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填充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35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其包括假体组块和调节结构;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调节结构与假体组块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并使调节结构带动组成假体组块的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假体组块的外周面,以起到调节假体组块的外周面的作用,进而使假体组块能够与腔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填充假体
本技术涉及医用填充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填充假体。
技术介绍
骨缺损是骨科医师经常遇见的问题,目前,骨缺损填充假体分为一体式和组配式。一体式假体只是对缺损位置进行物理填充,并不存在调节功能;而组配式假体是两个或多个组件配合使用,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但是,在临床使用时,骨缺损的腔隙大小不一,填充假体的外周面需要与骨缺损的腔隙相匹配,即需要调节填充假体的外周面以使其与骨缺损的腔隙相匹配。现有的组配式假体并不能根据骨缺损的腔隙自动调节填充假体的外周面,这对组配式填充假体的临床应用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填充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该骨填充假体包括假体组块,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调节结构与假体组块传动连接,以通过调节结构带动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假体组块的外周面。进一步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本体,调节本体为柱状结构,沿调节本体的一端至调节本体的另一端的方向,调节本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调节本体的横截面积为调节本体的垂直于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其中,调节本体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多个板体均与调节本体连接,以当调节本体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调节本体带动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调节本体具有第一调节部,假体组块具有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调节本体沿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进一步地,调节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容纳通道内,驱动装置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作用于调节本体,以使调节本体相对假体组块运动,来实现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地,传动件为转动轴,以使转动轴带动调节本体转动;调节组件还包括:第四弹性件,转动轴具有调节槽,第四弹性件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转动轴连接;连接件,连接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调节槽内并与第四弹性件连接,调节本体与连接件连接,以在调节本体沿调节本体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连接件随同调节本体运动。进一步地,连接件具有第一传动平面,调节槽的内壁面包括第二传动平面,通过第一传动平面与第二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转动轴通过连接件带动调节本体转动。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为调节外螺纹,调节外螺纹设置于调节本体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与调节外螺纹相匹配的调节内螺纹,调节内螺纹设置于容纳通道的内壁,通过调节外螺纹与调节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调节本体与各个板体螺接。进一步地,第一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第一传动平面沿连接件的外周壁依次布置,第二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第二传动平面沿调节槽的内壁依次布置,各个第二传动平面与多个第一传动平面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连接件和调节本体之间,以使连接件和调节本体通过固定件连接。进一步地,固定件的外周壁与传动件的外周壁齐平。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电动机,传动件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部件与假体组块活动连接。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假体组块活动连接,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传动件与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使直线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调节本体沿假体组块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为第一滑动面,第一滑动面设置于调节本体的外周壁,第二调节部为第二滑动面,第二滑动面设置于容纳通道的内壁,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可滑动地接触,以使调节本体相对假体组块滑动。进一步地,驱动部件与多个板体中的至少一个板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架,以使驱动部件与板体通过弹性支架活动连接。进一步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设置于假体组块的外壁面,以检测假体组块的外壁面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之间的压力;处理器,应力传感器和驱动部件均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应力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实时压力值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实时压力值并根据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来控制驱动部件的运行状态。进一步地,骨填充假体还包括电源,电源用于为驱动部件供电,电源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处理器用于控制驱动部件的通断电状态。进一步地,假体组块还具有安装腔,处理器和电源均安装于安装腔内。进一步地,多个板体均为弧形板,多个弧形板拼接形成圆柱状结构。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弹性件,多个第三弹性件沿假体组块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骨填充假体中,该骨填充假体包括假体组块和调节结构;假体组块由多个板体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多个板体围成容纳通道;调节结构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内,调节结构与假体组块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并使调节结构带动组成假体组块的各个板体沿垂直于假体组块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假体组块的外周面,以起到调节假体组块的外周面的作用,进而使假体组块能够与腔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相匹配;可见,本骨填充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骨填充假体不能自动调节其外周面的问题;调节假体组块的外周面来使假体组块的外周壁与相应的骨缺损腔壁贴合接触,使骨填充假体较稳定地植入相应的骨缺损处。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骨填充假体的实施例的骨填充假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骨填充假体的内部剖视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60、骨填充假体;70、假体组块;71、板体;72、容纳通道;74、调节内螺纹;75、安装腔;42、第三弹性件;43、弹性支架;80、调节结构;81、驱动装置;811、转动轴;812、调节槽;813、电动机;82、调节组件;821、调节本体;823、第四弹性件;824、连接件;825、调节外螺纹;826、固定件;51、处理器;52、电源;53、数据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填充假体60,请参考图1和图2,该骨填充假体60包括假体组块70和调节结构80;假体组块70由多个板体71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板体71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多个板体71围成容纳通道72;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容纳通道72内,调节结构80与假体组块70传动连接,以通过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板体71沿垂直于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假体组块(70),所述假体组块(70)由多个板体(71)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板体(71)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所述多个板体(71)围成容纳通道(72);/n调节结构(80),所述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调节结构(80)与所述假体组块(70)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所述板体(71)沿垂直于所述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所述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体组块(70),所述假体组块(70)由多个板体(71)拼接以形成柱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板体(71)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42)连接,所述多个板体(71)围成容纳通道(72);
调节结构(80),所述调节结构(8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调节结构(80)与所述假体组块(70)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结构(80)带动各个所述板体(71)沿垂直于所述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以改变所述假体组块(70)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80)包括调节组件(82),所述调节组件(82)包括:
调节本体(821),所述调节本体(821)为柱状结构,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一端至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其中,所述调节本体(821)的横截面积为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垂直于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
其中,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可往复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多个板体(71)均与所述调节本体(821)连接,以当所述调节本体(821)沿其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通过所述调节本体(821)带动各个所述板体(71)沿垂直于所述假体组块(70)延伸方向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本体(821)具有第一调节部,所述假体组块(70)具有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可往复地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80)还包括驱动装置(81),所述驱动装置(81)设置于所述容纳通道(72)内,所述驱动装置(81)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调节本体(821),以使所述调节本体(821)相对所述假体组块(70)运动,来实现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转动轴(811),以使所述转动轴(811)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转动;所述调节组件(82)还包括:
第四弹性件(823),所述转动轴(811)具有调节槽(812),所述第四弹性件(823)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12)内并与所述转动轴(811)连接;
连接件(824),所述连接件(82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调节槽(812)内并与所述第四弹性件(823)连接,所述调节本体(821)与所述连接件(824)连接,以在所述调节本体(821)沿所述调节本体(82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时,所述连接件(824)随同所述调节本体(821)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24)具有第一传动平面,所述调节槽(812)的内壁面包括第二传动平面,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平面与所述第二传动平面贴合接触,以使所述转动轴(811)通过所述连接件(824)带动所述调节本体(82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传动平面沿所述连接件(824)的外周壁依次布置,所述第二传动平面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传动平面沿所述调节槽(812)的内壁依次布置,各个所述第二传动平面与多个所述第一传动平面一一对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