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44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属于按摩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提高肩部的按摩效果的问题。本卧式肩部按摩机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椭圆架,椭圆架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下壳体侧壁上,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方,下壳体和上壳体内部均开设有孔腔,下壳体内壁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端固定在上壳体的内壁上,下壳体内壁上固定有软垫,上壳体内部开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置有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上壳体内壁上固定有皮垫;本卧式肩部按摩机通过第一按摩机构与支撑抵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颈肩处的肱二头肌肌腱进行挤压按摩,缓解肱二头肌肌腱的酸疼,达到按摩的目的,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
本技术属于按摩器械
,涉及一种按摩机,特别是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上班族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多,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加班,导致越来越多人有颈肩问题,然而颈肩问题会导致颈肩部位的肌肉变硬、关节不够灵活,使人感到疲乏劳累、情绪低迷,大大影响上班族的工作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颈肩疼痛等问题也成为诸多上班族重视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出现许多针对颈肩按摩的产品,多为手持式和流行的按摩椅,手持式产品使用过程中都比较麻烦,体验较差,而按摩椅则需要人体坐立为条件,此时人体的脊椎仍处于受力阶段,颈肩处无法达到放松状态,这就导致按摩的效果不佳,此外,人体颈肩部的肱二头肌肌腱具有一定的弧度,而往往肱二头肌肌腱处最容易产生疼痛感,现有的产品无法贴合此处,这就导致对肩部的按摩不充分,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肩部的按摩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椭圆架,椭圆架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下壳体侧壁上,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方,下壳体和上壳体内部均开设有孔腔,下壳体内壁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端固定在上壳体的内壁上,下壳体内壁上固定有软垫,上壳体内部开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置有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上壳体内壁上固定有皮垫。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向上带动上壳体抬起,使用者面朝下将头伸入按摩机内,并将头部放置在椭圆架上,此时,人体胸部放置在软垫上,肩部的肱二头肌肌腱处抵在支撑抵块上,再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上壳体下降,第一按摩机构接触肱二头肌肌腱处,以及软垫接触人体后肩部,启动第一按摩机构,再配合上支撑抵块挤压肱二头肌肌腱,进而按摩肩部的肌腱部位,大大缓解了肩部的疼痛,同时启动第二按摩机构,对人体肩部的穴位进行按压,能够进一步缓解肩部的疼痛。上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开槽,上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通槽。采用以上结构,开槽方便人体脖子穿出整个按摩机,第一通孔用来固定第一按摩机构,通槽对第二按摩机构起到限位作用。下壳体内壁上固定有支撑抵块,支撑抵块上具有斜坡,斜坡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凸点。采用以上结构,支撑抵块能够抵住位于肩部的肱二头肌肌腱,第一凸点配合上第一按摩机构能够更好的刺激肱二头肌肌腱,增强按摩效果。第一按摩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转轴,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腔室内壁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轴承穿过第一通孔,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承接块,承接块的一端设置成扇形,承接块的另一端设置成斜板,斜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穿过第二通孔,转轴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下表面上固定有第二按摩凸点。采用以上结构,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承接块转动,承接块转动过程中,斜板带动转轴前端的第一圆盘倾斜转动,使得第一圆盘上呈环形阵列的第二按摩凸点接触肱二头肌肌腱,并配合支撑抵块挤压肱二头肌肌腱,达到按压的效果,缓解肩部的疼痛。第二按摩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杆和弹簧圈,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腔室的内壁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下表面边缘处固定有半圆球,连接杆放置在通槽内,且连接杆的一端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侧壁贴合通槽内壁,限位块的顶端呈弧形,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按摩凸点,第三按摩凸点的底部接触皮垫的内壁,弹簧圈套设在连接杆上,弹簧圈的一端固定在上壳体的内壁上,弹簧圈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按摩凸点的顶部。采用以上结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下表面的半圆球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断接触限位板,并带动连接杆下端的第三按摩凸点做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对人体肩部的穴位进行按压,能够进一步缓解肩部的疼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卧式肩部按摩机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一按摩机构与支撑抵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颈肩处的肱二头肌肌腱进行挤压按摩,缓解肱二头肌肌腱的酸疼,达到按摩的目的,提高人体的舒适度。2、通过卧式的上下壳体配合使用,在人体在平躺时脊椎不受力的情况下,对人体肩部进行按摩,大大提高了按摩效果。3、通过第二按摩机构对人体后肩处不断的按压,实现对人体后肩部穴位的按摩,能够刺激人体背部血液循环,减小肩部疾病的发病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中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中第一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中第二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中第二按摩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本技术中第二按摩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201、开槽;202、第一通孔;203、腔室;204、通槽;3、椭圆架;4、电动伸缩杆;5、软垫;6、支撑抵块;601、第一凸点;7、第一按摩机构;701、第一驱动电机;702、承接块;703、第二通孔;704、转轴;705、第一圆盘;706、第二按摩凸点;8、第二按摩机构;801、第二驱动电机;802、第二圆盘;803、半圆球;804、限位块;805、连接杆;806、第三按摩凸点;807、弹簧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椭圆架3,椭圆架3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下壳体1侧壁上,上壳体2设置在下壳体1上方,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均开设有孔腔,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输出轴端固定在上壳体2的内壁上,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软垫5,上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椭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架(3)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下壳体(1)侧壁上,上壳体(2)设置在下壳体(1)上方,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均开设有孔腔,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输出轴端固定在上壳体(2)的内壁上,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软垫(5),上壳体(2)内部开设有腔室(203),腔室(203)内部设置有第一按摩机构(7)和第二按摩机构(8),上壳体(2)内壁上固定有皮垫(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椭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架(3)的两端固定在两个下壳体(1)侧壁上,上壳体(2)设置在下壳体(1)上方,下壳体(1)和上壳体(2)内部均开设有孔腔,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输出轴端固定在上壳体(2)的内壁上,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软垫(5),上壳体(2)内部开设有腔室(203),腔室(203)内部设置有第一按摩机构(7)和第二按摩机构(8),上壳体(2)内壁上固定有皮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侧壁上开设有开槽(201),上壳体(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2)和通槽(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壁上固定有支撑抵块(6),支撑抵块(6)上具有斜坡,斜坡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凸点(6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肩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机构(7)包括第一驱动电机(701)和转轴(704),第一驱动电机(701)固定在腔室(203)内壁上,第一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端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重斌蒋金梁蒋俊李佳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伽马莱恩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