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04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兽用灭蝇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兽用灭蝇预混剂的总重量计,该兽用灭蝇预混剂包括:除虫脲5~10wt%、稀释剂10~30 wt%、矫味剂2~7 wt%、载体40~70 wt%、粘合剂5~10 wt%、润湿剂1~5 wt%和润滑剂2~8 w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混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微粉化技术,除虫脲的粒径变得更小,大大增加了除虫脲的溶解性,使得除虫脲预混剂既可以混入饲料给药,也可以混入饮水给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预混剂其疗效稳定、药效好、均一度高、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虫剂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对畜禽养殖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苍蝇和蝇蛆一直是困扰养殖场的一大难题。苍蝇是四害之一,其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是病毒和细菌的携带者,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苍蝇等蝇类有着直接关系。在养殖场,蝇类的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药物控物是一项重要手段,但是绝大部分的灭蝇剂的毒性较大,使用后残留的药物对环境污染严重,甚至改变生态系统。而且,大部分灭蝇剂都对人体有害,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目前,用于控制畜禽粪便内蝇蛆的药物主要有传统杀虫剂如有机磷类、双甲脒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环丙氨嗪。但使用传统杀虫剂控制畜禽粪便内的蝇蛆,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机磷类杀虫剂和双甲脒毒性较大,药残高,畜禽粪便再利用时存在中毒风险;菊酯类药物相对毒性较低,但残效性差且蝇蛆耐药性产生较快。兽药上唯一专用的抗蝇蛆药物是昆虫生长调节剂环丙氨嗪,虽然杀灭蝇蛆的效果很好,但已经使用了几十年,随着环丙氨嗪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极有可能会出现耐环丙氨嗪的蝇蛆,势必导致环丙氨嗪在饲料中添加量越来越大。环丙氨嗪的代谢产物三聚氰胺的残留量也会随之增加。目前日本和欧洲等已经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环丙氨嗪,急需寻找一种可以与环丙氨嗪轮换使用,且对人畜安全,低毒,环境友好的抗蝇蛆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具有良好的灭蝇蛆效果,且高效低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兽用除虫脲预混剂,以所述兽用除虫脲预混剂的总重量计,该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包括:除虫脲5~10wt%、稀释剂10~30wt%、矫味剂2~7wt%、载体40~70wt%、粘合剂5~10wt%、润湿剂1~5wt%和润滑剂2~8wt%。本专利技术中,除虫脲是一种特异性低毒杀虫剂,属苯甲酸基苯基脲类除虫剂。安全性高,大鼠经口LD50>5000mg/kg。其杀虫机理和过去的常规杀虫剂截然不同,既不是神经毒剂,也不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同时对脂肪体、咽侧体等内分泌和腺体又有损伤破坏作用,从而妨碍昆虫的顺利蜕皮变态。主要作用方式是胃毒和触杀。害虫取食后造成积累性中毒,由于缺乏几丁质,幼虫不能形成新表皮,蜕皮困难,化蛹受阻;成虫难以羽化、产卵;卵不能正常发育、孵化的幼虫表皮缺乏硬度而死亡,从而影响害虫整个世代,这就是除虫脲的优点之所在。预混剂是一种临床应用方便,饲养工人乐于使用的剂型,特别适用于整群动物的预防性治疗,如果将杀虫药制成预混剂,直接添加到饲料中投喂,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可以避免用药时对动物造成的应激。在兽药预混剂中,药品的安全性和药效与均一性有密切的关系,预混剂产品的均一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产品的均一性与辅料的选择和制备工艺有密切的关系,辅料是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除了赋性、充当载体、提高稳定性外,还具有增溶、助溶、缓控释等重要功能,与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有很大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辅料不仅关系到预混剂的均一性、流动性、稳定性,还关系到预混剂的安全性和药物的疗效。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和/或乳糖。稀释剂一般情况下,是用来填充重量和体积,也可以同时起到粘合剂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稀释剂可以保证预混物料的流动性适中,太光滑则不能吸附到载体上,太粗糙则导致分散不均匀。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矫味剂为有机酸和/或阿斯巴甜,所述有机酸优选为枸橼酸。本专利技术的矫味剂一方面为用以改善或屏蔽药物异味的药用辅料,另一方面是采用有机酸矫味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除虫脲的溶解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载体为玉米粉和碳酸钙,所述玉米粉和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3。载体是指能接受和承载活性成分的可饲物料,本专利技术的载体能起到稀释和提高流动性的作用使得活性成分更易于分布到饲料中。