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71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有效的解决了喷雾风机噪声大的问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包括外筒、内筒、电机和喷雾水环,外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流器、直筒和锥筒,内筒与外筒同轴设置,电机设置在内筒内部,电机端部连接有风叶,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长度不同,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绕内筒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总数与风叶数量为互质数,锥筒端部安装有喷雾水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计独特的导流板,喷雾时风阻较小,在提高产品效率的情况下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
本装置涉及环保除尘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使用的风送式喷雾风机大都是采用中高速轴流配套加压锥筒组成,为使出风口风速均匀,在风筒内增加导流板,在实现导流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风道阻力,产生了尖锐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有效的解决了喷雾风机噪声大的问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包括外筒、内筒、电机和喷雾水环,外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流器、直筒和锥筒,内筒与外筒同轴设置,电机设置在内筒内部,电机端部连接有风叶,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长度不同,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绕内筒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总数与风叶数量为互质数,锥筒端部安装有喷雾水环。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流器端部设有位于风叶外部的保护网。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位于出风口一端为锯齿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喷雾水环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嘴。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计独特的导流板,喷雾时风阻较小,在提高产品效率的情况下降低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二。图3是本技术去掉保护网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内部剖面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可知,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包括外筒、内筒1、电机2和喷雾水环9,外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流器3、直筒4和锥筒5,内筒1与外筒同轴设置,电机2设置在内筒1内部,电机2端部连接有风叶6,内筒1和外筒套接,两者之间形成风道,内筒1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将风道分隔,每个风道内的气流束流速相等,使得在风叶6加速下进入的风垂直输出,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的长度不同,在不影响导流效果的情况下,大大的降低了气流阻力,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绕内筒1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的总数与风叶6数量为互质数,避免了风叶6与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在气流作用下产生共振,大大降低了因共振产生的噪声,锥筒5端部安装有喷雾水环9,高速气流带动喷雾水环9喷出的水雾,对下一的环境进行远距离降温、除尘。为了避免被风叶6损伤,所述的集流器3端部设有位于风叶6外部的保护网10,避免从外部触碰到风叶6而引起刮伤。为了降低噪声,所述的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位于出风口一端为锯齿状结构,能够将锥筒5外部高速气流造成的较大涡流打散成小涡流,从而降低噪声。为了方便使用,所述的喷雾水环9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嘴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长短不一且均匀设置的导流板结构,降低了在高速气流流通时的阻力,从而起到降噪的目的;2)导流板尾部的锯齿结构,消除高速气流由于涡流现象产生的噪声;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作用,起到降噪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1)、电机(2)和喷雾水环(9),外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流器(3)、直筒(4)和锥筒(5),内筒(1)与外筒同轴设置,电机(2)设置在内筒(1)内部,电机(2)端部连接有风叶(6),内筒(1)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的长度不同,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绕内筒(1)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的总数与风叶(6)数量为互质数,锥筒(5)端部安装有喷雾水环(9)。/n

【技术特征摘要】
1.远程风送式喷雾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1)、电机(2)和喷雾水环(9),外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流器(3)、直筒(4)和锥筒(5),内筒(1)与外筒同轴设置,电机(2)设置在内筒(1)内部,电机(2)端部连接有风叶(6),内筒(1)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的长度不同,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绕内筒(1)均匀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7)和第二导流板(8)的总数与风叶(6)数量为互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雨李庆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郑通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