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509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罐。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的壳体,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在上述壳体形成有: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在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方形成的下积存室和从上述下积存室向上方延伸且与上述大气开放口连通的上积存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为2017年3月27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0187484.9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罐”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通过液体注入口补充液体的罐。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打印机,其具备能够补充墨液的罐和将从该罐供给的墨液从喷嘴喷出而向纸张记录图像的记录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51306号公报)。当罐内的墨液被消耗后,使用者能够从罐的液体注入口补充积存于瓶的墨液。在罐设有用于将罐内的压力维持成大气压的大气开放口。通常,大气开放口设置在使用姿势下的罐的上部。另外,已知有将内部分隔成多个空间的罐。在这样的罐中,即使假设由于运输、捆包等理由而导致罐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在多个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中,与大气开放口相连的连通口或连通路有时也会位于该一部分空间的上部。这种情况下,积存于该一部分空间的墨液不会从大气开放口漏出。即,即使假设由于运输、捆包等理由而导致罐成为倒立状态或倾斜状态,也能够使从大气开放口漏出的墨液仅限于多个空间中的一部分空间内的墨液。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n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的壳体,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n在上述壳体形成有:/n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n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n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n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n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n上述第一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表面的第一面,/n上述第二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下积存室的上表面的第二面,/n上述连通口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31 JP 2016-0736401.一种罐,安置于具有液体消耗部的装置,其中,
具备具有第一隔离壁及第二隔离壁的壳体,该第一隔离壁划定积存液体的第一积存室,该第二隔离壁划定积存上述液体的第二积存室,
在上述壳体形成有:
液体注入口,向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注入上述液体;
连通口,将上述第一积存室与上述第二积存室连通;
大气开放口,将上述第二积存室与上述罐的外部连通;及
液体流出口,使积存于上述第一积存室及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上述液体朝向上述液体消耗部流出,
在上述罐的使用姿势下,
上述第一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表面的第一面,
上述第二隔离壁具有形成上述下积存室的上表面的第二面,
上述连通口形成于上述第一面及上述第二面,
上述液体流出口形成于上述第二积存室的下部,
上述连通口位于比上述液体流出口靠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其中,
上述第二积存室具有在上述第一积存室的下方形成的下积存室和从上述下积存室向上方延伸且与上述大气开放口连通的上积存室,
上述第一面以使上述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的方式倾斜,
上述第二面以使上述连通口的位置成为最下端且使上述下积存室与上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洋白野太一川越政子刑部吉记神谷将孝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