰视图,(b)是基板13的俯视图,图4 (a) (c) 是表示滚柱14的动作的化学反应用装置100的俯视图,(d)是沿剖 断线IV — IV剖开时的向视剖面图。如图1 图4所示,化学反应用装置100具有药盒l,其在基 板13上层叠两层弹性体11、 12,并在这二层的弹性体(以下称为上层弹性体ll、下层弹性体12)之间,形成收容溶液的多个室21 25 及连结这些室21 25的流路26 29;以及滚柱14,其通过一边与弹 性体11的上表面接触一边进行移动,向弹性体11、 12施加外力而局 部地封堵流路26 29或室21 25、或者这两者,使位于被封堵的流 路26 29或室21 25中的溶液X、 Y移动。如图1所示,上层弹性体11及下层弹性体12,由具有弹性的 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硅氧橡胶或高分子材料以气密状构成, 形成与基板13相同尺寸的长方形平板状。此外,上层弹性体11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反应用药盒,其至少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在内部具有收容溶液的多个室及连结多个室的流路,通过从外部向上述弹性体施加外力,使位于上述室及流路中的溶液移动或阻止其移动,    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体由上下层叠的至少二层构造构成,在上层弹性体和下层弹性体之间设置上述多个室及流路,    该弹性体与硬质的基板表面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之内克守竹内信之田名网健雄片仓久雄
申请(专利权)人: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