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国梁专利>正文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27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铰接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所述缸体一顶端穿设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顶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连接杆一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所述缸体一底部两侧通过导管连通缸体二,所述导管穿设挡板,所述挡板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内壁,所述缸体二内穿设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所述L型夹板位于底座两端的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头型和头围,还能调节高度,有效的减少患者颈部的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主要是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在影像科进行CT检查时会使用头托来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在进行CT照射时头部发生移动产生伪影影响医生的诊断。现有的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大都使用夹板将患者头部夹住,然后通过布条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容易造成患者不适,而且,这些头托不能够调节高度,会导致患者颈部疲劳,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每个人的头型、头围各不相同,同一种型号的头托很难满足需要。所以,一种能够适用于各种头型和头围,能够减少患者疲劳的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各种头型和头围,能够减少患者疲劳的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铰接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所述缸体一顶端穿设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顶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连接杆一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所述缸体一底部两侧通过导管连通缸体二,所述导管穿设挡板,所述挡板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内壁,所述缸体二内穿设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所述L型夹板位于底座两端的空腔中,所述L型夹板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适配的滑槽内,所述滑槽位于底座内壁底部,所述挡板外侧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夹板上,一个所述L型夹板顶部设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上设有卡板,另一个所述L型夹板顶部设有与卡板适配的卡槽,所述固定座后端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底座底部铰接,所述螺杆顶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蓄电池。作为改进,所述压板顶部、底座顶部、L型夹板内侧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设有按摩粒。作为改进,所述底座后端设有凹槽三,所述凹槽三顶部设有铰链。作为改进,所述电机电连接蓄电池。作为改进,所述缸体一底部装有液压油,所述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分别与缸体一内壁、缸体二内壁过盈配合。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患者躺下后,头部会将压板向下压,通过连接杆一将缸体一底部的液压油挤入缸体二内,推动夹板向两侧运动,因为每个人头部的重量不同,能够改变夹板伸长的长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弹性带能够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防止患者头部晃动而产生虚影,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能够使连接块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底座的高度,再配合按摩粒可以有效的减少疲劳。本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头型和头围,还能调节高度,有效的减少患者颈部的疲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如图所示:1、固定座,1.1、凹槽一,2、底座,2.1、凹槽二,2.2、空腔,2.3、滑槽,2.4、凹槽三,3、缸体一,4、连接杆一,5、压板,6、橡胶垫,7、活塞一,8、导管,9、缸体二,10、挡板,11、连接杆二,12、活塞二,13、L型夹板,14、滑块,15、弹簧,16、弹性带,17、卡板,18、卡槽,19、电机,20、螺杆,21、连接块,22、横杆,23、限位块,24、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一端铰接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凹槽二2.1,所述凹槽二2.1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3,所述缸体一3顶端穿设连接杆一4,所述连接杆一4顶端固定连接压板5,所述连接杆一4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7,所述缸体一3底部两侧通过导管8连通缸体二9,所述导管8穿设挡板10,所述挡板10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2内壁,所述缸体二9内穿设连接杆二11,所述连接杆二11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13,所述L型夹板13位于底座2两端的空腔2.2中,所述L型夹板13底部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安装在适配的滑槽2.3内,所述滑槽2.3位于底座2内壁底部,所述挡板10外侧固定连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夹板13上,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弹性带16,所述弹性带16上设有卡板17,另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与卡板17适配的卡槽18,所述固定座1后端设有凹槽一1.1,所述凹槽一1.1内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上设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上套设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上设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与底座2底部铰接,所述螺杆20顶端设有限位块23,所述固定座1内设有蓄电池24。所述压板5顶部、底座2顶部、L型夹板13内侧均设有橡胶垫6,所述橡胶垫6上设有按摩粒,所述底座2后端设有凹槽三2.4,所述凹槽三2.4顶部设有铰链,所述电机19电连接蓄电池24,所述缸体一3底部装有液压油,所述连接杆一4、连接杆二11分别与缸体一3内壁、缸体二9内壁过盈配合。在具体的使用中,本装置由蓄电池24提供电力,患者将头部放置在压块5上,压块5会带动连接杆一4向下运动,从而使活塞一7将缸体一3底部的液压油通过导管8挤入缸体二9中,然后液压油会将连接杆二11向两侧推动带动L型夹板13从空腔2.2中伸出,弹簧15拉动L型夹板13,在防止L型夹板13失位的同时,也可以在患者头部离开压板5后将L型夹板13复位,患者躺好后,根据头部的重量自动调节好合适位置后,使用弹性带16上的卡板17插入卡槽18中,即可完成头部的固定。当患者需要调节高度时,通过电机19带动螺杆20转动,使得连接块21向上转动,即可调节底座2的高度。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一端铰接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凹槽二(2.1),所述凹槽二(2.1)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3),所述缸体一(3)顶端穿设连接杆一(4),所述连接杆一(4)顶端固定连接压板(5),所述连接杆一(4)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7),所述缸体一(3)底部两侧通过导管(8)连通缸体二(9),所述导管(8)穿设挡板(10),所述挡板(10)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2)内壁,所述缸体二(9)内穿设连接杆二(11),所述连接杆二(11)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13),所述L型夹板(13)位于底座(2)两端的空腔(2.2)中,所述L型夹板(13)底部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安装在适配的滑槽(2.3)内,所述滑槽(2.3)位于底座(2)内壁底部,所述挡板(10)外侧固定连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夹板(13)上,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弹性带(16),所述弹性带(16)上设有卡板(17),另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与卡板(17)适配的卡槽(18),所述固定座(1)后端设有凹槽一(1.1),所述凹槽一(1.1)内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上设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上套设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上设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与底座(2)底部铰接,所述螺杆(20)顶端设有限位块(23),所述固定座(1)内设有蓄电池(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一端铰接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凹槽二(2.1),所述凹槽二(2.1)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3),所述缸体一(3)顶端穿设连接杆一(4),所述连接杆一(4)顶端固定连接压板(5),所述连接杆一(4)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7),所述缸体一(3)底部两侧通过导管(8)连通缸体二(9),所述导管(8)穿设挡板(10),所述挡板(10)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2)内壁,所述缸体二(9)内穿设连接杆二(11),所述连接杆二(11)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13),所述L型夹板(13)位于底座(2)两端的空腔(2.2)中,所述L型夹板(13)底部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安装在适配的滑槽(2.3)内,所述滑槽(2.3)位于底座(2)内壁底部,所述挡板(10)外侧固定连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夹板(13)上,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弹性带(16),所述弹性带(16)上设有卡板(17),另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与卡板(17)适配的卡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梁欧阳晋施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严国梁欧阳晋施晓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