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143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现有气床垫对单元气垫的限位效果较差,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气垫层以及弹簧层,所述气垫层包括呈矩阵转排布的单元气垫以及开设有容纳槽的限位垫,所述单元气垫逐一插置在对应的容纳槽内,以使相邻单元气垫的轴间距保持恒定。通过增设带容纳槽的限位垫来对单元气垫起到限位作用,既对单元气垫形变起到引导作用,确保单元气垫始终保持竖向姿态,确保气床垫各区域支撑性均衡,提升使用者躺卧时的舒适性,还起到隔离相邻单元气垫的作用,防止相邻单元气垫因接触摩擦而损坏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
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床垫。
技术介绍
气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气垫层以及弹簧层,气垫层包括呈矩阵状设置的单元气垫,单元气垫包括若干竖向叠置且互为通连的囊体,当对单元气垫进行充放气操作时,由于缺乏限位引导结构而导致各囊体形变不一致,进而导致相邻单元气垫容易发生相互接触、干涉的情况,既导致气床垫各区域的支撑性能存在差异性,影响躺卧舒适性,还导致单元气垫因相互接触摩擦而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通过增设限位垫来对单元气垫起到限位作用,既确保单元气垫沿设于路径形变,确保使用舒适性,还确保单元气垫互不干涉,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气垫层以及弹簧层,所述气垫层包括呈矩阵转排布的单元气垫以及开设有容纳槽的限位垫,所述单元气垫逐一插置在对应的容纳槽内,以使相邻单元气垫的轴间距保持恒定。通过增设带容纳槽的限位垫来对单元气垫起到限位作用,既对单元气垫形变起到引导作用,确保单元气垫始终保持竖向姿态,确保气床垫各区域支撑性均衡,提升使用者躺卧时的舒适性,还起到隔离相邻单元气垫的作用,防止相邻单元气垫因接触摩擦而损坏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垫的底面向上开设所述容纳槽,安装到位后,单元气垫被竖向夹持定位在容纳槽顶壁与弹簧层顶面间。限位垫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所述容纳槽间距离保持恒定,进而确保单元气垫间距离保持恒定。安装时,限位垫通过朝下敞口的容纳槽自上而下套置在单元气垫上,安装到位后,单元气垫底面搭接在弹簧层的顶面上,顶面承托所述限位垫,以此对单元气垫实施竖向限位。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呈矩阵布置且与所述单元气垫逐一对应设置。单元气垫与容纳槽逐一对应设置,确保各单元气垫均能获得较好的限位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呈竖置的柱状,所述单元气垫可在所述容纳槽内竖向伸缩。所述容纳槽具有竖向平整的侧壁,既方便囊体竖向伸缩,还能对囊体起到径向限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气垫为多囊结构,包括竖向叠置且互为通连的囊体。所述囊体互为通连,使得各囊体能同步形变,既能通过各囊体同步形变实现单元气垫竖向伸缩,还有效限制单个囊体的形变幅度,通过简化结构来方便规模化加工。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的槽腔呈圆柱状,所述槽腔侧壁形成引导囊体充气形变的引导壁,完成充气后,所述单元气垫的顶面承托所述容纳槽的顶壁。容纳槽槽腔的径向截面轮廓与囊体的径向截面轮廓匹配,确保引导壁能引导单元气垫沿其轴线实现伸缩。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的顶壁与限位垫顶面间距离为A,10mm≤A≤15mm,既有效防止单元气垫穿越限位垫并外露的情况发生,缓解使用者躺卧时的异物感,还有限限制气床垫厚度,节省原料。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的直径为L,85mm≤L≤90mm,相邻容纳槽间的中心距为B,95mm≤B≤100mm。容纳槽的大于单元气垫的直径,确保单元气垫可以自由形变,进而提升软硬度调节灵活性。相邻容纳槽间距离大于容纳槽直径,使得相邻容纳槽均互为独立分隔,防止单元气垫间发生摩擦而损坏。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气垫的底部均固接在一连接片上,限位垫和单元气垫安装到位后被一外套包裹,以使外套分别与限位垫顶面和连接片底面紧密贴合。连接片对所述单元气垫的底部起到定位作用,连接片内设有通连气泵与单元气垫的充气管,确保单元气垫底部间相对位置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开设在限位垫底面中部,所述限位垫底面开设容纳槽区域的竖向投影与所述连接片的竖向投影匹配。