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93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堆放用装置包括基础底座和标准支座,基础底座和标准支座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支脚,基础底座的两个支脚之间、及标准支座的两个支脚之间均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板,升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基础底座的两个支脚为可升降结构;基础底座位于标准支座的下方,标准支座的支脚安装在基础底座的卡槽内;其通过限制木方的位置,将上下层木方限制在一条直线上,保证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力均匀,不会造成构件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缝;其具有升降功能,能够适用于多种厚度规格的叠合板构件,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在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各地的建筑行业都在进行转型和升级,二装配式建筑为其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推广最多,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适用于高层住宅,由于发展住宅产业化的需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堆放是构件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构件生产出来之后需要先堆放在生产场地,运输过程中要堆放在运输车辆上面,运到工地后要堆放在施工现场。因此,构件堆放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构件的质量,目前大多数叠合板的堆放形式都是用木方垫在叠合板下面,由于木方摆放比较随意,且多数情况下上下层木方不能呈一条直线,这就导致叠合板在自重及上层构件的压力之下,造成叠合板内力不均匀,或者有些地方出现应力集中,叠合板出现裂缝,影响观感,甚至运输到工地上之后,验收不通过,导致构件退厂,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能够保证上下层木方成一条直线,叠合板堆放过程中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应力集中,而且,该装置具有高度调节功能,能够适用于多重厚度规格的叠合板堆放,且该装置自身不承担构件的重力作用,全部由木方自身承担,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构件变形而导致构件出现裂缝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包括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支脚(3),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之间、及标准支座(2)的两个支脚(3)之间均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板(4),升降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5);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为可升降结构;基础底座(1)位于标准支座(2)的下方,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基础底座(1)的卡槽(5)内。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标准支座(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上面的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内。还可以优选的是,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的所述可升降结构为连接在其支脚(3)上的纵向的升降螺栓(6)。还可以优选的是,标准支座(2)的支脚(3)上设置有与基础底座(1)或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匹配的企口(7)。还可以优选的是,卡槽(5)由四周钢板(8)依次连接构成矩形槽。还可以优选的是,升降板(4)通过纵向的螺杆(9)连接在两个支脚(3)之间,螺杆(9)的端部连接有旋钮(10)。还可以优选的是,升降板(4)上面设置由承托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2)用的木方(1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进行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2)堆放时,将四个基础底座(1)呈两排两列地放置在地面上;第二步,将每行或每列的两个基础底座(1)的升降板(4)上摆放木方(11);第三步,根据叠合板的厚度,调整基础底座(1)两侧的升降螺栓(6),以调节基础底座(1)的高度;第四步,将一层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2)堆放在基础底座(1)的木方(11)上,然后调整基础底座(1)的升降板(4);第五步,将四个标准支座(2)的支脚(3)分别伸入到四个基础底座(1)的卡槽(5)内,将每行或每列的两个标准支座(2)的升降板(4)上摆放木方(11);第六步,将二层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2)堆放在标准支座(2)的木方(11)上。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第六步后,第七步,再将四个上面的标准支座(2)的支脚(3)分别伸入到四个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内,将每行或每列的两个上面的标准支座(2)的升降板(4)上摆放木方(11);第八步,将三层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2)堆放在上面的标准支座(2)的木方(11)上。还可以优选的是,第八步后,重复第七步和第八步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限制木方的位置,将上下层木方限制在一条直线上,保证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力均匀,不会造成构件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缝;其具有升降功能,能够适用于多种厚度规格的叠合板构件,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基础底座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标准底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基础底座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标准支座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标准支座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升降螺栓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升降螺栓下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基础底座与标准支座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的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堆放示意图。图中,1为基础底座,2为标准底座,3为支脚,4为升降板,5为卡槽,6为升降螺栓,7为企口,8为四周钢板,9为螺杆,10为旋钮,11为木方,12为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3为连接板,14为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请见图1至图5,包括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支脚3,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之间、及标准支座2的两个支脚3之间均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板4,升降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5;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为可升降结构;基础底座1位于标准支座2的下方,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基础底座1的卡槽5内。本实施例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其通过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的组合结构,其具有高度调节功能,能够适用于多重厚度规格的,且该装置自身不承担构件的重力作用,全部由木方自身承担,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构件变形而导致构件出现裂缝的情况。本实施例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还可以进一步的,请见图6和图7,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的所述可升降结构为连接在其支脚3上的纵向的升降螺栓6。还可以进一步的,请见图8,标准支座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上面的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内。还可以进一步的,标准支座2的支脚3上设置有与基础底座1或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匹配的企口7。还可以进一步的,卡槽5由四周钢板8依次连接构成矩形槽。还可以进一步的,升降板4通过纵向的螺杆9连接在两个支脚3之间,螺杆9的端部连接有旋钮10。还可以进一步的,升降板4上面设置由承托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12用的木方11。其能够保证上下层木方11呈一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包括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其特征在于,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支脚(3),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之间、及标准支座(2)的两个支脚(3)之间均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板(4),升降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5);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为可升降结构;基础底座(1)位于标准支座(2)的下方,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基础底座(1)的卡槽(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包括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其特征在于,基础底座(1)和标准支座(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支脚(3),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之间、及标准支座(2)的两个支脚(3)之间均设置有可升降的升降板(4),升降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槽(5);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为可升降结构;基础底座(1)位于标准支座(2)的下方,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基础底座(1)的卡槽(5)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标准支座(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上面的标准支座(2)的支脚(3)安装在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础底座(1)的两个支脚(3)的所述可升降结构为连接在其支脚(3)上的纵向的升降螺栓(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标准支座(2)的支脚(3)上设置有与基础底座(1)或下面的标准支座(2)的卡槽(5)匹配的企口(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槽(5)由四周钢板(8)依次连接构成矩形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构件运输堆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板(4)通过纵向的螺杆(9)连接在两个支脚(3)之间,螺杆(9)的端部连接有旋钮(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板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磊王磊苏禹竹杜艳艳荆丽梅丛瑗李兴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