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伟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72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包括箱体和支撑脚,所述箱体的下方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脚,所述箱体的内部放置有水,所述箱体的左侧安装有除尘组件,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组件,所述箱体的上方左侧安装有排气管。该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通过箱体、水、滤网、进气管、排气管、胶层、电机、圆辊和气管之间的配合,使气体在进气管和排气管进行流通时,解决了现有技术大量水进行除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问题,通过第三转轴、转盘、进气管、L型杆、滑块、卡块、弹簧和滤网之间的配合,使转动转盘180度即可实现左右滤网工作位置的互换,解决了更换滤网时无法持续进行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
,具体为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风是指循环风沿一定路径不断循环流动的风流,一般出现在局部通风中,除尘装置俗称除尘器,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除尘装置的种类可以分为生物纳膜抑尘装置、云雾抑尘装置、云雾抑尘装置、布袋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脱硫除尘装置,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对循环风进行除尘,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大量水进行除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仍存在更换滤网时无法持续进行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量水进行除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仍存在更换滤网时无法持续进行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包括箱体和支撑脚,所述箱体的下方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脚,所述箱体的内部放置有水,所述箱体的左侧安装有除尘组件,所述箱体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下方安装有流通组件,所述箱体的右侧上方安装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组件,所述箱体的上方左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第二横板、滤网、单向阀、气管、卡块、L型杆、滑块、第三转轴、第三轴承、转盘、橡胶垫、弹簧和环形槽,所述气管安装在箱体的右侧内部中心,所述气管的下方内部固接有单向阀,所述气管的右侧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上方均与外界循环风相连通,所述第二横板的内部中心固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三轴承与进气管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横板的左右两侧内部放置有滤网,所述第三转轴的上方固接有转盘,所述第三转轴的下方外壁左右两侧均通过L型杆与滑块固定相连,所述滑块与第二横板滑动卡接,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加工在第二横板的内部,且环形槽与滑块均滑动卡接,所述滑块的上方中心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方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横板和卡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板的右侧内外两侧上下两端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第二横板相贴合,所述橡胶垫的外侧与进气管固定相连,所述流通组件包括进水管、第一横板、水孔、阀门和排水管,所述第一横板固接在箱体的内部上方,所述第一横板的内部下方加工有多个水孔,所述箱体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下方分别加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与箱体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外壁均安装有阀门,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转轴、第一轴承、框架、第一锥齿轮、胶层、圆辊、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和第二锥齿轮,所述圆辊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通过第二轴承与箱体转动相连,所述圆辊的外壁套接有胶层,左侧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方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箱体的左侧固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下方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与框架转动相连。优选的,所述环形槽为圆弧形槽。优选的,所述卡块与滑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通过箱体、水、滤网、进气管、排气管、胶层、电机、圆辊和气管之间的配合,使气体在进气管和排气管进行流通时,可受到滤网、水和胶层三重除尘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大量水进行除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问题,通过第三转轴、转盘、进气管、L型杆、滑块、卡块、弹簧和滤网之间的配合,使转动转盘180度即可实现左右滤网工作位置的互换,解决了更换滤网时无法持续进行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箱体、圆辊和第二转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箱体、滤网和第三转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卡块、弹簧和第三轴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箱体、水孔和第一横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除尘组件,201、电机,202、第一轴承,203、第一轴承,204、框架,205、第一锥齿轮,206、圆辊,207、胶层,208、第二转轴,209、第二轴承,210、第二锥齿轮,3、流通组件,301、进水管,302、第一横板,303、水孔,304、阀门,305、排水管,4、进气组件,401、第二横板,402、滤网,403、单向阀,404、气管,405、卡块,406、L型杆,407、滑块,408、第三转轴,409、第三轴承,410、转盘,411、橡胶垫,412、弹簧,413、环形槽,5、进气管,6、水,7、支撑脚,8、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和支撑脚7,箱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脚7,支撑脚7可对箱体1进行支撑,箱体1的内部放置有水6,箱体1内部的水6可用于除尘使用,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除尘组件2,箱体1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下方安装有流通组件3,箱体1的右侧上方安装进气管5,进气管5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组件4,箱体1的上方左侧安装有排气管8,外界循环风可通过进气管5和排气管8完成除尘的进出。