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61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垃圾分类转运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垃圾中转站占用人工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占用地表面积多、效率低、未设置分类垃圾箱以及环境不密闭导致垃圾散发的气味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传感器单元,采集垃圾转运箱的类别和垃圾量以及垃圾中转箱的类别和剩余容量;垃圾中转箱存放对应类别的垃圾;垃圾转运控制系统,基于获取的信息生成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以及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垃圾中转机构,根据指令进行垃圾转入或转出;轨道循环单元,根据指令进行垃圾中转箱的传输;垃圾中转口,作为垃圾转入或转出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占地少,对环境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垃圾分类转运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垃圾处理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垃圾处理从居民区垃圾桶到最终的垃圾处理厂要经过集散中转的环节,如何做到环保、快捷、智能自动化的中转,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垃圾中转站,绝大部分都是由垃圾车把居民区的垃圾统一运送到中转站之后,倒入中转站中更大容积的垃圾中转箱,然后经过压缩处理将垃圾中转箱装满,最后再运送到综合的垃圾处理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目前的垃圾中转站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垃圾中转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还是人工手动完成,需要人工较多,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其次,随着城市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在城市中大量增建垃圾中转站已势在必行,然而现有的垃圾中转站主要设立于地面的建筑中,占用面积大,与可用征地紧缺的现实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再其次,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环境不密闭,垃圾散发的气味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最后,现有很多垃圾中转站并未设置分类垃圾箱,垃圾转运车转运的垃圾不分类别地混装在一起,给后续垃圾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现有垃圾中转站占用人工量大、自动化程度低、占用地表面积多、效率低、未设置分类垃圾箱以及环境不密闭导致垃圾散发的气味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该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传感器单元、垃圾中转箱、垃圾转运控制系统、垃圾中转机构、垃圾中转口、轨道循环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采集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箱标志图像、垃圾量以及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所述垃圾中转箱,用于存放对应类别的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中的待转入垃圾;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所述垃圾箱标志图像对应的垃圾类别,并结合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量、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以及输入的垃圾中转命令,生成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以及生成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轨道循环单元;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依据所述垃圾转入控制指令将垃圾中转车上垃圾转运箱中的垃圾从垃圾中转口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还用于依据所述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将所述垃圾中转箱从垃圾中转口转移至垃圾运输车;所述轨道循环单元,依据所述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将相应的垃圾中转箱传输至垃圾中转口。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还设置有物联网追踪装置;所述物联网追踪装置,包括第一追踪装置、第二追踪装置;所述第一追踪装置设置于垃圾转运箱;所述第二追踪装置设置于垃圾中转箱;所述第一追踪装置,在转运各垃圾桶的垃圾时,获取当前垃圾转运箱转运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并存储;在将所述垃圾转运箱的垃圾转入垃圾中转箱时,将所述各垃圾桶位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垃圾中转箱的第二追踪装置,并清除所述第一追踪装置中存储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所述第二追踪装置,在所述垃圾转运箱转运的垃圾转入垃圾中转箱时,获取第一追踪装置发送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以及当前垃圾转运箱编号、转入时间并存储;在将所述垃圾中转箱的垃圾转入垃圾处理站后,清除所述第二追踪装置中存储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以及垃圾转运箱编号、转入时间;其中,所述各垃圾桶位置信息包括各垃圾桶所在小区名称、各垃圾桶在小区中的位置编码和各垃圾桶对应的垃圾转运时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垃圾中转机构还设置有垃圾压缩装置;在将垃圾中转车上的垃圾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后,通过所述垃圾压缩装置进行垃圾中转箱中垃圾的初步压缩。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垃圾中转口还设置有密封盖板;在所述垃圾中转机构将垃圾中转车上的垃圾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或将所述垃圾中转箱转移至垃圾运输车后,通过所述密封盖板进行所述垃圾中转口的密封。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类别传感器、第一容量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和第二容量传感器;所述类别传感器、第一容量传感器,分别用于获取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箱标志图像、垃圾量;所述颜色传感器、第二容量传感器,分别用于获取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量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垃圾中转机构包括支撑装置、运动机构、抓取机构、翻转机构、动力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固定以及支撑所述运动机构、抓取机构、翻转机构、动力装置;所述运动机构,依据所述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带动所述抓取机构和翻转机构运动到指定位置;所述抓取机构,依据所述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抓取相应的垃圾转运箱或垃圾中转箱;所述翻转机构,用于进行所述垃圾转运箱的翻转,将所述垃圾转运箱中的垃圾转移至相应的垃圾中转箱;所述动力装置,用于为所述运动机构、抓取机构、翻转机构提供动力。