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印部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印部件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将压印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材料配合地连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压印部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中已知,金属板件能够具有压印的槽,第二部件插入该压印的槽中。然后将金属板件焊接到第二部件,其中将焊剂引入到金属板件的压印槽与第二部件之间的焊接间隙中。适于焊接的设计要求小的焊接间隙,以确保足够的毛细作用和可靠的焊接。已知压印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压印压力,在槽的压印期间金属板件的材料部分横向于压印压力的作用方向流动。因而,槽形成彼此倾斜定向的侧壁,使得槽与第二部件之间的焊接间隙不是恒定的,并且能够具有不利于可靠焊接的尺寸。粘接连接也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压印方法,其中形成针对适于焊接或适于粘接的设计而优化的至少一个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将压印的第一部件材料配合地连接到第二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针对适于焊接或适于粘接的设计而优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印部件(1)的方法,/n-其中,所述部件(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表面部分(2)和第二表面部分(3),/n-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部分(2)和第二表面部分(3)彼此相反地定位并且彼此间隔开,/n-其中,至少部分地在第一表面部分(2)处将第一支撑槽(4)压印到部件(1)中,/n-其中,在第一表面部分(2)处将功能槽(6)压印到部件(1)中,/n-其中,所述功能槽(6)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与第一支撑槽(4)间隔开,/n-其中,所述功能槽(6)形成为部分地容纳第二部件(7)以实现材料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8 DE 102019203632.51.一种用于压印部件(1)的方法,
-其中,所述部件(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表面部分(2)和第二表面部分(3),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部分(2)和第二表面部分(3)彼此相反地定位并且彼此间隔开,
-其中,至少部分地在第一表面部分(2)处将第一支撑槽(4)压印到部件(1)中,
-其中,在第一表面部分(2)处将功能槽(6)压印到部件(1)中,
-其中,所述功能槽(6)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与第一支撑槽(4)间隔开,
-其中,所述功能槽(6)形成为部分地容纳第二部件(7)以实现材料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地在第一表面部分(2)处将第二支撑槽(5)压印到部件(1)中,
-所述第一支撑槽(4)和第二支撑槽(5)布置为至少部分地彼此间隔开,
-所述功能槽(6)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支撑槽(4)与第二支撑槽(5)之间并且布置为与两者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6)形成为部分地容纳第二部件(7)以实现焊接工艺和/或在焊接工艺期间容纳,和/或
-所述功能槽(6)形成为部分地容纳第二部件(7)以实现粘接工艺和/或在粘接工艺期间容纳。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槽(4)和/或第二支撑槽(5)具有横截面设计和/或与功能槽(6)的间距,
-使得第一支撑槽(4)和/或第二支撑槽(5)减少了在功能槽(6)的压印期间部件(1)的材料部分(8)平行于第一表面部分(2)的流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压印工具部分(9)对第一支撑槽(4)进行压印,和/或
-通过第二压印工具部分(10)对第二支撑槽(5)进行压印,
-通过第三压印工具部分(11)对功能槽(6)进行压印,
-其中,在功能槽(6)的压印期间,第一压印工具部分(9)和第二压印工具部分(10)减少了部件(1)的材料部分(8)平行于第一表面部分(2)的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功能槽(6)的压印期间,第一压印工具部分(9)在第一支撑槽(4)中和/或第二压印工具部分(10)在第二支撑槽(5)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槽(4)和/或第二支撑槽(5)和功能槽(6)至少部分地彼此基本平行地定向。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6)在横截面中具有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基本平行地定向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6)具有矩形横截面。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槽(4)和/或第二支撑槽(5)分别具有梯形横截面。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6)的宽度(14)大于功能槽与第一支撑槽(4)和/或第二支撑槽(5)之间的距离(15)。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槽(4)和/或第二支撑槽(5)的宽度(16)小于功能槽(6)的宽度(14)。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1)具有壁厚(17),其中所述功能槽(6)的深度(18)能够对应于壁厚(17)的至多45%、特别是至多40%。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槽(6)具有至少对应于部件(1)的壁厚(17)的宽度(14)。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功能槽(6)的压印开始之前开始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哈斯登托伊费尔,斯蒂芬·席尔,丹尼尔·施莱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