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及电子雾化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00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及电子雾化器装置。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管体,存储舱,存储有可雾化物质;加热底座,设置于所述存储舱的下方;加热组件,设置于与所述存储舱与所述加热底座之间,且经配置以对所述可雾化物质加热;及PCB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存储舱、所述加热底座、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PCB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管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及电子雾化器装置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
,尤其涉及电子雾化器、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及电子雾化器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物质通过加热形成雾化状态的装置,比如,电子烟,用于将烟油或其它类似物质加热形成烟,以被用户抽吸。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使电子烟的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是电子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管体;存储舱,存储有可雾化物质;加热底座,设置于所述存储舱的下方;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舱与所述加热底座之间,且经配置以对所述可雾化物质加热;及PCB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存储舱、所述加热底座、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PCB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管体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CB模块还包括:第一接触垫和第二接触垫,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从所述PCB模块的下端面显露,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用于分别与外部供电引脚电接触以对所述加热组件供电。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CB模块还包括:第三接触垫,其从所述PCB模块的下端面显露,且用于与外部数据引脚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主体;及加热元件、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之间,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加热主体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从所述加热主体的下端面显露;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CB模块进一步包括:第四接触垫和第五接触垫,其从所述PCB模块的上端面显露,所述第四接触垫和所述第五接触垫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座体,其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分别与所述第四接触垫和所述第五接触垫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均具有针管和针座;其中,所述第一顶针的针管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引脚且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第一引脚电接触,所述第二顶针的顶针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引脚且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第二引脚电接触,所述第一顶针的针座与所述第四接触垫电连接,所述第二顶针的针座与所述第五接触垫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吸油垫,其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位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座体之间,所述吸油垫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顶针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顶针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侧端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端结构相对的第二侧端结构,所述第一侧端结构和所述第二侧端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端结构和所述第二侧端结构之间。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位于所述存储舱和所述第二侧端结构相邻。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端结构设有侧端开口,所述侧端开口将所述管体的所述出气通道内的空间与所述加热主体和所述吸油垫之间的空间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端开口的底面设置为斜坡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端结构内设有侧端腔体,所述侧端腔体的靠近所述侧端开口的一侧设有一或多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位于所述吸油垫上方,且将所述加热主体和所述吸油垫之间的空间与所述侧端腔体内的空间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的外壁还设有沟槽,在所述沟槽和所述管体内壁之间设有填充物以用于密封。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气管,其固定设置于所述侧端腔体内,所述气管的上端口靠近所述第五通孔,所述气管的下端口由所述座体的下方露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底盖,其盖设于所述管体的下端口,其中所述PCB模块位于所述底盖与所述座体之间;所述底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所述第一接触垫、所述第二接触垫、第二接触垫从所述第六通孔露出,所述气管的下端口从所述第七通孔露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一种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包括:电池,用于供电;外壳和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池容置于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控制模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池支架中;电池支架盖,盖设于所述电池支架上,且使所述外壳在所述电池支架盖的上端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穿过所述电池支架盖中的通孔以部分显露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控制模块经配置控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对可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子雾化器供电。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进一步包括:第五引脚,其贯穿所述电池支架盖中的通孔以部分显露于所述容置空间;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经配置以通过至少所述第五引脚从所述电子雾化器获取信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进一步包括: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集成于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气流检测口通过所述电池支架盖上的通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进一步包括:磁铁,其设置于所述电池支架盖下方,所述磁铁从所述电池支架盖显露;其中,所述磁铁用于对可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电子雾化器产生吸力,以固定所述电子雾化器。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流传感器经配置以通过所述气流检测口检测气流变化并输出第一电平信息;所述控制模块经配置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电平信息通过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第四引脚供电或断电。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一种电子雾化器装置,包括上述的电子雾化器和上述的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其中所述电子雾化器与所述电子雾化器装置主体结合使用。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简要地说明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所必要的附图以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显而易见地,下文描述中的附图仅只是本申请中的部分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然可以根据这些附图中所例示的结构来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烟的原理框图。图2A-2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和烟杆的未结合状态和结合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烟的原理框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烟与智能终端交互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处于连接状态的电子烟和智能终端进入虚拟地理围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烟的原理框图。图7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处于连接状态的电子烟和智能终端离开虚拟地理围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n存储舱,存储有可雾化物质;/n加热底座,设置于所述存储舱的下方;/n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舱与所述加热底座之间,且经配置以对所述可雾化物质加热;及/nPCB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n其中,所述存储舱、所述加热底座、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PCB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管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
存储舱,存储有可雾化物质;
加热底座,设置于所述存储舱的下方;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舱与所述加热底座之间,且经配置以对所述可雾化物质加热;及
PCB模块,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的下方,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舱、所述加热底座、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PCB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管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模块还包括:
第一接触垫和第二接触垫,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从所述PCB模块的下端面显露,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用于分别与外部供电引脚电接触以对所述加热组件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模块还包括:
第三接触垫,其从所述PCB模块的下端面显露,且用于与外部数据引脚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加热主体;及
加热元件、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之间,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加热主体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从所述加热主体的下端面显露;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四接触垫和第五接触垫,其从所述PCB模块的上端面显露,所述第四接触垫和所述第五接触垫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垫和所述第二接触垫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包括:
座体,其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分别与所述第四接触垫和所述第五接触垫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均具有针管和针座;
其中,所述第一顶针的针管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引脚且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第一引脚电接触,所述第二顶针的顶针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引脚且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第二引脚电接触,所述第一顶针的针座与所述第四接触垫电连接,所述第二顶针的针座与所述第五接触垫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四接触垫之间以与所述第一顶针的针座和所述第四接触垫电接触;及
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五接触垫之间以与所述第二顶针的针座和所述第五接触垫电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器进一步包括:
吸油垫,其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位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座体之间,所述吸油垫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顶针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顶针贯穿所述第四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进一步包括:
第一侧端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端结构相对的第二侧端结构,所述第一侧端结构和所述第二侧端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侧端结构和所述第二侧端结构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位于所述存储舱和所述第二侧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琛王慧付尧陈炜锋冯舒婷阳祖刚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