进气组件4包括第二横板401、滤网402、单向阀403、气管404、卡块405、L型杆406、滑块407、第三转轴408、第三轴承409、转盘410、橡胶垫411、弹簧412和环形槽413,气管404安装在箱体1的右侧内部中心,箱体1可对气管404进行支撑,气管404的下方内部固接有单向阀403,单向阀403可避免气管404处的水6反灌,气管404的右侧安装有进气管5,进气管5的内部气体可通过气管404的内部,进气管5和排气管8的上方均与外界循环风相连通,第二横板401的内部中心固接有第三转轴408,第三转轴408可带动第二横板401进行转动,第三转轴408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三轴承409与进气管5转动相连,进气管5可通过第三轴承409对第三转轴408进行转动支撑,第二横板401的左右两侧内部放置有滤网402,滤网402的目数为200目,第三转轴408的上方固接有转盘410,转盘410可带动第三转轴408转动,第三转轴408的下方外壁左右两侧均通过L型杆406与滑块407固定相连,第三转轴408可通过L型杆406带动滑块407进行转动,滑块407的外侧设有环形槽413,环形槽413加工在第二横板401的内部,且环形槽413与滑块407均滑动卡接,环形槽413可限制滑块407的转动位置,滑块407的上方中心均设有卡块405,卡块405的上方均设有弹簧412,弹簧4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和支撑脚(7),所述箱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放置有水(6),所述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除尘组件(2),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下方安装有流通组件(3),所述箱体(1)的右侧上方安装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组件(4),所述箱体(1)的上方左侧安装有排气管(8),所述进气组件(4)包括第二横板(401)、滤网(402)、单向阀(403)、气管(404)、卡块(405)、L型杆(406)、滑块(407)、第三转轴(408)、第三轴承(409)、转盘(410)、橡胶垫(411)、弹簧(412)和环形槽(413),所述气管(404)安装在箱体(1)的右侧内部中心,所述气管(404)的下方内部固接有单向阀(403),所述气管(404)的右侧安装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和排气管(8)的上方均与外界循环风相连通,所述第二横板(401)的内部中心固接有第三转轴(408),所述第三转轴(408)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三轴承(409)与进气管(5)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横板(401)的左右两侧内部放置有滤网(402),所述第三转轴(408)的上方固接有转盘(410),所述第三转轴(408)的下方外壁左右两侧均通过L型杆(406)与滑块(407)固定相连,所述滑块(407)与第二横板(401)滑动卡接,所述滑块(407)的外侧设有环形槽(413),所述环形槽(413)加工在第二横板(401)的内部,且环形槽(413)与滑块(407)均滑动卡接,所述滑块(407)的上方中心均设有卡块(405),所述卡块(405)的上方均设有弹簧(412),所述弹簧(41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横板(401)和卡块(405)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板(401)的右侧内外两侧上下两端均设有橡胶垫(411),所述橡胶垫(411)与第二横板(401)相贴合,所述橡胶垫(411)的外侧与进气管(5)固定相连,所述流通组件(3)包括进水管(301)、第一横板(302)、水孔(303)、阀门(304)和排水管(305),所述第一横板(302)固接在箱体(1)的内部上方,所述第一横板(302)的内部下方加工有多个水孔(303),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下方分别加工有进水管(301)和排水管(305),所述进水管(301)和排水管(305)与箱体(1)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301)和排水管(305)的外壁均安装有阀门(304),所述除尘组件(2)包括电机(201)、第一转轴(202)、第一轴承(203)、框架(204)、第一锥齿轮(205)、胶层(206)、圆辊(207)、第二转轴(208)、第二轴承(209)和第二锥齿轮(210),所述圆辊(207)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二转轴(208),所述第二转轴(208)的外壁通过第二轴承(209)与箱体(1)转动相连,所述圆辊(207)的外壁套接有胶层(206),左侧所述第二转轴(208)的左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205),所述第一锥齿轮(205)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锥齿轮(210),所述第一锥齿轮(205)与第二锥齿轮(210)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10)的下方固接有第一转轴(202),所述箱体(1)的左侧固接有框架(204),所述框架(204)的内部下方固接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20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轴(20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一轴承(203)与框架(204)转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循环风环保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和支撑脚(7),所述箱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放置有水(6),所述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除尘组件(2),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方和右侧下方安装有流通组件(3),所述箱体(1)的右侧上方安装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组件(4),所述箱体(1)的上方左侧安装有排气管(8),所述进气组件(4)包括第二横板(401)、滤网(402)、单向阀(403)、气管(404)、卡块(405)、L型杆(406)、滑块(407)、第三转轴(408)、第三轴承(409)、转盘(410)、橡胶垫(411)、弹簧(412)和环形槽(413),所述气管(404)安装在箱体(1)的右侧内部中心,所述气管(404)的下方内部固接有单向阀(403),所述气管(404)的右侧安装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和排气管(8)的上方均与外界循环风相连通,所述第二横板(401)的内部中心固接有第三转轴(408),所述第三转轴(408)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三轴承(409)与进气管(5)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横板(401)的左右两侧内部放置有滤网(402),所述第三转轴(408)的上方固接有转盘(410),所述第三转轴(408)的下方外壁左右两侧均通过L型杆(406)与滑块(407)固定相连,所述滑块(407)与第二横板(401)滑动卡接,所述滑块(407)的外侧设有环形槽(413),所述环形槽(413)加工在第二横板(401)的内部,且环形槽(413)与滑块(407)均滑动卡接,所述滑块(407)的上方中心均设有卡块(405),所述卡块(405)的上方均设有弹簧(412),所述弹簧(41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横板(401)和卡块(405)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板(401)的右侧内外两侧上下两端均设有橡胶垫(411),所述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达
申请(专利权)人:梁伟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