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85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壳体底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内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镁铁蓄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筒、第一斜板、第二斜板、镁铁蓄热板、转动杆的配合作用,当活性炭在加热腔室内加热完成后,使得高温的活性炭落在放置腔室内,再将新的饱和炭通过进料口进入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之间,高温的活性炭的热量将热传递给新的饱和炭,使得新的饱和炭预加热到较高温度,预加热后的饱和炭可更加快速提高到需求温度,再重复进行操作,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利用再生后的活性炭的热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增加了活性炭的生产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的内部具有非常发达的孔隙结构,常常作为吸附剂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民生活中。但是,活性炭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吸附能力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吸附能力的问题,此时的活性炭被称为饱和炭。活性炭再生方法包括加热再生法、无机药剂再生法、有机溶剂再生法和湿式空气氧化法等,加热再生法是将饱和炭烘干后在850°C左右的再生炉内加热。但是使用加热再生法对饱和炭进行加热,活性炭需要较长是时间才可达到需要的温度,而再生后的活性炭有极高的温度,一般就直接放在外界环境中等待冷却之后包装,浪费了大量的热能,降低了活性炭的生产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加热再生法对饱和炭进行加热,活性炭需要较长是时间才可达到需要的温度,而再生后的活性炭有极高的温度,一般就直接放在外界环境中等待冷却之后包装,浪费了大量的热能,降低了活性炭的生产收益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壳体底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内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镁铁蓄热板,两个所述镁铁蓄热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下方设有放置腔室,所述加热筒内设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筒上下侧壁呈倒锥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加热筒上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加热筒下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上侧壁贯穿连接有呈L形设置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位于壳体上侧壁的两侧,所述转动杆贯穿加热筒的上下侧壁,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转动板抵在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板抵在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加热筒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两内侧壁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第二斜板,每个所述第二斜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滑动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侧与镁铁蓄热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电动直线导轨,每个所述电动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上,每个电动直线导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底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每个所述第二斜板固定连接在拉杆下端。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侧开设有移动槽,每个所述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呈椭圆形设置的握把,每个所述握把上设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匀喷涂在壳体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加热筒、第一斜板、第二斜板、镁铁蓄热板、转动杆的配合作用,当活性炭在加热腔室内加热完成后,使得高温的活性炭落在放置腔室内,再将新的饱和炭通过进料口进入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之间,高温的活性炭的热量将热传递给新的饱和炭,使得新的饱和炭预加热到较高温度,预加热后的饱和炭可更加快速提高到需求温度,再重复进行操作,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利用再生后的活性炭的热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增加了活性炭的生产收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中第一转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中第二转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第一斜板、3连接杆、4进料口、5第二斜板、6拉杆、7加热筒、8电动直线导轨、9壳体、10挡板、11转动杆、12第一通孔、13第一转动板、14滑动块、15镁铁蓄热板、16放置腔室、17盖板、18第二通孔、19第二转动板、20加热腔室、21圆孔、22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壳体9,壳体9底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壳体9底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17,壳体9内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镁铁蓄热板15,两个镁铁蓄热板15上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7,加热筒7下方设有放置腔室16,加热筒7内设有加热腔室20,加热筒7上下侧壁呈倒锥形向下倾斜设置,加热筒7上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2,加热筒7下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18,壳体9的上侧壁贯穿连接有呈L形设置的转动杆11,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10,两个挡板10位于壳体9上侧壁的两侧,转动杆11贯穿加热筒7的上下侧壁,转动杆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上均开设有圆孔21,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上的圆孔21不位于同一竖直空间,当转动杆11的上端握把转动到右侧水平时,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将第一通孔12与第二通孔18堵住;当转动杆11的上端握把转动到前侧水平时,第一转动板13上圆孔21对准第一通孔12,第二转动板19将第二通孔18堵住;当转动杆11的上端握把转动到后侧水平时,第二转动板19上圆孔21对准第二通孔18,第一转动板13将第一通孔12堵住,第一转动板13抵在第一通孔12的下方,第二转动板19抵在第二通孔18的下方,加热筒7内设有加热器22,壳体9的两侧设有进料口4,壳体9两内侧壁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第二斜板5,滑动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电动直线导轨8(其中电动直线导轨8属于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做详细赘述),每个电动直线导轨8固定连接在壳体9内侧壁上,每个电动直线导轨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4,每个滑动块14底侧固定连接有拉杆6,每个第二斜板5固定连接在拉杆6下端,启动电动直线导轨8,可带动滑动块14上下移动,滑动块14通过拉杆6可带动第二斜板5与第一斜板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斜板5与第一斜板2之间的物料移动,每个第二斜板5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每个连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2,第一斜板2与第二斜板5滑动连接在壳体9内侧壁侧与镁铁蓄热板15之间。每个支撑柱1的底侧开设有移动槽,每个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每个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缓冲弹簧可缓冲地面对装置的冲击力,多个万向轮呈对称设置,使得装置更加稳固,并且可以将装置快速稳定地移动,转动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呈椭圆形设置的握把,每个握把上设有防滑纹,呈椭圆形的设置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得工作者抓的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底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所述壳体(9)底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17),所述壳体(9)内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镁铁蓄热板(15),两个所述镁铁蓄热板(15)上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7),所述加热筒(7)下方设有放置腔室(16),所述加热筒(7)内设有加热腔室(20),所述加热筒(7)上下侧壁呈倒锥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加热筒(7)上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2),所述加热筒(7)下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18),所述壳体(9)的上侧壁贯穿连接有呈L形设置的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10),两个所述挡板(10)位于壳体(9)上侧壁的两侧,所述转动杆(11)贯穿加热筒(7)的上下侧壁,所述转动杆(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所述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上均开设有圆孔(21),所述第一转动板(13)抵在第一通孔(12)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板(19)抵在第二通孔(18)的下方,所述加热筒(7)内设有加热器(22),所述壳体(9)的两侧设有进料口(4),所述壳体(9)两内侧壁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第二斜板(5),每个所述第二斜板(5)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每个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2),所述第一斜板(2)与第二斜板(5)滑动连接在壳体(9)内侧壁侧与镁铁蓄热板(1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底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1),所述壳体(9)底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17),所述壳体(9)内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镁铁蓄热板(15),两个所述镁铁蓄热板(15)上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7),所述加热筒(7)下方设有放置腔室(16),所述加热筒(7)内设有加热腔室(20),所述加热筒(7)上下侧壁呈倒锥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加热筒(7)上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2),所述加热筒(7)下侧壁底端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18),所述壳体(9)的上侧壁贯穿连接有呈L形设置的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10),两个所述挡板(10)位于壳体(9)上侧壁的两侧,所述转动杆(11)贯穿加热筒(7)的上下侧壁,所述转动杆(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所述第一转动板(13)与第二转动板(19)上均开设有圆孔(21),所述第一转动板(13)抵在第一通孔(12)的下方,所述第二转动板(19)抵在第二通孔(18)的下方,所述加热筒(7)内设有加热器(22),所述壳体(9)的两侧设有进料口(4),所述壳体(9)两内侧壁通过滑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福运曹凌枫杨涛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易凯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