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修靖专利>正文

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39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一种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固定床板后端铰接有活动床板,活动床板铺设在支撑框后部上面,床头板上端相对旋转连接有左右走向的缠绳辊,缠绳辊外缠绕有牵拉支撑绳,牵拉支撑绳的另一端从活动床板后侧绕到活动床板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床板的下面,缠绳辊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翻转轴,传动翻转轴铰接相连有传动翻转架,传动翻转架的侧面投影为“U”型或“V”型,传动翻转架的两端分别与传动翻转轴的两端对应铰接相连,传动翻转架固定连接有摇把,摇把为“L”型,升、降活动床板、转动缠绳辊的过程中旋转定位杆位于连动杆外侧,活动床板被升、降定位后、缠绳辊停止时旋转定位杆位于连动杆里侧,且旋转定位杆抵靠在床头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床病人用康复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卧床病人用康复床。
技术介绍
有些人在患病或受伤后需要卧床治疗康复,在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大数时间都是躺在床上,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便会不适,需要适当座起或半躺休息,而患者却由于病痛原因却不能自由起卧,不得不由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协助进行,费时费力,在患者起卧的过程中,由于用力不慎,还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疼痛,有时还需要多人操作,很是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不足,提供一种能协助患者起卧、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包括支撑腿(3),支撑腿(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支撑框(1)后端上面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床头板(17),其特征在于,支撑框(1)前部上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固定床板(2),固定床板(2)后端铰接有活动床板(5),活动床板(5)铺设在支撑框(1)后部上面,活动床板(5)位于床头板(17)前侧,床头板(17)上端相对旋转连接有左右走向的缠绳辊(14),缠绳辊(14)外缠绕有牵拉支撑绳(6),牵拉支撑绳(6)的其中一端与缠绳辊(14)固定相连接,牵拉支撑绳(6)的另一端从活动床板(5)后侧绕到活动床板(5)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床板(2)的下面,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床头板(17)前侧,还有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活动床板(5)下侧,缠绳辊(14)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翻转轴(13),传动翻转轴(13)位于床头板(17)外侧,传动翻转轴(13)与缠绳辊(14)互相垂直相交,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均伸出至缠绳辊(14)外面,传动翻转轴(13)铰接相连有传动翻转架(11),传动翻转架(11)的侧面投影为“U”型或“V”型,传动翻转架(11)的两端分别与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对应铰接相连,传动翻转架(11)固定连接有摇把,摇把为“L”型,摇把包括连动杆(9)和旋转定位杆(15),连动杆(9)与传动翻转架(11)固定相连,连动杆(9)位于床头板(17)外侧,旋转定位杆(15)一体固定连接在连动杆(9)的另一端,连动杆(9)与传动翻转轴(13)互相重直,旋转定位杆(15)与连动杆(9)互相重直;升、降活动床板(5)、转动缠绳辊(14)的过程中旋转定位杆(15)位于连动杆(9)外侧,活动床板(5)被升、降定位后、缠绳辊(14)停止时旋转定位杆(15)位于连动杆(9)里侧,且旋转定位杆(15)抵靠在床头板(17)的前侧面或后侧面。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板(2)后端自前向后依次铰接有多个互相铰接相连的所述活动床板(5)。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7)上端相对旋转连接有转轴(12),所述缠绳辊(14)传动连接在转轴(12)外面,所述传动翻转轴(13)固定连接在转轴(12)的其中一端;该端转轴(12)位于所述传动翻转架(11)围成的空间内。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7)上端左、右对应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转轴(12)相对旋转连接在左、右支撑架(10)上,所述缠绳辊(14)连接在左、右支撑架(10)之间的转轴(12)外面,转轴(12)至少其中一端伸出至支撑架(10)外侧,所述传动翻转轴(1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0)外侧的转轴(12)上。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7)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向内凹陷开设有定位槽(7),所述旋转定位杆(15)位于定位槽(7)内。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绳辊(14)沿其圆周一圈向内凹陷开设有绕绳凹槽(16),所述牵拉支撑绳(6)缠绕在绕绳凹槽(16)内。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绳辊(14)外面左右排列缠绕有两根、三根或四根所述牵拉支撑绳(6)。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的水平投影为“口”型或“日型”或“目型”,支撑框(1)内部围成的空间上下通透的通口(4),所述牵拉支撑绳(6)位于通口(4)内。根据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杆(15)外面相对旋转活动套穿有套管(8)。根据权所述的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17)前侧的所述牵拉支撑绳(6)首先经所述缠绳辊(14)的最高点绕缠至缠绳辊(14)外,所述活动床板(5)被升、降定位后、缠绳辊(14)停止时所述旋转定位杆(15)抵靠在床头板(17)的前侧面。