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874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包括底座、里盆、第一外盆、第二外盆和第三外盆,所述底座顶部均匀开设有三个梯柱形凹坑,所述底座一侧凹坑内部放置有第一外盆,所述第一外盆内部放置有里盆,所述底座另一侧凹坑内放置有第二外盆,所述第二外盆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底座中部凹坑内放置有第三外盆,所述第三外盆内部放置有里盆,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穿接有水管,所述水管末端设置有阀门;该装置在使用时,利用连通器原理在第一外盆和第三外盆外并列设置有单独的第二外盆进行浇水灌溉,并且将第二外盆设置成透明材质,内部设置有特殊刻度线,在灌溉时方便快捷,并且能实时掌控绿植底部盆内的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
本技术涉及盆栽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
技术介绍
传统瓦盆虽透气性能较好,但存在着不够美观,需要经常浇水,易形变,土壤偏碱性等会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普通的塑料花盆则存在透气性差、室外长时间日光暴晒后老化,破裂的问题,并仍需要经常浇水,同时土壤内矿物质、养分等流失严重,目前常见自吸水花盆虽解决了需要经常浇水的问题。然而,现有自动吸水花盆常见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何时需要浇水,而且无法实时观察到花盆中内部水位的情况,如果浇水过多很容易淹死绿植,并且浇水的时候也比较麻烦,很容易洒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包括底座、里盆、第一外盆、第二外盆和第三外盆,所述底座顶部均匀开设有三个梯柱形凹坑,所述底座一侧凹坑内部放置有第一外盆,所述第一外盆内部放置有里盆,所述底座另一侧凹坑内放置有第二外盆,所述第二外盆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底座中部凹坑内放置有第三外盆,所述第三外盆内部放置有里盆,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穿接有水管,所述水管末端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里盆顶部设置有凸出环形边,所述里盆下部呈梯柱形,所述里盆底面开设有数个透气孔,所述里盆底面中心连接有吸水纤维,通过吸水纤维可实现自动吸水灌溉的功能,所述吸水纤维呈圆柱形,且延伸到第一外盆内部底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盆呈梯柱形,所述第一外盆底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水管紧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外盆结构与大小完全与所述第一外盆相同,所述第三外盆与第一外盆通过第三外盆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盆形状大小与第一外盆一致,所述第二外盆材料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第二外盆内壁与外侧相对应均开设有刻度线,并且在里盆高度位置设置有特殊标注,便于定量浇水,所述第二外盆底部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外盆与第二外盆通过水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盆、第三外盆和第一外盆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这三者之间通过水管相互连通,利用连通器原理,可定量控制第一外盆与第三外盆内的水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利用连通器原理在第一外盆和第三外盆外并列设置有一个单独的第二外盆进行浇水灌溉,并且将第二外盆设置成透明材质,内部设置有特殊刻度线,使得该装置,在灌溉时方便快捷,并且能实时掌控绿植底部盆内的水量,不需要特地进行观察,通过在底座侧面设置有出水口,在绿植需要换水时,只需要打开阀门就可以,不需要单独将里盆取出进行换水,保证了绿植的存活率,简化了整个浇水过程,并且将定时定量浇水变为可能,如果需要,还可以随时记录绿植的吸水量,进行植物研究等各方面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内部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里盆;3-第一外盆;4-顶盖;5-透气孔;6-刻度线;7-水管;8-阀门;9-吸水纤维;10-第二外盆;11-第三外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3,其中,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包括底座1、里盆2、第一外盆3、第二外盆10和第三外盆11,所述底座1顶部均匀开设有三个梯柱形凹坑,所述底座1一侧凹坑内部放置有第一外盆3,所述第一外盆3内部放置有里盆2,所述底座1另一侧凹坑内放置有第二外盆10,所述第二外盆10顶部设置有顶盖4,所述底座1中部凹坑内放置有第三外盆11,所述第三外盆11内部放置有里盆2,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穿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末端设置有阀门8。所述里盆2顶部设置有凸出环形边,所述里盆2下部呈梯柱形,所述里盆2底面开设有数个透气孔5,所述里盆2底面中心连接有吸水纤维9,所述吸水纤维9呈圆柱形,且延伸到第一外盆3内部底端,所述第一外盆3呈梯柱形,所述第一外盆3底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水管7紧密连接,所述第三外盆11结构与大小完全与所述第一外盆3相同,所述第三外盆11与第一外盆3通过第三外盆11相连通,所述第二外盆10形状大小与第一外盆3一致,所述第二外盆10材料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第二外盆10内壁与外侧相对应均开设有刻度线6,所述第二外盆10底部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外盆11与第二外盆10通过水管7相连通,所述第二外盆10、第三外盆11和第一外盆3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这三者之间通过水管7相互连通。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在工作时,通过将绿植栽种在里盆2内部,然后放置在第一外盆3与第二外盆10内部,然后在第二外盆10内部加入一定量的水,不可超过特殊标线,否者会造成绿植被淹,根据连通器原理,水会通过水管7进入到第一外盆3与第三外盆11内部,并且最终三个盆的水位将会保持一致,通过将第二外盆10设置成透明材质,可以方便观察第一外盆3与第三外盆11内部的水量,达到随时监测的目的,如果需要换水,只需要打开底座侧面的阀门8,便可从第一外盆3底部通过水管7将内部的水排干,通过在第二外盆10顶部设置有顶盖4,可以保证灌溉水不会被污染,灌溉完毕植物便可以通过吸水纤维9进行自动吸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里盆(2)、第一外盆(3)、第二外盆(10)和第三外盆(11),所述底座(1)顶部均匀开设有三个梯柱形凹坑,所述底座(1)一侧凹坑内部放置有第一外盆(3),所述第一外盆(3)内部放置有里盆(2),所述底座(1)另一侧凹坑内放置有第二外盆(10),所述第二外盆(10)顶部设置有顶盖(4),所述底座(1)中部凹坑内放置有第三外盆(11),所述第三外盆(11)内部放置有里盆(2),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穿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末端设置有阀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里盆(2)、第一外盆(3)、第二外盆(10)和第三外盆(11),所述底座(1)顶部均匀开设有三个梯柱形凹坑,所述底座(1)一侧凹坑内部放置有第一外盆(3),所述第一外盆(3)内部放置有里盆(2),所述底座(1)另一侧凹坑内放置有第二外盆(10),所述第二外盆(10)顶部设置有顶盖(4),所述底座(1)中部凹坑内放置有第三外盆(11),所述第三外盆(11)内部放置有里盆(2),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穿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末端设置有阀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灌溉的绿植栽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里盆(2)顶部设置有凸出环形边,所述里盆(2)下部呈梯柱形,所述里盆(2)底面开设有数个透气孔(5),所述里盆(2)底面中心连接有吸水纤维(9),所述吸水纤维(9)呈圆柱形,且延伸到第一外盆(3)内部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灌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轶群王韬远陶冶杨心亮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