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控制器、显示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获取垃圾中转命令;所述垃圾中转命令包括垃圾转入命令、垃圾转出命令;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所述垃圾箱标志图像对应的垃圾类别,并结合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发送的垃圾中转命令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量、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生成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以及生成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轨道循环单元;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内的垃圾中转箱的数量、类别以及各垃圾中转箱的实时容量;还用于显示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的各按钮状态;还用于显示所述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内的实时通风状态以及各执行机构、电源的状态。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垃圾转运控制系统、垃圾中转机构、垃圾中转口、轨道循环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该方法包括:步骤S10,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获取垃圾中转命令,若为垃圾转入命令,则跳转步骤S20;若为垃圾转出命令,则跳转步骤S50;步骤S20,垃圾转运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单元获取垃圾转运箱的垃圾箱标志图像并通过预设的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所述垃圾箱标志图像对应的垃圾类别,结合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量、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选择相应的垃圾中转箱,并生成垃圾转入控制指令发送至垃圾中转机构以及生成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发送至轨道循环单元;步骤S30,轨道循环单元将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传感器单元、垃圾中转箱、垃圾转运控制系统、垃圾中转机构、垃圾中转口、轨道循环单元;/n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采集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箱标志图像、垃圾量以及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n所述垃圾中转箱,用于存放对应类别的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中的待转入垃圾;/n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所述垃圾箱标志图像对应的垃圾类别,并结合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量、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以及输入的垃圾中转命令,生成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以及生成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轨道循环单元;/n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依据所述垃圾转入控制指令将垃圾中转车上垃圾转运箱中的垃圾从垃圾中转口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还用于依据所述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将所述垃圾中转箱从垃圾中转口转移至垃圾运输车;/n所述轨道循环单元,依据所述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将相应的垃圾中转箱传输至垃圾中转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包括传感器单元、垃圾中转箱、垃圾转运控制系统、垃圾中转机构、垃圾中转口、轨道循环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采集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箱标志图像、垃圾量以及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
所述垃圾中转箱,用于存放对应类别的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中的待转入垃圾;
所述垃圾转运控制系统,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识别方法获取所述垃圾箱标志图像对应的垃圾类别,并结合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量、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以及输入的垃圾中转命令,生成垃圾转入控制指令或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以及生成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轨道循环单元;
所述垃圾中转机构,依据所述垃圾转入控制指令将垃圾中转车上垃圾转运箱中的垃圾从垃圾中转口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还用于依据所述垃圾转出控制指令将所述垃圾中转箱从垃圾中转口转移至垃圾运输车;
所述轨道循环单元,依据所述轨道循环控制指令将相应的垃圾中转箱传输至垃圾中转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还设置有物联网追踪装置;
所述物联网追踪装置,包括第一追踪装置、第二追踪装置;所述第一追踪装置设置于垃圾转运箱;所述第二追踪装置设置于垃圾中转箱;
所述第一追踪装置,在转运各垃圾桶的垃圾时,获取当前垃圾转运箱转运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并存储;在将所述垃圾转运箱的垃圾转入垃圾中转箱时,将所述各垃圾桶位置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垃圾中转箱的第二追踪装置,并清除所述第一追踪装置中存储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追踪装置,在所述垃圾转运箱转运的垃圾转入垃圾中转箱时,获取第一追踪装置发送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以及当前垃圾转运箱编号、转入时间并存储;在将所述垃圾中转箱的垃圾转入垃圾处理站后,清除所述第二追踪装置中存储的各垃圾桶位置信息以及垃圾转运箱编号、转入时间;
其中,所述各垃圾桶位置信息包括各垃圾桶所在小区名称、各垃圾桶在小区中的位置编码和各垃圾桶对应的垃圾转运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机构还设置有垃圾压缩装置;
在将垃圾中转车上的垃圾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后,通过所述垃圾压缩装置进行垃圾中转箱中垃圾的初步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中转口还设置有密封盖板;
在所述垃圾中转机构将垃圾中转车上的垃圾转移至所述垃圾中转箱或将所述垃圾中转箱转移至垃圾运输车后,通过所述密封盖板进行所述垃圾中转口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类别传感器、第一容量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和第二容量传感器;
所述类别传感器、第一容量传感器,分别用于获取垃圾中转车运输的垃圾转运箱的垃圾箱标志图像、垃圾量;
所述颜色传感器、第二容量传感器,分别用于获取垃圾中转箱的垃圾类别、剩余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垃圾分类转运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铁城耿耀锋孙艺桐张翼唐赛董瑞站王继群闫虎生张文兵郭勇陈广哲苗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鸿程嘉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