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和医学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2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和医学成像设备。所述外罩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罩本体;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背侧的发光组件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中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通电发光使得在所述外罩本体的外侧呈现图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且给予愉悦感,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和压迫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和医学成像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学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
技术介绍
在诸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设备或核磁共振(MR)成像设备的医学成像设备主体中心都形成有患者容纳腔,在对患者进行成像时,患者躺在患者支撑床上被送入患者容纳腔中。在患者容纳腔的前端开口周围罩有外罩,现有外罩通常是光秃秃的,给患者冷冰冰的感觉。患者在被送入患者容纳腔中进行成像时,本来就有些恐惧,这种冷冰冰的外罩更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的紧张和压迫感。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这种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且给予愉悦感,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和压迫感。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罩本体;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背侧的发光组件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中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通电发光使得在所述外罩本体的外侧呈现图案。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壳体呈具有大体U形横截面的细长体,所述外罩还包括具有多个透光孔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可抽出地插入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中,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的底壁与所述透光板之间。可选地,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壳体以与底壁相对的敞开侧朝着所述外罩本体的背侧的方式呈放射状地被安装到所述外罩本体的背侧。可选地,具有多个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定位环靠近所述外罩本体的第一周向边缘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的背侧,具有多个第二定位槽的第二定位环靠近所述外罩本体的第二周向边缘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的背侧,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分别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发光组件壳体的相应端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和所述透光板由柔性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可抽出地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中。可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带托架以及可抽出地插入所述发光带托架中的发光带。可选地,所述发光带托架是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发光带是柔性LED发光带。可选地,所述发光带包括发光带主体、设置在所述发光带主体上的发光元件、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带主体一端的连接器,在所述外罩本体的背侧布置有供电电缆组件,所述连接器被插接到所述供电电缆组件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医学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成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通过在外罩本体背侧设置发光组件,在给发光组件通电后可以使外罩外侧(患者能够看到的一侧)呈现赏心悦目的图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和压迫感。附图说明图1以CT成像设备为例示意性地显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外罩的医学成像设备;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背侧示意立体图;图2a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以分解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本体、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以及发光组件壳体;图3a是图3中的第一定位环的局部放大图;图3b是图3中的第二定位环的局部放大图;图4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发光组件壳体;图4a是图4中的发光组件壳体的局部放大图;图5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透光板;图6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图5中的透光板被安装到图4中的发光组件壳体中;图7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本体、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以及发光组件壳体组装在一起的状态;图8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发光带托架;图8a是图8中的发光带托架的局部放大图;图9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发光带;图10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图9中的发光带被安装到图8中的发光带托架中以形成发光组件;图11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发光组件正向处于外罩本体上的发光组件壳体插入;图12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发光组件插入外罩本体上的发光组件壳体之后的状态;图12a是图12中的发光带托架的局部放大图;图13以局部剖开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组装就绪的状态;以及图14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通电工作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用于CT成像设备的外罩组件(尤其是构成前罩组件的外罩组件)为示例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它并不意味着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图1以CT成像设备为例示意性地显示了具有根据本技术的外罩的医学成像设备。如图1所示,在以虚线示出的医学成像设备1的主体部3形成有患者容纳腔5。在需要对患者进行成像时,患者躺在患者支撑床(未示出)上被送入患者容纳腔5中。在患者容纳腔5的前端开口周围罩有外罩7。由于本技术并不涉及对医学成像设备1的主体部3的改进,因而省略对医学成像设备1的主体部3的详细描述。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背侧示意立体图,图2a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以分解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本体、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以及发光组件壳体,图3a是图3中的第一定位环的局部放大图,图3b是图3中的第二定位环的局部放大图,图4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发光组件壳体,图4a是图4中的发光组件壳体的局部放大图,图5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透光板,图6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图5中的透光板被安装到图4中的发光组件壳体中,以及图7以立体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的本体、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以及发光组件壳体组装在一起的状态。如图2、3和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7包括外罩本体9,外罩本体9通常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尽管外罩本体9可以为其它合适形状,但外罩本体9优选地为喇叭形,以便与患者容纳腔5的前端形状相匹配。喇叭形的外罩本体9中心形成有与患者容纳腔5匹配的中心孔11。结果,喇叭形的外罩本体9在背侧具有尺寸相对较小的第一周向边缘13和尺寸相对较大的第二周向边缘15。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7还包括设置在外罩本体9背侧的发光组件壳体17。如图4和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7)包括:/n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罩本体(9);/n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9)背侧的发光组件壳体(17);以及/n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17)中的发光组件(25),所述发光组件(25)通电发光使得在所述外罩本体(9)的外侧呈现图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7)包括:
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罩本体(9);
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9)背侧的发光组件壳体(17);以及
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17)中的发光组件(25),所述发光组件(25)通电发光使得在所述外罩本体(9)的外侧呈现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壳体(17)呈具有大体U形横截面的细长体,所述外罩(7)还包括具有多个透光孔(19a)的透光板(19),所述透光板(19)可抽出地插入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17)中,所述发光组件(25)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壳体(17)的底壁与所述透光板(1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组件壳体(17)以与底壁相对的敞开侧朝着所述外罩本体(9)的背侧的方式呈放射状地被安装到所述外罩本体(9)的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患者容纳腔的外罩,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第一定位槽(21a)的第一定位环(21)靠近所述外罩本体(9)的第一周向边缘(13)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9)的背侧,具有多个第二定位槽(23a)的第二定位环(23)靠近所述外罩本体(9)的第二周向边缘(15)设置在所述外罩本体(9)的背侧,所述第一定位槽(21a)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卫刚
申请(专利权)人: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