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59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保温板安装领域,涉及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包括保温板、柔性材料及紧固件,所述保温板设有多块,保温板之间通过扣合结构拼接而成,相邻的保温板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每块保温板均通过紧固件与液罐表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保温板连接结构,保留了保温板原有的物理性能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保温板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保温性能。主要通过木制紧固件的固定和连接处结构上的扣合使保温板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在其中一块板的连接处加工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使在剧烈的温差下保温板连接处的热应力大大减小。同时能够吸收变形,有效防止保温板因热应力影响产生的断裂和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温板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等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减少罐体或者建筑物外保温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其保温性能。保温板在贴设时需要将其在背部涂上粘合材料,然后将保温板一块一块固定到罐壁上,由于粘合材料过多,容易在两两保温板间隙中挤出,并形成隆起部位,因此会有以下两个问题产生:1、两两保温板之间不能紧实的贴靠,贴设时多片保温板不能保持平行。2、间隙部位需要将部分隆起的粘合材料擦除,还要将间隙中涂勾缝剂填充。也有一些用工字结构的连接件,采用这种连接件虽然能解决以上的问题,但是其连接方式不合理,其贴设原理如下:1、在罐体表面敷上黏贴剂,将左右两片保温板插在连接件上,将三者同时黏在罐体上。2、下一步将连接件插入上一块保温板的侧部,然后再插入下一块保温板,以此连续贴设。采用这种方式连接保温板会有如下问题:其一是当上一块保温板贴好以后再插接连接件会使保温板的一侧隆起,影响其平整度,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当保温板贴好以后连接件的插入会使下部的黏贴剂向内推挤,使保温板的基本平整度产生影响。其二是由于粘合剂的问题使工程无法间断,因为间断工程时间一长粘合剂就会干化,因此连接件不好插入。中国专利CN210529967U公布了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应用在建筑保温板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保温板、与第一保温板相对的第二保温板,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连接孔,相对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孔内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沿周缘均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块,连接孔的孔壁上对称开设有供两个定位块插入的滑槽A,连接孔的孔壁且位于滑槽的槽底沿周缘开设有供定位块转入的定位槽;仅通过两个连接杆便可将两个保温板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保证了两个保温板之间的结构强度。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连接方式不利于操作,而且若出现问题,维护不方便。中国专利CN209989967U公布了种保温板连接结构。所述保温板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块、安装板和两个保温板;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安装块的两侧,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于所述安装块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一侧之间;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设置于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槽的内壁的顶部。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连接方式不利于操作,而且若出现问题,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板连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保温板连接不合理,通过提高结构的合理性增加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板连接结构同时能防止保温板在剧烈温差情况下因热胀冷缩而变形产生的连接处断裂甚至掉落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板连接结构主要由保温板、柔性材料、密封胶带以及紧固件和螺栓五部分所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包括保温板、柔性材料及紧固件,所述保温板设有多块,保温板之间通过扣合结构拼接而成,相邻的保温板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每块保温板均通过紧固件与液罐表面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板为矩形结构或正方形结构,所述保温板有四个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相邻,第三侧边为第一侧边的相对侧,第四侧边为第二侧边的相对侧;相邻保温板对接时,其中一块保温板的第一侧边与另一块保温板的第三侧边扣合连接,其中一块保温板的第二侧边与另一块保温板的第四侧边扣合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其中一块保温板,在所述保温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设置有柔性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形状相同,所述保温板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形状相同,所述保温板的第一侧边的形状包括两段相平行的斜边,两段相平行的斜边之间形成一凸起与一凹槽,所述凸起的形状能够嵌入凹槽内,这样,相邻保温板对接时,其中一块保温板的第一侧边与另一块保温板的第三侧边能够实现扣合连接,其中一块保温板的第二侧边与另一块保温板的第四侧边能够实现扣合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保温板对接面表面还设置有密封胶带,所述密封胶带盖住相邻保温板的对接处以及覆盖住柔性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材料为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液罐表面上焊接有螺栓,所述紧固件与螺栓的配合实现了保温板与液罐表面之间的连接。将螺栓由电阻焊焊接在液罐表面,对于原有的液罐钢板强度造成的影响近乎于无。同时电阻焊施工方便,速度快,质量可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的四周涂上有用于保证气密性的密封胶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为木质紧固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保温板的中心位置。本专利技术在两块保温板的连接处,通过结构上的扣合用以固定连接。保温板接缝处的表面贴上密封胶带,在其中一块保温板的连接处加工一定的柔性材料,固定方式上,保温板的中心通过紧固件加以固定,紧固件与罐体表面通过螺栓加以配合连接,配合处四周加工柔性材料,木制紧固件四周涂上密封胶水用以保证气密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验证。第一对于保温板在低温循环中模拟的有限元应力分析。第二应用实际模型加速冷却实验来模拟罐体在极端情况下的所遭受的应力。结果证明本申请的保温板连接结构在受力以及保温方面均达到标准要求。本专利技术利用保温板连接结构,保留了保温板原有的物理性能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保温板连接的稳定性以及保温性能。主要通过木制紧固件的固定和连接处结构上的扣合使保温板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在其中一块板的连接处加工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使在剧烈的温差下保温板连接处的热应力大大减小。同时能够吸收变形,有效防止保温板因热应力影响产生的断裂和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使用范围广:可适用于装载各种具有保温层的液罐和燃料罐,也可根据不同形状的液罐和燃料罐做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时改变紧固件与加工面的连接方式,可用于墙体等其它地方的保温。二、安全可靠:通过多次的模拟冷却循环以及有限元的分析,可确保该方案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状况下。设有双重保护,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三、维护检修:如若部分出现受损,可随时在原有表面以简易程序使用丁基胶带或者密封胶直接进行修补。四、方便连接:原有工字形连接方式,由于粘合剂的问题使工程无法间断,因为间断工程时间一长粘合剂就会干化,因此连接件不好插入。本申请的结构在安装时的时间连续性上没有限制。五、节约成本:相对于一些现存的需要三层保温板相对错开拼接的保温方式,该创新在保证一定保温性能的同时只需要一层保温板,这不仅可以节省所需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3)、柔性材料(2)及紧固件(4),所述保温板(3)设有多块,保温板(3)之间通过扣合结构拼接而成,相邻的保温板(3)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2),每块保温板(3)均通过紧固件(4)与液罐表面(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3)、柔性材料(2)及紧固件(4),所述保温板(3)设有多块,保温板(3)之间通过扣合结构拼接而成,相邻的保温板(3)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2),每块保温板(3)均通过紧固件(4)与液罐表面(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温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为矩形结构或正方形结构,所述保温板(3)有四个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相邻,第三侧边为第一侧边的相对侧,第四侧边为第二侧边的相对侧;相邻保温板(3)对接时,其中一块保温板(3)的第一侧边与另一块保温板(3)的第三侧边扣合连接,其中一块保温板(3)的第二侧边与另一块保温板(3)的第四侧边扣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温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其中一块保温板(3),在所述保温板(3)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设置有柔性材料(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温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形状相同,所述保温板(3)的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形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颖潇
申请(专利权)人:悌埃深冷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