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聚乙烯醇。粘合剂是使无粘性或粘性小的物料聚集粘接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因为除虫脲的溶解性差,不能通过水溶后使用,限制了给药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粘合剂和其他辅料使得除虫脲预混剂既可以混入饲料给药,也可以混入饮水给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润湿剂为聚山梨醇酯80和/或无水乙醇。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兽用除虫脲预混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除虫脲、稀释剂、矫味剂、载体、粘合剂和润滑剂分别进行研磨、过筛;(2)将所述研磨、过筛后的除虫脲和稀释剂,进行粉碎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末;(3)将所述第一混合粉末与所述研磨、过筛后的矫味剂进行粉碎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粉末;(4)将所述第二混合粉末与所述研磨、过筛后的载体进行粉碎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粉末;(5)将所述第三混合粉末和EM菌粉按照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然后与润湿剂、所述研磨、过筛后的润滑剂和粘合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预混剂。在兽药预混剂的有效成分与辅料的混合过程中,一方面搅拌机械对物料起着混合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被混合物料粒子之间存在相对密度、粒度、表面特性的差异,在运动时必定也产生着自动分级,自动分级使物料的均匀状态受到破坏,因此本专利技术对于物料的混合方式和混合顺序做了进一步的限定,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混合物料的均一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研磨的时间为5-10min,所述研磨、过筛后的粒径不大于80目;步骤(2)中,所述粉碎混合在气流粉碎机中进行,所述气流粉碎机的进给速度为3.0-5.0kg/h,气压为2.5×105-4.5×105Pa;所述第一混合粉末的粒径为D90≤30µm;步骤(3)中,所述粉碎混合在球磨机中进行,所述粉碎混合的时间为10-15min;步骤(4)中,所述粉碎混合在球磨机中进行,所述粉碎混合的时间为15-25min;步骤(5)中,在制粒机中进行混合。在预混剂生产过程中,制备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均一性,不仅要求准确配料,还必须保证有效成分在整批预混剂中均匀分布,制备工艺中设备、物料物性、进料顺序、混合时间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环丙氨嗪在动物体内及环境中都可代谢为三聚氰胺,长期富集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而除虫脲(diflubenzuron)属昆虫生长调节剂,作用机制为干扰蝇生命周期中壳多糖的合成,对人和猪属低毒,开发成高效低毒杀蝇蛆剂,在动植物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的预混剂中添加了粘合剂和有机酸,増加了除虫脲的溶解性。(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的预处理过程中,条件温和,属于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反应,除虫脲收率可保持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兽用除虫脲预混剂的总重量计,该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包括:除虫脲0.3~1wt%、稀释剂10~30 wt%、矫味剂2~7 wt%、载体40~70 wt%、粘合剂5~10 wt%、润湿剂1~5 wt%和润滑剂2~8 wt%;/n其中,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和/或乳糖;/n其中,所述矫味剂为有机酸和/或阿斯巴甜,所述有机酸优选为枸橼酸;/n其中,所述载体为玉米粉和碳酸钙,所述玉米粉和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兽用除虫脲预混剂的总重量计,该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包括:除虫脲0.3~1wt%、稀释剂10~30wt%、矫味剂2~7wt%、载体40~70wt%、粘合剂5~10wt%、润湿剂1~5wt%和润滑剂2~8wt%;
其中,所述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和/或乳糖;
其中,所述矫味剂为有机酸和/或阿斯巴甜,所述有机酸优选为枸橼酸;
其中,所述载体为玉米粉和碳酸钙,所述玉米粉和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其中,所述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聚乙烯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其中,所述润湿剂为聚山梨醇酯80和/或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兽用除虫脲预混剂,其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5.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兽用除虫脲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除虫脲、稀释剂、矫味剂、载体、粘合剂和润滑剂分别进行研磨、过筛;
(2)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仲元邱银生张博张云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