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国梁专利>正文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27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端铰接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所述缸体一顶端穿设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顶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连接杆一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所述缸体一底部两侧通过导管连通缸体二,所述导管穿设挡板,所述挡板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内壁,所述缸体二内穿设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所述L型夹板位于底座两端的空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头型和头围,还能调节高度,有效的减少患者颈部的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主要是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在影像科进行CT检查时会使用头托来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在进行CT照射时头部发生移动产生伪影影响医生的诊断。现有的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大都使用夹板将患者头部夹住,然后通过布条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容易造成患者不适,而且,这些头托不能够调节高度,会导致患者颈部疲劳,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每个人的头型、头围各不相同,同一种型号的头托很难满足需要。所以,一种能够适用于各种头型和头围,能够减少患者疲劳的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亟待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一端铰接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凹槽二(2.1),所述凹槽二(2.1)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3),所述缸体一(3)顶端穿设连接杆一(4),所述连接杆一(4)顶端固定连接压板(5),所述连接杆一(4)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7),所述缸体一(3)底部两侧通过导管(8)连通缸体二(9),所述导管(8)穿设挡板(10),所述挡板(10)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2)内壁,所述缸体二(9)内穿设连接杆二(11),所述连接杆二(11)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13),所述L型夹板(13)位于底座(2)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一端铰接底座(2),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凹槽二(2.1),所述凹槽二(2.1)底部固定连接缸体一(3),所述缸体一(3)顶端穿设连接杆一(4),所述连接杆一(4)顶端固定连接压板(5),所述连接杆一(4)底端固定连接活塞一(7),所述缸体一(3)底部两侧通过导管(8)连通缸体二(9),所述导管(8)穿设挡板(10),所述挡板(10)两端均固定连接底座(2)内壁,所述缸体二(9)内穿设连接杆二(11),所述连接杆二(11)一端固定连接活塞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L型夹板(13),所述L型夹板(13)位于底座(2)两端的空腔(2.2)中,所述L型夹板(13)底部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安装在适配的滑槽(2.3)内,所述滑槽(2.3)位于底座(2)内壁底部,所述挡板(10)外侧固定连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夹板(13)上,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弹性带(16),所述弹性带(16)上设有卡板(17),另一个所述L型夹板(13)顶部设有与卡板(17)适配的卡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梁欧阳晋施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严国梁欧阳晋施晓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