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45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混凝土;步骤二:将上模与下模分别安装到上合腔与下合腔内;步骤三:清理模具,将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的成型面清理干净、同时将上模与下模接触的位置清理干净,而后在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成型面涂覆一层脱模剂;步骤四:在下模的模腔内放置定型钢;步骤五:上合腔与下合腔预合模,对合模后的上合腔与下合腔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步骤六:上模与下模合模,而后将预先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至模具模腔内,同时上模与下模持续向中部合拢实现保压定型;步骤六:将保压定型后的混凝土构件脱模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及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高架桥梁、地铁盾构管片、PC预制构件等。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工艺包括机械振捣、附着气动振捣、电磁振捣以及平台振捣等方式。但是目前所市面上生产的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紧密度较差,且生产成本较高,且在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过程中容易与空气接触,使得生产出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内部和表面形成气泡,混凝土硬化后,未被破坏的气泡形成孔隙,对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和外观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混凝土;步骤二:将上模与下模分别安装到上合腔与下合腔内;步骤三:清理模具,将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的成型面清理干净、同时将上模与下模接触的位置清理干净,而后在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成型面涂覆一层脱模剂;步骤四:在下模的模腔内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制备混凝土;/n步骤二:将上模与下模分别安装到上合腔与下合腔内;/n步骤三:清理模具,将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的成型面清理干净、同时将上模与下模接触的位置清理干净,而后在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成型面涂覆一层脱模剂;/n步骤四:在下模的模腔内放置定型钢;/n步骤五:上合腔与下合腔预合模,对合模后的上合腔与下合腔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n步骤六:上模与下模合模,而后将预先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至模具模腔内,同时上模与下模持续向中部合拢实现保压定型;/n步骤六:将保压定型后的混凝土构件脱模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混凝土;
步骤二:将上模与下模分别安装到上合腔与下合腔内;
步骤三:清理模具,将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的成型面清理干净、同时将上模与下模接触的位置清理干净,而后在上模的模腔、下模的模腔成型面涂覆一层脱模剂;
步骤四:在下模的模腔内放置定型钢;
步骤五:上合腔与下合腔预合模,对合模后的上合腔与下合腔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
步骤六:上模与下模合模,而后将预先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至模具模腔内,同时上模与下模持续向中部合拢实现保压定型;
步骤六:将保压定型后的混凝土构件脱模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制备混凝土时需进行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上合腔与下合腔内部真空度为-0.03~-0.0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保压定型的时间为30-5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亮张鹏超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中民住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