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假体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膝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关于全膝关节翻修,在翻修时要取出初次置换的假体及有病变的骨头,这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骨缺损,且骨缺损的位置及缺损程度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在处理骨缺损的问题时通常需要用到膝关节假体,现有的膝关节假体的结构较为固定、灵活性差,其假体高度为固定高度,不能根据不同的骨缺损位置及缺损程度来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其能够较好地进行填充。虽然可以采取对患者量身定制膝关节假体来使其与各患者的骨缺损较好地匹配,以此满足各患者的需求,但是定制膝关节假体的定制周期长、价格昂贵,且定制的膝关节假体也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膝关节假体不具备通用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假体,其包括:胫骨平台部;延长柄;填充件,填充件设置在胫骨平台部与延长柄之间,以连接胫骨平台部与延长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胫骨平台部与填充件之间,以通过调整胫骨平台部与延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胫骨平台部(10);/n延长柄(50);/n填充件(40),所述填充件(40)设置在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延长柄(50)之间,以连接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延长柄(50);/n高度调节组件(30),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填充件(40)之间,以通过调整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延长柄(5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膝关节假体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胫骨平台部(10);
延长柄(50);
填充件(40),所述填充件(40)设置在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延长柄(50)之间,以连接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延长柄(50);
高度调节组件(30),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填充件(40)之间,以通过调整所述胫骨平台部(10)与所述延长柄(5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所述膝关节假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包括:
第一调节件(31),所述第一调节件(31)用于与所述胫骨平台部(10)连接;
第二调节件(32),所述第二调节件(32)设置在所述填充件(40)上;所述第一调节件(31)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32)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所述高度调节组件(30)的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31)包括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一调节部(312),所述第一安装部(311)用于与所述胫骨平台部(10)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部(31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1)上,所述第一调节部(312)具有第一配合部(315);
所述第二调节件(32)包括第二安装部(321)和第二调节部(322),所述第二安装部(321)用于安装在所述填充件(40)上,所述第二调节部(322)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321)上,所述第二调节部(322)具有第二配合部(325),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315)与所述第二配合部(325)的相互配合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3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32)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312)具有容纳空间(313);所述第二调节部(322)包括调节台(323),所述调节台(32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321)上,所述第二配合部(325)设置于所述调节台(323)上,所述调节台(323)的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容纳空间(313)内,以当所述调节台(323)插入所述容纳空间(313)内或从所述容纳空间(313)内脱离时,所述第一配合部(315)与所述第二配合部(325)实现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312)包括支撑部(317),所述支撑部(317)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1)上,所述第一配合部(315)设置于所述支撑部(3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7)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317)环绕所述第一安装部(311)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撑部(317)围成所述容纳空间(313),各个所述支撑部(317)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配合部(315);
所述第二配合部(325)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325)沿所述调节台(323)的外周壁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325)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配合部(315)一一对应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台(323)的外周壁凸设有多个凸起部(324),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325)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多个凸起部(324)上;
各个所述支撑部(317)的内壁上均凹设有凹槽部(316),所述第一配合部(315)设置于所述凹槽部(316)的槽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5)为内螺纹,所述第二配合部(325)为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317)之间均形成装配缺口(314),所述凹槽部(316)与处于所述凹槽部(316)第一侧的装配缺口(314)连通,以使所述第二配合部(325)经由所述装配缺口(314)进入所述凹槽部(316)内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15)进行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316)具有止挡侧面(3161),所述凹槽部(316)的槽壁、所述止挡侧面(3161)与所述支撑部(317)的内壁之间形成台阶结构;其中,所述止挡侧面(3161)朝向所述凸起部(324)进入所述凹槽部(316)的方向设置,以在所述凸起部(324)由所述凹槽部(316)的第一侧运动至所述凹槽部(316)的第二侧时,通过所述凸起部(324)的朝向所述止挡侧面(3161)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止挡侧面(3161),使所述止挡侧面(3161)对所述凸起部(324)形成止挡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5)包括多个第一定位卡槽,所述多个第一定位卡槽沿所述膝关节假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配合部(325)为第一卡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