本技术将病床上原有的床板分隔为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通过转动缠绳辊使牵拉支撑绳控制活动床板慢慢升降,操作轻松自如,用力平稳,使用效果非常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床头板上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节活动床板升起和降落过程中床头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活动床板被升起和降落后、准备固定摇把时(即摇把翻转后、旋转定位杆位于连动杆内侧时)床头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动床板被升起和降落后、固定摇把被固定时(即摇把翻转后、旋转定位杆位于连动杆内侧时)床头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活动床板升起后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支撑框;2、固定床板;3、支撑腿;4、通口;5、活动床板;6、牵拉支撑绳;7、定位槽;8、套管;9、连动杆;10、支撑架;11、传动翻转架;12、转轴;13、传动翻转轴;14、缠绳辊;15、旋转定位杆;16、绕绳凹槽;17、床头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包括支撑腿(3),支撑腿(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支撑框(1)后端上面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床头板(17),支撑框(1)前部上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固定床板(2),固定床板(2)后端铰接有活动床板(5),活动床板(5)铺设在支撑框(1)后部上面,活动床板(5)位于床头板(17)前侧,床头板(17)上端相对旋转连接有左右走向的缠绳辊(14),缠绳辊(14)外缠绕有牵拉支撑绳(6),牵拉支撑绳(6)的其中一端与缠绳辊(14)固定相连接,牵拉支撑绳(6)的另一端从活动床板(5)后侧绕到活动床板(5)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床板(2)的下面,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床头板(17)前侧,还有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活动床板(5)下侧,缠绳辊(14)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翻转轴(13),传动翻转轴(13)位于床头板(17)外侧,传动翻转轴(13)与缠绳辊(14)互相垂直相交,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均伸出至缠绳辊(14)外面,传动翻转轴(13)铰接相连有传动翻转架(11),传动翻转架(11)的侧面投影为“U”型或“V”型,传动翻转架(11)的两端分别与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对应铰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包括支撑腿(3),支撑腿(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支撑框(1)后端上面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床头板(17),其特征在于,支撑框(1)前部上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固定床板(2),固定床板(2)后端铰接有活动床板(5),活动床板(5)铺设在支撑框(1)后部上面,活动床板(5)位于床头板(17)前侧,床头板(17)上端相对旋转连接有左右走向的缠绳辊(14),缠绳辊(14)外缠绕有牵拉支撑绳(6),牵拉支撑绳(6)的其中一端与缠绳辊(14)固定相连接,牵拉支撑绳(6)的另一端从活动床板(5)后侧绕到活动床板(5)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床板(2)的下面,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床头板(17)前侧,还有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活动床板(5)下侧,缠绳辊(14)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翻转轴(13),传动翻转轴(13)位于床头板(17)外侧,传动翻转轴(13)与缠绳辊(14)互相垂直相交,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均伸出至缠绳辊(14)外面,传动翻转轴(13)铰接相连有传动翻转架(11),传动翻转架(11)的侧面投影为“U”型或“V”型,传动翻转架(11)的两端分别与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对应铰接相连,传动翻转架(11)固定连接有摇把,摇把为“L”型,摇把包括连动杆(9)和旋转定位杆(15),连动杆(9)与传动翻转架(11)固定相连,连动杆(9)位于床头板(17)外侧,旋转定位杆(15)一体固定连接在连动杆(9)的另一端,连动杆(9)与传动翻转轴(13)互相重直,旋转定位杆(15)与连动杆(9)互相重直;升、降活动床板(5)、转动缠绳辊(14)的过程中旋转定位杆(15)位于连动杆(9)外侧,活动床板(5)被升、降定位后、缠绳辊(14)停止时旋转定位杆(15)位于连动杆(9)里侧,且旋转定位杆(15)抵靠在床头板(17)的前侧面或后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病人用康复床,包括支撑腿(3),支撑腿(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支撑框(1)后端上面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床头板(17),其特征在于,支撑框(1)前部上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固定床板(2),固定床板(2)后端铰接有活动床板(5),活动床板(5)铺设在支撑框(1)后部上面,活动床板(5)位于床头板(17)前侧,床头板(17)上端相对旋转连接有左右走向的缠绳辊(14),缠绳辊(14)外缠绕有牵拉支撑绳(6),牵拉支撑绳(6)的其中一端与缠绳辊(14)固定相连接,牵拉支撑绳(6)的另一端从活动床板(5)后侧绕到活动床板(5)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床板(2)的下面,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床头板(17)前侧,还有一部分牵拉支撑绳(6)位于活动床板(5)下侧,缠绳辊(14)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翻转轴(13),传动翻转轴(13)位于床头板(17)外侧,传动翻转轴(13)与缠绳辊(14)互相垂直相交,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均伸出至缠绳辊(14)外面,传动翻转轴(13)铰接相连有传动翻转架(11),传动翻转架(11)的侧面投影为“U”型或“V”型,传动翻转架(11)的两端分别与传动翻转轴(13)的两端对应铰接相连,传动翻转架(11)固定连接有摇把,摇把为“L”型,摇把包括连动杆(9)和旋转定位杆(15),连动杆(9)与传动翻转架(11)固定相连,连动杆(9)位于床头板(17)外侧,旋转定位杆(15)一体固定连接在连动杆(9)的另一端,连动杆(9)与传动翻转轴(13)互相重直,旋转定位杆(15)与连动杆(9)互相重直;升、降活动床板(5)、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修靖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李修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