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34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大鼠笼具,大鼠笼具带有顶部开口和侧面开口,大鼠笼具的侧面开口处设有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大鼠笼具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组件;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两个侧板对置面上的纵向卡槽,位于大鼠笼具侧面开口处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的对置面上设有弧形凹槽,两个弧形凹槽形成大鼠头部卡口,下端板固定在大鼠笼具上,上端板的两端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纵向卡槽卡合,上端板适于相对下端板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做到大鼠头部和身体双重固定,更加可靠,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实验中使用的动物活体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醒状态大鼠头部辐照实验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的影响和社会老龄化加剧,肿瘤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寿命和生存质量。目前,针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化学药物治疗以及放射治疗。其中,针对头颈部原发肿瘤及转移肿瘤患者的多模式诊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尤其是放射治疗,成为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引起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损伤,甚至引起痴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具体的实验研究中,通常利用大鼠进行头部辐照实验,即将大鼠麻醉后固定,将大鼠除头部外其他身体部分进行辐射屏蔽,但是麻醉剂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会对后期研究数据产生影响,而且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为了避免麻醉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需要用清醒状态大鼠进行头部照射实验,即将大鼠头部利用装置固定,再用射线进行照射研究,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大鼠笼具,大鼠笼具带有顶部开口和侧面开口,大鼠笼具的侧面开口处设有大鼠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大鼠笼具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组件;所述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两个侧板对置面上的纵向卡槽,位于大鼠笼具侧面开口处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的对置面上设有弧形凹槽,两个弧形凹槽形成大鼠头部卡口,下端板固定在大鼠笼具上,上端板的两端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纵向卡槽卡合,上端板适于相对下端板上下滑动。进一步,所述大鼠笼具的侧面开口顶部处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上端板上设有多个与定位孔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孔通过螺钉与定位孔连接将上端板固定。进一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两个侧板对置面顶部的多个横向卡槽,大鼠笼具侧板上的横向卡槽上下等间距排布,大鼠笼具的顶部开口处设置盖板,盖板的两侧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两个对置横向卡槽卡合。进一步,所述大鼠笼具、上端板、下端板以及盖板的材料均为含铅有机玻璃。进一步,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的弧形凹槽槽壁经过倒圆角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可通过调节上端板的位置,方便大鼠头部进入卡口,完全固定大鼠头部,还可通过调节大鼠笼具顶部盖板的位置来固定大鼠身体,做到大鼠头部和身体双重固定,更加可靠,确保实验的准确性。2、可在清醒状态下,完成大鼠头部的辐照实验,与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加接近。3、本技术可根据实验需求将5-10个大鼠笼具并排放置,一次可完成多只大鼠的头部辐照实验,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同时保证实验的一致性。4、本技术的大鼠笼具、上端板、下端板、盖板均制作简单,材料易获得,便于加工制作,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大鼠笼具安装上端板和盖板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大鼠笼具1,大鼠笼具1带有顶部开口2和侧面开口3,大鼠笼具1的侧面开口3处设有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大鼠笼具的顶部开口2处设有盖板组件;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1两个侧板4对置面上的纵向卡槽5,位于大鼠笼具侧面开口3处的上端板6和下端板7,上端板6和下端板7的对置面上设有弧形凹槽8,两个弧形凹槽8形成大鼠头部卡口9,下端板7固定在大鼠笼具1上,上端板6的两端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纵向卡槽5卡合,上端板6适于相对下端板7上下滑动。进一步,大鼠笼具1的侧面开口顶部处设有挡板10,挡板10上设有定位孔11,上端板6上设有多个与定位孔11对应的固定孔12,固定孔12通过螺钉13与定位孔11连接将上端板6固定。进一步,盖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1两个侧板4对置面顶部的多个横向卡槽14,大鼠笼具侧板上的横向卡槽14上下等间距排布,大鼠笼具1的顶部开口处设置盖板15,盖板15的两侧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两个对置横向卡槽14卡合,由于侧板上的横向卡槽14纵向排布多个,盖板15选择不同高度的横向卡槽14即可控制盖板15的不同高度位置。另外,大鼠笼具1、上端板6、下端板7以及盖板15的材料均为含铅有机玻璃。为了避免老鼠受伤,上端板6和下端板7的弧形凹槽8槽壁经过倒圆角处理。盖板15的端部可以设置手柄16,方便盖板15抽出。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将大鼠放入大鼠笼具1内,将上端板6从纵向卡槽5插入,调节好上端板6,使大鼠头部进入大鼠头部卡口9内,下调上端板6至合适位置(大鼠头部无法通过大鼠头部卡口9,又不至于使动物窒息),并通过螺钉13将挡板10的定位孔11与上端板6上对应的固定孔12固定连接,即可紧固上端板6,为防止老鼠的身体挣扎,需要盖住盖板15;在大鼠笼具1的侧板4上选择合适高度位置的横向卡槽14,盖板15的侧面从横向卡槽14内滑动插入即可封盖大鼠笼具1的顶部,通过盖板15将大鼠的身体固定限位;将大鼠的头部和身体完全固定后,开始大鼠头部照射实验。本技术可通过调节上端板6的位置,方便大鼠头部进入大鼠头部卡口9,完全固定大鼠头部,还可通过调节大鼠笼具顶部盖板15的高度位置来固定大鼠身体,做到大鼠头部和身体双重固定,更加可靠,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可在清醒状态下,完成大鼠头部的辐照实验,与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加接近。本技术可根据实验需求将5-10个大鼠笼具并排放置,一次可完成多只大鼠的头部辐照实验,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同时保证实验的一致性。本技术的大鼠笼具、上端板、下端板、盖板均制作简单,材料易获得,便于加工制作,易于推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大鼠笼具,大鼠笼具带有顶部开口和侧面开口,其特征在于,大鼠笼具的侧面开口处设有大鼠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大鼠笼具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组件;/n所述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两个侧板对置面上的纵向卡槽,位于大鼠笼具侧面开口处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的对置面上设有弧形凹槽,两个弧形凹槽形成大鼠头部卡口,下端板固定在大鼠笼具上,上端板的两端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纵向卡槽卡合,上端板适于相对下端板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大鼠笼具,大鼠笼具带有顶部开口和侧面开口,其特征在于,大鼠笼具的侧面开口处设有大鼠头部固定组件,所述大鼠笼具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组件;
所述大鼠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大鼠笼具两个侧板对置面上的纵向卡槽,位于大鼠笼具侧面开口处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和下端板的对置面上设有弧形凹槽,两个弧形凹槽形成大鼠头部卡口,下端板固定在大鼠笼具上,上端板的两端与大鼠笼具两个侧板上的纵向卡槽卡合,上端板适于相对下端板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辐照实验的大鼠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鼠笼具的侧面开口顶部处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上端板上设有多个与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雅秦秀军李小明王若琪袁慧刘欢李梅黄立群胡波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