单元气垫根据需要在气床垫上作局部设置,既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确保使用者拥有较好的使用体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增设带容纳槽的限位垫来对单元气垫起到限位作用,既对单元气垫形变起到引导作用,确保单元气垫始终保持竖向姿态,确保气床垫各区域支撑性均衡,提升使用者躺卧时的舒适性,还起到隔离相邻单元气垫的作用,防止相邻单元气垫因接触摩擦而损坏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气垫层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单元气垫结构示意图;图中:1、舒适层,2、弹簧层,3、单元气垫,4、限位垫,5、容纳槽,6、囊体,7、外套,8、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1、气垫层以及弹簧层2组成,所述气垫层包括呈矩阵转排布的单元气垫3以及开设有容纳槽5的限位垫4,所述单元气垫3逐一插置在对应的容纳槽5内,以使相邻单元气垫3的轴间距保持恒定。通过增设带容纳槽5的限位垫4来对单元气垫3起到限位作用,既对单元气垫3形变起到引导作用,确保单元气垫3始终保持竖向姿态,确保气床垫各区域支撑性均衡,提升使用者躺卧时的舒适性,还起到隔离相邻单元气垫3的作用,防止相邻单元气垫3因接触摩擦而损坏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限位垫4、弹簧层2、舒适层1的竖向投影互为重合设置,安装到位后,所述限位垫4的外周壁、弹簧层2的外周壁以及舒适层1的外周壁平整衔接形成气床垫的外周壁,确保气床垫的美观性。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限位垫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垫4的底面向上开设所述容纳槽5,安装到位后,单元气垫3被竖向夹持定位在容纳槽5顶壁与弹簧层2顶面间。具体地,在所述限位垫4的底面上开设呈矩阵排布且互为隔离的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的位置与所述单元气垫3的位置逐一对应。在安装时,首先,将连接在连接片8上的单元气垫3以整体插置方式自下而上同步插置在对应的容纳槽5内(如图2所示),使得连接片8的顶面周缘与限位垫4底面贴合;之后,将外套7套置包裹限位垫4和单元气垫3;再后,将限位垫4自上而下搭接至弹簧层2上,安装到位后,限位垫4外周壁底缘与弹簧层2外周壁顶缘平整衔接,连接片8底面平整搭接在弹簧层2顶面上;最后,舒适层1自上而下铺设在限位垫4的顶面上。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单元气垫3为多囊结构,包括竖向叠置且互为通连的囊体6(如图3所示)。各囊体6可进行同步地小幅度形变,有效简化囊体6结构,方便规模化加工,还能通过累积各囊体6的形变量来确保单元气垫3的整体形变幅度满足使用要求。在使用时,通过外置的气泵对单元气垫3进行充放气操作,以使单元气垫3通过调节其内气压实现软硬度调节。当单元气垫3进行充气操作时,各囊体6充气膨胀形变,囊体6在引导壁限制下形变,以使单元气垫3能沿其轴线伸缩。当单元气垫3进行放气操作时,各囊体6放气收缩,囊体6在引导壁限制下收缩并叠置。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相邻单元气垫3在充放气操作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摩擦的情况,所述容纳槽5呈矩阵布置且与所述单元气垫3逐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纳槽5的直径为L,85mm≤L≤90mm;或者,相邻容纳槽5间的中心距为B,95mm≤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1)、气垫层以及弹簧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层包括呈矩阵转排布的单元气垫(3)以及开设有容纳槽(5)的限位垫(4),所述单元气垫(3)逐一插置在对应的容纳槽(5)内,以使相邻单元气垫(3)的轴间距保持恒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舒适层(1)、气垫层以及弹簧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层包括呈矩阵转排布的单元气垫(3)以及开设有容纳槽(5)的限位垫(4),所述单元气垫(3)逐一插置在对应的容纳槽(5)内,以使相邻单元气垫(3)的轴间距保持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垫(4)的底面向上开设所述容纳槽(5),安装到位后,单元气垫(3)被竖向夹持定位在容纳槽(5)顶壁与弹簧层(2)顶面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5)呈矩阵布置且与所述单元气垫(3)逐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5)呈竖置的柱状,所述单元气垫(3)可在所述容纳槽(5)内竖向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定位性好的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气垫(3)为多囊结构,包括竖向叠置且互为通连的囊体(6)。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超黄嘉奇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